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词
(2011-09-02 17:38: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 |
这是中唐诗人韩翃(音:hóng)写给妻子柳氏的一首诗。
他们的能够结合,真是太幸运了。
柳氏苦命人,不过是首都长安(今西安)某李姓富户家里的歌女。李爱韩翃的才华,留他在自己家里客住。柳氏善诗词,也仰慕韩翃的才华,并喜欢上这个人。李姓富户成人之美,干脆将柳氏送给韩翃。据说,还资助30万金,供他们生活所用。
但,人,不能一辈子靠别人的施舍生活。数年后,韩翃在当时的淄青节度使候希逸手下谋得一份差使,上任去了。因为世事复杂,不敢轻易带家眷同行,只能将柳氏留在长安,约以明年某时来迎。
却人如飞絮,只随风在江湖飘,“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往往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
明年复明年,转眼就3个明年过去,柳氏没有等来韩翃,却遭遇了“安史之乱”的叛军攻进长安。兵祸之惨状,自不待言。为避祸,柳氏剪掉了头发,故意垢面,躲到尼姑庵中。
远方的韩翃虽捶胸顿足,亦无奈何。待官军收复长安,他立刻令人带了一囊金叶子去长安寻找柳氏,并写下上面那首诗,裹在囊中。他不知道柳氏是否能“苟全性命于乱世”,他只是努力寻找;他不知道,是否造化弄人,柳氏不得不又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但他送去一囊金叶子,最希望能送给自己的妻子,也做好了只能送给前妻的准备。
柳氏终于被找到了。她捧囊泣,回诗曰:“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人在乱世苦,人在乱世中的无可依靠,都凝结在这两首诗中。柳氏本不过是富户家里的一个物件,可以被赠予韩翃,也可以被赠给任何人。韩翃的是否能够与她结合,长相厮守,不能依靠两情相悦,甚至不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只能祈求幸运。于柳氏一方,更其实连韩翃的是否只贪恋自己一时的容颜靓丽也没有把握,诗中的“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便藏着忧虑。
这个故事,见于唐传奇《柳氏传》,被收在《太平广记》中。就是说,尽管取材于真实故事,却已经文学创造过了。传奇中,又生波折,叛军被击退了,柳氏却被助唐军平叛的番军中的一名将领抢去,幸得候希逸手下的一名武官相助,这武官,只带着一名随从,被衽执辔,犯关排闼,闯过番将府中数道门,趁其仆侍“无敢仰视”中,拿出韩翃的书信给柳氏看,然后,“挟之跨鞍马,逸尘断鞅”——就是马跑得飞快,将套在马身上的皮带都挣断了——终于成就韩翃夫妻俩的团圆。这一段,似乎专为了对应“也应攀折他人手”虚构来。但年深日久,这传奇中究竟何处为真实,何处为真实基础上的虚构,不可考了。
传奇中,一次又一次的幸运,如小舟,起伏在汹涌浪涛间,随时有舟毁人亡两不知的危险,但终于逝进了港湾。月圆,波平已如镜,闪动着银光,舟行其中,人沐其中。
浪涛汹涌,舟毁人亡,是乱世的真实。而别样的幸运,尽管不够真实,却是一代又一代人们心中的美丽的梦。
这两首诗,后来被采入词谱,其词牌名,就分别为《章台柳》、《杨柳枝》。
前一篇:抄袭·调查·公示·提拔
后一篇:一个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