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事评说 |
古人说“红袖论剑,壮士说禅”是人世间最可悲哀的景象,然而,何曾比得过本应该天真纯洁的半大孩子匍匐于世故,为世故征服呢。
静静不过是武汉市黄陂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却在日记中抱怨父母亲没用,因为父母亲不能为她达成给新婚的老师送现金的愿望。静静认为,老师之所以偏爱同学而不再偏爱她,就是因为同学送了礼而她没有送。父母都下了岗,她可能意识到家境窘迫,然而在她心中,对于父母“无用”以至于自己得不到老师偏爱的报怨终于压倒了对于父母谋生艰难的体念。(《武汉晚报》)http://news.sohu.com/20070112/n247574669.shtml
静静毫无疑问地世故了,她已经认定,老师就应该偏爱特定的学生,老师就应该从偏爱学生的行为中得到现实的物资回报,老师有权利偏爱特定的学生。也许静静依然认同,平等对待任何一个学生是每个老师必须格守的职业道德,然而她更可能认为,这理念只会飘荡在白云深处,她跳呀跳呀,却怎么也够不着它,她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学生,老师只是现实生活中的老师,现实生活的最高准则就是世故。
静静怎么可能不世故,她生活的这一个时代,被某位学者慨括为“5000年来道德最败坏的时代”,这一慨括被很多很多人认同。一个初二的学生,特别是家境窘迫的学生,完全有机会看到太多太多扭曲物化的处事原则体现在她的生活中。道德开始远离她而去,世故的种子开始在她内心深处萌芽。
学校内发生的很多事,可能并不真正存在深意,静静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可能只是因为她没给老师送礼就戴上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然而老师为什么要收其它学生的礼呢?老师应不应该收学生的礼?老师与学生之间,在金钱物资方面,本来应该存在一条高压线,高压线中藏着职业操守、师道尊严,高压线中藏着授业解惑、大爱无边。而老师偏偏收了学生的礼,当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开始由礼金来维系,令人无法不怀疑这种关系慢慢就会被扭曲。
放诸现实社会,老师收学生的礼一点也不稀奇,医生也收病人的礼,官员也收公众的礼,当所有这一切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甚至被解释为正常的人际关系往来时,整个社会的道德理念扭曲了,一个时代的道德崩溃了,世故统治了全社会。弱者的眼中没有了社会正义,弱者的眼中,强势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讲道德、没有操守的。有医生以不收“红包”病人反而不安为自己辨护,多么悲惨的笑话,有过怎样的经历后,病人才会确立没有一个医生不特别看重红包这一种思想啊。
道德层面上的扭曲变成生活中最可悲哀的现实,就是扭曲的道德理念,世故的处事方式被全面接受,甚至成为渔利者贪婪掠夺的本钱。中国的许多地方,贪污在多少多少以内不是已经可以免于处罚了吗?公共财政的钱,只要不明目张胆装进自己的口袋,无论怎样花了也不用担心将承担太重的责罚。大连市发文件说官员收取价值200元以上的礼物算收贿不是已经有N个人说不符合中国国情了吗?何况医生收病人的“红包”,老师收学生的礼金这样的“小事”,道德底线在一步步退让,退出了山坡,退出了山腰,退出了山顶,到了悬崖边上,再退一步,世间将无道德存在。
中国,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补上这一课:道德!
道德在每个人的心底,是每个人有权利要求其它任何一个人、一个群体格守道德底线;
道德是每一种职业的操守底线,违反操守的人将不容于职业;
道德是法律的灵魂,特定时期的道德理念决定了特定时期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法律是强制力量,唯有法律能巩固职业操守,能使道德成为每个人心中最高贵的存在。法律面前,收学生礼的老师,收病人“红包”的医生,收公众钱物的官员,以及诸如此类等等,与欺凌弱小的恶霸,与杀人越货的大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后者以严而对前者以宽,法律就不再是公正的法律。
道德的基石就是公平、公正。我们之所以失去道德,是因为我们首先失去了公平、公正,是因为在很多很多层面、方面上,公平、公正成为了断线的风筝,肆意被权力与强势者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有对权力与强势者的扼制就没有公平、公正,没有了公平、公正就永远不会有道德。道德是一种制约,只被权力与强势者界定并强行推广的,唯有不道德。
中国,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补上这一课:道德!而途径是在任何层面、方面上,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多有保障,社会就有多道德!
静静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但当这样的孩子们发现所谓操守、所谓道德、所谓信念只不过飘荡在白云深处,任是她怎样跳啊跳啊,无论如何也够不着它,于是她选择了世故,被世故征服,并视之为天经地义,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就彻底失去了未来。
静静不过是武汉市黄陂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却在日记中抱怨父母亲没用,因为父母亲不能为她达成给新婚的老师送现金的愿望。静静认为,老师之所以偏爱同学而不再偏爱她,就是因为同学送了礼而她没有送。父母都下了岗,她可能意识到家境窘迫,然而在她心中,对于父母“无用”以至于自己得不到老师偏爱的报怨终于压倒了对于父母谋生艰难的体念。(《武汉晚报》)http://news.sohu.com/20070112/n247574669.shtml
静静毫无疑问地世故了,她已经认定,老师就应该偏爱特定的学生,老师就应该从偏爱学生的行为中得到现实的物资回报,老师有权利偏爱特定的学生。也许静静依然认同,平等对待任何一个学生是每个老师必须格守的职业道德,然而她更可能认为,这理念只会飘荡在白云深处,她跳呀跳呀,却怎么也够不着它,她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学生,老师只是现实生活中的老师,现实生活的最高准则就是世故。
静静怎么可能不世故,她生活的这一个时代,被某位学者慨括为“5000年来道德最败坏的时代”,这一慨括被很多很多人认同。一个初二的学生,特别是家境窘迫的学生,完全有机会看到太多太多扭曲物化的处事原则体现在她的生活中。道德开始远离她而去,世故的种子开始在她内心深处萌芽。
学校内发生的很多事,可能并不真正存在深意,静静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可能只是因为她没给老师送礼就戴上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然而老师为什么要收其它学生的礼呢?老师应不应该收学生的礼?老师与学生之间,在金钱物资方面,本来应该存在一条高压线,高压线中藏着职业操守、师道尊严,高压线中藏着授业解惑、大爱无边。而老师偏偏收了学生的礼,当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开始由礼金来维系,令人无法不怀疑这种关系慢慢就会被扭曲。
放诸现实社会,老师收学生的礼一点也不稀奇,医生也收病人的礼,官员也收公众的礼,当所有这一切成为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甚至被解释为正常的人际关系往来时,整个社会的道德理念扭曲了,一个时代的道德崩溃了,世故统治了全社会。弱者的眼中没有了社会正义,弱者的眼中,强势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不讲道德、没有操守的。有医生以不收“红包”病人反而不安为自己辨护,多么悲惨的笑话,有过怎样的经历后,病人才会确立没有一个医生不特别看重红包这一种思想啊。
道德层面上的扭曲变成生活中最可悲哀的现实,就是扭曲的道德理念,世故的处事方式被全面接受,甚至成为渔利者贪婪掠夺的本钱。中国的许多地方,贪污在多少多少以内不是已经可以免于处罚了吗?公共财政的钱,只要不明目张胆装进自己的口袋,无论怎样花了也不用担心将承担太重的责罚。大连市发文件说官员收取价值200元以上的礼物算收贿不是已经有N个人说不符合中国国情了吗?何况医生收病人的“红包”,老师收学生的礼金这样的“小事”,道德底线在一步步退让,退出了山坡,退出了山腰,退出了山顶,到了悬崖边上,再退一步,世间将无道德存在。
中国,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补上这一课:道德!
道德在每个人的心底,是每个人有权利要求其它任何一个人、一个群体格守道德底线;
道德是每一种职业的操守底线,违反操守的人将不容于职业;
道德是法律的灵魂,特定时期的道德理念决定了特定时期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法律是强制力量,唯有法律能巩固职业操守,能使道德成为每个人心中最高贵的存在。法律面前,收学生礼的老师,收病人“红包”的医生,收公众钱物的官员,以及诸如此类等等,与欺凌弱小的恶霸,与杀人越货的大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后者以严而对前者以宽,法律就不再是公正的法律。
道德的基石就是公平、公正。我们之所以失去道德,是因为我们首先失去了公平、公正,是因为在很多很多层面、方面上,公平、公正成为了断线的风筝,肆意被权力与强势者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有对权力与强势者的扼制就没有公平、公正,没有了公平、公正就永远不会有道德。道德是一种制约,只被权力与强势者界定并强行推广的,唯有不道德。
中国,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补上这一课:道德!而途径是在任何层面、方面上,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多有保障,社会就有多道德!
静静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但当这样的孩子们发现所谓操守、所谓道德、所谓信念只不过飘荡在白云深处,任是她怎样跳啊跳啊,无论如何也够不着它,于是她选择了世故,被世故征服,并视之为天经地义,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就彻底失去了未来。
前一篇:其实谁也不知道李剑英为什么要迫降
后一篇:群体、地域意识与多数人的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