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将个人之“真”绝对化

(2006-06-26 16:40:47)
分类: 世事评说
  钟伟教授最近的言论很惊人,诸如“粗略的房价骤降可能带来何等金融风险”;银行收取0.3元查询费其实还收少了等等,为此,钟教授自我辩护说:求真是学者第一要务 替百姓说话不是其必然使命。(相关报道见《广州日报》。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60626/09372680721.shtml

  学术品格寄托了我们对于专业人员的期望,实事求是是任何一个专业人员必须格守的品德。然而,千万记住,个人得出的任何结论并不代表了绝对真理。无论这结论,是通过何种你自以为实事求是的途径得到。
 
  我并不认为钟教授关于“房价骤降可能带来何等金融风险”的理论完全没有道理,但与此风险同在的,尚有其它种种风险,例如政府一味托市,万一有一天托不住了,会否导致狂泄,那样引发的风险是否比今天骤降更大?例如高涨的房价与相对较低的收入会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人口自由流动并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并最终导致城乡撕裂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钟伟教授的求真是有意义的,百家争鸣真正有助于问题解决。但钟教授必须明白,他求到的“真”只是个人主观上认为的真,却未必是最契合于客观实际的真。强以个人之“真”完全代替客观实际之真,那是学术霸权。如果我们相信人性的善良,钟伟教授特立独行绝非为某集团代言,而是充分表达自己深入研究的结论。同样,另外一些人表述自己的结论,也是人家深入研究后得出的,与你钟教授观点不同,不代表人家就是哗众取宠。
 
  事实上,我个人不太同意钟教授的某些结论,我觉得这些结论有些为经济而经济,忽略了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在造福民生。我个人认同的是:经济永远是民生的附属物,抛却民生,只为经济而经济,经济本身会失去意义,所谓经济学,就走上了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学者未必要做百姓的传声筒,但学者必须万分专注于百姓疾苦。比如在房价上,钟教授担心房价骤降立时引发金融风险,我却更担心,承认已经虚高的房价导致公众生活指数下降,影响人口自由流转,并导致政府托市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托之不起而雪崩。更担心重演日本、香港房市崩盘的悲剧。
 
  我不鄙视钟教授的任何结论,但我鄙视他因为对个人之“真”的过度迷信导致的极不严谨的学术态度,甚至不惜在一定程度上曲解数字。比如他关于银行柜员机成本的说法,为了支持他银行少收了跨行查询费的结论,不惜抹去柜员机的其它功能,只承认其跨行查询功能,将所有费用全部转嫁到跨行查询这单一的服务功能上;谈到货币高速化进程,钟教授说从1982年算起城镇职工货币收入每12年增加10倍(官方数字为5倍),也许北京等个别大城市是这样吧,而内地绝大多数地方,1994年城镇职工收入可能比1982年接近高过10倍,但2006年比之1994年,有1倍就不错了。钟教授说他是“相当的把握说”,不知道他的“把握”从何而来。(《南方周末》)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zlhd/20060622/19502674083.shtml
 
  今天,钟教授又在鼓吹发行500元大钞,有个理由是“中国货币化进程如此之快,以至于我毫不怀疑,2018年前后京沪这样的大城市职工年均收入恐怕要在30万元!”好大一颗卫星,留神看着,小心掉下来砸伤人。http://news.sohu.com/20060626/n24394009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