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腻或不腻

(2009-01-03 21:17:28)
标签:

美食

旅行

杂谈

 

腻或不腻

这是我应邀给某大牌美食杂志写的专栏,被主编毙了,不嫌弃的话,就给各位做个参考吧。

 

做雪糕最先讲究雪糕清爽感的,是日本人。好吃而正宗的要到北海道札幌去吃“雪印”雪糕或坐火车到小樽的一些餐厅里吃自家制的。

在香港,也有一种注重清爽感的雪糕,是1970年引进自英国的富豪雪糕车,雪糕就在车上做,车晚上才出来。雪糕车在营业的时候,有时会播放《蓝色多瑙河》,这不是故作文雅,而是早年富豪雪糕车的特色,就像北京的垃圾车收垃圾时的召唤铃声播放《十五的月亮》一样,老香港人听到《蓝色多瑙河》不是想起小约翰,而是流口水,《蓝色多瑙河》几十年来陪伴着香港人成长,已经成为香港人集体回忆的一部分。
    富豪雪糕车平时会出现在学校或车站附近,假日则在游客区经营。有兴趣的话可以晚上去闹市找找雪糕车,我见过的地点大约在尖沙咀天星码头和旺角山东街一带。鉴于香港政府对于雪糕车有严格的卫生规范,雪糕车上必须安装一部软雪糕机、一个洗手盆以及两个冰箱,又由于一部车只能有一台软雪糕机,因此每车通常只有一种口味,偶尔也会有4种左右类型的,常见的是大众化的香草味道,口感很好,像我们儿时的感觉。香港政府1978年起已经停发流动小贩牌照,因此富豪雪糕车现在只能维持14辆的规模,还是比较珍贵的。
    西方做雪糕,但求浓香油润,这很容易讨好人,它给你的感觉就是什么都浓,总之就是用料很足的样子,但这并非高级的雪糕,最高级的一定是清爽的,这最难造,奶油的腻(creamy)和冰茬(icy)是相对的,它一方面要做到不那么creamy,又绝对不能icy,掌握这门技术很不容易,如果很icy,那就变成冻果子露(sherbet)的感觉了。

西方就是专以sherbet来做清爽感的,他们做冰淇淋强调的是腻的不能再腻的浓香感,哈根达斯就是个例子。富豪雪糕就有大不同,只7块港币,得到的是既奶油感又清逸感,就连吃起来的一点点儿时的怀旧,都被恰到好处的柔软口感夺去了。

腻或不腻 

腻或不腻

腻或不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染(NEW)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