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祭祀,祭祀,祭出一堆泥巴木头

(2006-09-11 19:46:33)
分类: 谈天说地
  9月10日是教师节,郑州市有关部门组织河南少年先锋学校500师生跑到郑州文庙内举行大型祭孔活动。谁要说那是师生们自发的行动我跟谁急,别的不说,看看清一色的服装吧,谁要说本次活动不是刻意组织的,麻烦他去任何一所学校里组织300名教师,要保证每个教师都有一模一样的套装。(《河南商报》)http://news.163.com/06/0911/11/2QO24Q8000011229.html
 
  其实新闻中也说了,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7周年,郑州市政府将举行大型祭孔活动,保守估计最少有万人参加,此次活动是9月28日祭孔的预热。它就是组织的嘛。
 
  历史上,中国很流行搞祭祀活动,孜孜于此不能忘者为孔子,一部《春秋》,讲的就是“礼乐”,谁个不认认真真走了祭祀这过场,孔子先生就认为他失礼,就要跳起脚来骂,因为“礼乐崩坏”了么。
 
  祭祀的主要功能在于寄托哀思吗,非也。祭祀,对于孔老先生,同样是一种形式,但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体现人世间的尊卑有序,比如以何种礼仪祭祀谁就是大问题,多一个果子少一块肉代表了死人的价值;而祭祀的过程,更是复杂、严格得不得了,不是谁都可以先,谁都可以依从自己的意愿表达真实情感的。而尊卑有序,那是孔子先生认为天下不大乱的根本。
 
  所以祭祀,它真的就是一种形式,一个过场,既使孔子先生,他一样不见得对那些泥巴做的菩萨、木头雕的牌位很尊敬,它们不过是孔子先生的活动道景,用来提醒参与祭祀的活人,一个等级的人只应该做这个等级的人应该做的事,下面等级的人必须永远对上面等级的人顶礼膜拜而已。
 
  真正的情感永远埋在自己心底,老百姓并不觉得敲敲打打搞所谓形式化的祭祀有什么意义,否则,奉行了数千年的活动不会在短短几十年间接近于消声匿迹。
 
  祭祀原始的目的就不纯正,老百姓也不愿意走这种过场了,21世纪更不讲究给人分等级,然后再利用祭祀强调这种等级与生俱来不容更改,那么,郑州市组织这次活动的意义何在呢?
 
  视之为文化活动,我觉得这是对文化的亵渎。真正的文化,首先是用来探讨的,对着几千年前的祖先顶礼膜牌,还正儿八经搞出以等级制为核心的原始形式,那是从根本上否定现代社会关于教师的定义,那是最没有文化的表现。特殊地方开发作为旅游项目也就罢了,但郑州,有这个必要吗?而且,既便在孔子故里,据说这个东东也不怎么受人欢迎。
 
  世上有拍脑袋决策的说法,如教师节或孔子生日搞大规模祭祀,就是典型的拍脑袋决策。已经说过了,对于孔子先生本人,要的也只是祭祀的过程,至于祭祀的主体,也就是毫无意义的泥巴木头,那么,今人组织祭祀孔子,可能就是要正告世人,孔子先生在他们眼中,确实只是泥巴木头,而主祭人,才真正是高人一等,是其它人必须顶礼膜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