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丫头和颇子都是我多年好友。这张照片,是三年前我们一起去法国休假时,颇子的作品,在诺曼底海滩上的两个傻姑娘J。我那年剪了一个超难看的短发L,丫头一路撅着嘴说了100遍:“你干嘛剪短发啊……L!”
人生无常,所有的喜悦、悲伤以及分分合合,都无可预料。
在一群很小的朋友圈子里,我们都叫梅婷“丫头”,忘了是谁最开始这么叫,慢慢大家都觉得这个像邻家女孩的称呼,非常符合梅婷干干净净的人品和长相,后来大家就都开始这么叫J。
颇子是这个小小的朋友圈中的两个男孩子的中学同班同学,有才华,长的又帅。一来二去,有一天,他们两个就坐在了同一个饭桌上。
像所有有缘分的恋人一样,他们几乎是一见钟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和媒体一样,都说他们是一对郎才女貌的“璧人”,珠联璧合得在外人看来无可挑剔。
像所有相爱的人一样,他们决定彼此给对方一个终生的承诺。我还记得当时丫头打电话告诉我喜讯时,我当时想,多好啊,一对好朋友真的变成了一对!
像所有有问题的夫妻一样,他们的生活开始有不和谐的声音。电影《阿司匹林》是他们的孩子,却不能说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为了那部电影,他们付出了太多,包括爱情。我记得有一天丫头去办公室找我,说原来的化妆品赞助商因为海关问题暂时到不了货,现在要赶紧出去买一些化妆品应急。我当时收集了编辑部美容组的所有样品,攒了一箱子给她。但是心里还是很难过,帮不上他们更多的忙。拍一部电影需要的钱,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实在太大了。颇子从丈夫变成了导演,丫头从妻子变成了制片人——也许对他们各自的电影事业来说,是两个人的成长;但是由此带来的压力和争执,是爱情不能承受之重。
两个人分开比两个人在一起的理由要复杂得多,彼此说出那三个字就有理由相守一生,彼此不能再相守则有着太多说得清和说不清的原因。电影并不是他们分手的原因,作为他们身边的朋友,总免不了侥幸地想,也许两个人不那么费尽心力地去拍这部电影,也许就不会让工作的压力带回到家里,也许就可以多一点时间再彼此融合性格上的差异,也许……
像所有最终决定分手的夫妻一样,他们经历了痛苦的犹豫和反复,平和地各自开始一个人的新生活。丫头告诉我时,虽然之前有预感,还是扼腕地遗憾。两个好人,却不一定是好姻缘,那种感伤和无奈,难以用词汇表达。
婚姻是一个人感情生命中的里程碑,离婚是一个人身上很深的一道伤口。从伤口到伤疤,所需要的是时间,只有岁月,可以帮助当事人抹平伤痛。因为他们的行业,他们生活里最痛的地方暴露在了大家的眼皮底下,他们别无选择地要面对、解释、澄清……没有人愿意,往自己伤口上撒盐,让伤口不断地流血,心里痛了再痛。所以,作为朋友,恨不得让他们消失一年半载,让无论是关心的还是只是好奇的人们,都断了再追问的念头……
丫头是一个豁达还有一点男孩子般仗义的女孩子,和她演的受人欢迎的哭哭啼啼的柔弱角色很不一样J。她真诚地希望生活里少了一个丈夫,依然有一个朋友。正是因为彼此的信任和了解,也许他们可以成为艺术上的黄金搭档——分手之后还可以是朋友和同事,对两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上天的另一种恩赐?
有一首蔡琴的老歌,我们都非常喜欢,曾经一起趴在我家床上,认真回忆歌词的细节。对于已成往事云烟的爱恨纠缠,他们两个以及我们大家,就让这几句歌词来做了断吧:
“感谢那些事,感谢那些人,感谢那一段段奇妙的缘分;
人生原来就是和那些事、那些人相遇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