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表展看点,本文有【迷】可猜

标签:
豪雅计时码表赛车卡莱拉计时 |
泰格豪雅回归到赛车码表的权威(Back to Classic, back to vintage, back to prestige by back to Phantom)
刘兴力、《万表世界》总编辑
前年泰格豪雅发布CH80机芯(当时叫1969机芯)的时候,我问过当时的CEO,你们会出一款白盘+黑色小表盘的码表吗?我这么问,是因为在古典赛车鼎盛时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表盘风格大为流行并且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优雅的怀旧运动气质。“那个我们要在后年(2015年)推出。”当时的CEO回答到。
今年,泰格豪雅推出兩款卡莱拉(CARRERA)系列腕表和一款摩纳哥(MONACO)幻影系列,兑现了两年的诺言。这些表看起来仿佛是从保罗纽曼(Paul Newman)时代的赛车手上摘下的传奇码表,或者是史蒂夫迈昆(Steve Macqueen)为自己的全黑幻影战车配备的冷酷时计。回归经典、回归那个时代、回归到一个发源于圣提弥而享誉赛车圈的权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有着一个瑞士钟表界活着的传奇的影子,他就是杰克·豪雅(Jack Heuer)。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泰格豪雅官方,但是这些资料里仍存在一个迷,往下你们也会发现这个迷。这些迷存在于“6”、“18”和“80”之间。】
6=卡莱拉(CARRERA)系列
CALIBRE
1963 年,当杰克·豪雅(Jack Heuer)着手为专业赛车手及赛车爱好者设计一款专属计时码表时,对竞速与生俱来的他清楚地知道赛车手们真正对腕表的需求:开阔、清晰易读的表盘以及配备防水防震表壳的腕表。次年,杰克•豪雅(Jack Heuer)这位赛车运动的狂热粉丝推出了一款名为卡莱拉 (Carrera) 的手动上弦机械计时码表,以此致敬传奇赛事“墨西哥卡莱拉泛美公路赛”(CARRERA PANAMERICANA)。该赛事起源于 50 年代,参赛者需在 5 天的时间里穿越墨西哥,驰骋 3300 公里(2100 英里)。作为当时最负盛名——也是最危险的——耐力赛,卡莱拉(CARRERA)在西班牙语中意为“最高等级的竞赛”;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激情、危险、冒险和英雄主义的代名词。
这款全新银色和蓝色三针腕表在表盘刻度“60”的凸起处、经典泰格豪雅 Logo 和分针处缀以一抹红色,以此致敬 1963 年款的卡莱拉计时码表。
蓝色小秒盘与蓝色复古打孔皮带遥相呼应。表扣上镌刻的经典泰格豪雅Logo,于最细微之处彰显不凡品味。银色、蓝色和红色的糅合配搭赋予了表款以独特的时尚复古风格。
這款卡莱拉(CARRERA) CALIBRE 6 大三針腕表搭载由权威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的 Calibre 6机芯,摆轮上饰有精美的日内瓦波纹,动力储存长达44小时。
背透表底使整体更显轻盈纯粹,营造出真正的复古韵味。
经典而不落俗套,TAG Heuer CARRERA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腕表适合任何欣赏不凡设计的人士,堪称收藏家和时尚爱好者不容错过的腕间珍品。
18=卡莱拉(CARRERA)系列 CALIBRE 18 腕表(39 毫米),自动计时码表
全新黑色和银色计时码表就是前面提到的前任CEO承诺兑现的极受欢迎的复古表盘码表,同样源自于杰克•豪雅(Jack Heuer)的经典卡莱拉(CARRERA)设计。双计时盘设计让人立刻联想起六十年代备受收藏家追捧的经典卡莱拉(CARRERA):9 点钟位置的黑色计时盘与3点钟位置的秒盘。但它又并非一般的计时码表,其凸缘上配有测距仪,这种古老的军事工具可根据声音的速度测量炮火的距离。雷暴天气时,我们何不用它来估算雷暴与你之间的距离?这是泰格豪雅新款推出的独特功能之一。
黑色打孔皮带、计时按把的形状以及 39 毫米的表盘无不映衬着古典的品味。表扣上雕刻有经典泰格豪雅 Logo,于最细微之处彰显不凡品味。
表盘上的复古 Logo 正是泰格豪雅非凡时计的独特标志HEUER,亦是历史与现代的连接纽带。
为了将复古的韵味演绎地更加淋漓尽致,卡莱拉(CARRERA)系列 CALIBRE 18 腕表的机芯被置于透明后盖之下,令整体更显轻薄。
透过蓝宝石后盖,美轮美奂的 Cal.18 机芯一览无余。摆轮上饰有精美的日内瓦波纹。
这只令人惊艳的表款, 优雅生动,佩戴舒适,复古爱好者不容错过!
【Cal.18之谜】
这个18号机芯,今天是头一次听说。豪雅的计时机芯群,涵盖了从Dubois Depraz模组(Cal.17), ETA((Cal.16)),El Primero((Cal.36)等合作伙伴机芯,到多个自制机芯(Cal.1887,Cal.1969,即CH80)。其中两个自动计时机芯是原厂的而且是配备柱轮的高级计时机芯。这在业界非常罕见。因为自动计时机芯是目前极受欢迎的乐适运动表(Luxury Sport Watch)的标配。掌握了自动计时机芯,就等于掌握了手表市场的半壁河山。
现在的迷是,泰格豪雅之前并未发布任何新的计时机芯,但是却出现了18这个编号,它有可能是什么机芯呢?是合作伙伴的?还是自制机芯改名而来?
2014年,Jean-Claude Biver出任泰格豪雅所在的LVMH集团钟表主管。这会不会是JCB的战略决策的一部分呢?从编号上看,Cal.18极有可能是合作伙伴机芯,那样的话会不会是精心修饰的Cal.17,也就是增加了Dubois Depraz模组的ETA、Soprod或者SELLITA机芯?从布局上看,还有可能是Cal.1959机芯但是已经跟官方确认过,答案是否定的。也不大可能是Cal.16即7750的改款机芯。
我记得杰克·豪雅在参与开发卡莱拉50周年纪念版式曾经说过,他希望这个纪念版应该非常古典、优雅。他希望表壳要薄,为了尽可能薄,他甚至不在乎防水性能。但是当时他跟其他人(可能是前任CEO)有过一些“极富张力”张力的讨论。如今,CEO调走了,JCB一般只过问战略上的大事而比较尊重下面干事的人的意见。照此推断,杰克·豪雅先生在这个项目上可以甩开手脚了。从这个表盘设计上看出他想要的都得到了,从机芯选择上,虽然小表盘布局显示两种机芯可能(Cal.17,Cal.1969/CH80),但是从机芯厚度上,前者为6.1毫米,后者为6.5毫米。杰克·豪雅肯定倾向Cal.17,他才不在乎我们这帮孩子们要自产机芯的吵闹呢。日历窗口的位置也可以佐证这一猜测。所以嘛,官方公布的cal.18机芯既然跟CH80没有关系,那么极有可能就是加装Dubois Depraz模组合作伙伴机芯了!等我到了泰格豪雅在巴塞尔表展(Baselworld)的展台看个究竟后再跟各位汇报。
全黑MONACO V4 PHANTOM搭配幻影战车,CMC+微信皮带传动
全黑。全哑光。时尚有型。不折不扣。低调至极。它的表壳,以及它传奇机芯中的7个板桥,完全采用碳纤维制作;机芯配备着名的微型锯齿传动带
(相当于一根头发的粗细,宽度不到0.07毫米),它的线性摆陀在一个轨道和它的滚珠轴承上运动:让我们向您介绍Monaco V4
Phantom。
2015款的全新特点在于采用CMC (碳基复合材质) 制作的表壳,以及同样由CMC(碳基复合材质)制成的机芯中的7个桥板。在制作过程中特别采用了“定向碳”技术,即将碳纤维置于模具中的某个方向,然后进行微喷,从而赋予它们匀称又格外优雅的“哑光黑色垂直磨砂”外观。整个表盘呈现深灰和黑色的色调。例如,指针采用多切面设计和缎光修饰,带有碳化钛镀层和黑灰色SuperLuminova™夜光材料。只有宝石 (机芯中共有48颗宝石) 能显现出一抹红色。
位于瑞士拉绍德封 (La Chaux-de-Fonds) 的TAG Heuer (泰格豪雅) 在研发、生产和手工组装过程中采用碳纤维和钟表专业工艺将技术性能与顶尖的机械机芯设计相结合,打造出充满时尚与现代感的Monaco V4 Phantom表款,重量超轻,且提供额外的抗震保护。对于一款超复杂功能腕表而言,它前卫亮眼的设计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关于摩纳哥V4
第一款Monaco V4于11年前,即2004年发布。之所以命名为V4是源自其安装在滚珠轴承上两个相邻对之间并且带有四个发条盒的V形主夹板。它们呈+/-13°角,让人联想到F1赛车发动机采用的汽缸。Monaco V4并不进行常规的旋转运动,而是在 (专利的) 直线轨道进行皮带传动和线性重力运动,颠覆了钟表机械的基本原理。第一款Monaco采用方形表壳,在1971年一部让人难忘的电影《极速狂飙》 (Le Mans) 中史帝夫.麦昆 (Steve McQueen) 曾佩戴该款腕表;该表曾在德国获得红点设计大奖 (Red Dot Design Award),此外还获得了《每日壁纸》 (Wallpaper) 杂志评选的年度腕表奖 (Watch of the Year) 和《大众科学》 (Popular Science) 杂志评选的最佳创新奖 (Best of What’s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