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酒及其他

(2010-06-04 02:11:05)
标签:

斗酒诗百篇

后人

概率

艺术夸张

李白

杂谈

分类: 随笔2

 

人所以自诩是高等动物,乃是觉得人类的情感要比绝大多数动物丰富,如果这个概念成立,情感的多寡厚薄自然也就成了比较人和人差别优劣的标尺。

所谓“愤怒出诗人”、“喜怒哀乐皆成文章”,说明诗人、作家应该属于情感较为丰富的一类人。

“李白斗酒诗百篇”,说明李白的情感又比一般的诗人更丰富,虽然说喝一斗酒写一百篇有点夸张,但这属于艺术夸张范畴,倒也无须计较。

这里最有意味的是酒,估计一般人喝不了一斗酒的,就算是能喝,恐怕一百篇诗是写不出了,而且那诗还不能是泛泛之作。

可见在李白这里文采、情感、酒三者缺一不可。日常生活里有人却是经常性的大醉,却胸无点墨,这种人当然也就谈不上写诗了,这种人也就没有多少可比性。诧异的是现代的文人们,也多喝酒,往事越千年之后学问似乎也该李白更多,但酒后不能写诗的却大有人在,就算有,被人称颂的佳作也很少很少。

而且我们发现从古至今,李白之后好像再没有听说还有谁成为“斗酒诗百篇”的大家。分析原因,按着前面的逻辑,莫非是因为后人的情感不够丰富吗?可能是有的,但概率还是应该有吧,时间跨度一千多年,论人口过往的也该几十亿了,怎么就再生不出一个李白?

其实细想想这也并不奇怪,那么长时间,那么多人口按概率是该有的,但却忽略计算了阻挡李白出世的概率更大。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后人的情感不够丰富绝不是先天造成的,更多还是属于后天的理性在作祟,一个个变得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没有了李白那样的气魄要想写出有气魄的诗也就几乎是不可能了。

当然,所有这些也不能完全责备后人无能,无数的运动和文字狱已经把一代代人都整怕了,几乎已经成了他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带有这样的基因,也就难怪他们就是酒醉之后也不敢完全放开自己了,或者说从习字那一天开始他们的情感就已经是残缺不全的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激情也越来稀薄了。

如此,终于成全李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仙,寂寞孤独的在那里光耀千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