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前我都说了些什么?

(2010-01-05 22:53:42)
标签:

男人装

杂谈

 

    这是三年前媒体对我的采访。今天贴出来,有些对比的意思。看看我承诺过什么?哪些实现了?哪些走过场了?

    我从不汗颜,也少有遗憾。历史,就是昨天发生的事。   

 

    主持人:《男人装》创刊的时候提出一个口号就是“拒绝伪装”。那么您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体会是怎样的呢?

  瘦马:我提出这个口号最大的前提是由于我们的传媒,包括电视媒体,对男性塑造一直有一个误导。我们8、90年代的时候,主流媒体把男人的形象定位为高、大、全。我们几乎看不到男性是颓废的、柔弱的或者是有一点同性恋情结的。让我们感觉世界上只有一种男性是可爱的、是值得尊重的。

我觉得现在需要拨乱反正。而且现在几乎没有一种杂志对这样的男性标准进行反驳。我们是提出了做真实性杂志的主张,对男人的价值观,对这种误导式的看法进行一些颠覆。

  主持人:您认为其他的男性杂志还是在重复以前的套路?

  瘦马: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结构,第一品味教化。第二是人生的教法,第三是知识培训。从第一个来说,也就是品味训练,我们本身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在时尚方面的理解以及产业都充分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男人相对于女性更加落后,所以需要培训,这一点没有错误。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期刊的任务都归结于“培训男性的品味”这一点就相当可怕。它把一个东西做到极端了,有一些合理地内涵就被这件事遮蔽了,我觉得这个不可以。这是第一部分。当然我也不否认他们和商业有更多地关系。这是另外一个话题。目前期刊市场,特别是男性期刊市场,对品味训练怀有更大地误导。

  主持人:您对时尚是如何理解的?

  瘦马:有很多人问过我。我以前是做国际贸易的,在1993年的时候正式接触了这个词。因为当时我接待一个欧洲客人向我索赔。他在酒店里面见了我,他抽着雪茄,我就问他抽雪茄有多长时间了。我当时对雪茄很好奇,当时在中国听说雪茄的人还很少。他谈到了一个词――时尚。这是一位商人,由于欧洲文艺复兴时间比较早,所以欧洲人对音乐和时尚生活非常熟悉,所以他认为雪茄是一个正常的东西。

  我觉得目前中国人对时尚的理解就是理想,我在1995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我们认为时尚其实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纯粹主义的寄托。其他的所谓先锋也好、创意也好、潮流趋势也好,这些词不过是一个理想。中国人太希望自己富裕起来,拥有自己喜欢的住宅、房子、车子或者是家庭。

  我们在中国看到“时尚”这个词非常地好奇,中国人很惊讶。我们现在的GDP增长了,人均收入,把这些进行平均以后就发现了一个事实,中国还是处于贫困线之下。我记得去年中国人均GDP不足一千美元。

  我们这个阶段确实处于一个谈论并且奢望的时代。但是中国必须经历这个阶段。我们处在商品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阶段,这时候所有的埋怨、难受都是应该经历的。

  主持人:中国还是属于一个生存需求没有解决的时候,所以上升到娱乐需求还需要一段时间。

  瘦马:我们现在有一个问题被遮蔽了,我们谈这些问题的时候总是以城市人口来谈,农村人口并没有谈,如果更广地讲需求应该是考虑他们的。我们的主流媒体和价值观都是谈城市人口。如果谈需求和需求下的娱乐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泛的话题。

  如果以城市人口来谈我会谈得比较清楚,但是更广地来谈我觉得就很难。举一个例子讲,在农民中有一种产品非常好销,类似于一种饮料,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也就是说,那个地方是有很大需求的,但是你作为城市人口是不愿意关注的。回到我们的需求与娱乐,我们的网站也好、杂志也好都在更热心地为城市人口服务。我们这本杂志当时发行,就是因为男性期刊有很多虚伪,所以《男人装》愿意与读者一起面对真实的世界。我们首先获得这样的市场,接下来我们发现中国的男人期刊和男人生活都非常地枯燥。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种释放,恰恰他们特别需要释放。

  同时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互动问题。从早期的广告学里面有互动媒体,在台湾北京热销。现在接近五年时间了,大陆开始认识到了。包括你们的短信息都是一种互动。我们看到大部分时尚媒体互动性非常差,互动能力非常差,互动意识非常差。《男人装》发行以后,我们就开始逐渐建构一种模型与读者互动,这种互动是从天到后的。我们把读者来信放在第一位,是第一版当中的第一位。这是很少有杂志能够这样做的。我们会把读者来信当中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与大家进行分享。读者其实是可以主动的,而以前他们是被动的。他们可以主动成为我们的编辑。

  主持人:《男人装》的这种改变是你们在挖掘读者需求、引导读者需求,还是你们在满足读者需求?

  瘦马:我们是在挖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在里面说中国读者是需要焕发的。中国人是比较安于现状。被惯性思维拖着走。所以我们更需要焕发他们,而不是满足他们。所以我们把互动做足的同时,就是让他们主动地接受而不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

  主持人:可以说是一种“培养理论”。

  瘦马:“培养”这个词太大了,我们就是焕发他们。我们需要寻找他们为什么可以被你们唤起,我们可以建构很多东西,包括来信、乐园以及到我们的决策体验、专题互动调查,这些都无处不在,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主持人:那你认为互动性是纸媒发展的一大趋势吗?

  瘦马:也难以判断。纸媒相对于电台、电视媒体,它的互动性和互动特征是最弱的。但是在时尚类媒体当中普遍忽视读者的情况下,我们恰恰可以做到。通过目前的挖掘我还是很欣喜的。只是相对于电视、电台它有弱项,但是有弱项并不代表不能做,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就可以。

主持人:《男人装》作为男性时尚杂志,你觉得它的“时尚性”体现在哪里?

瘦马:一种是意识。我既然说“焕发”,就说明我们比读者走得更远,首先在意识上超越他们;第二,跟读者保持一种亲密关系,你总是同时跟他在场,保持一种现场方式、随时接受的方式,是亲切式的、朋友式的。这些也是时尚当中很重要的气息。如果说时尚你就拒人千里之外,这样的话是很可笑的。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体现了时尚很重要的元素,否则时尚就是空中楼阁。

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方面,比如说作为一个纸媒,你必须懂得摄影、美学、图片等等,这些东西很技术。从前面两个来说,基本上已经框定了杂志的时尚气息。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谈时尚杂志的时候,更多是在谈时尚杂志的理念和定位,但是对时尚杂志如何操作这种技术性的东西,很少有人提到。

  瘦马:这就是我最近在做的工作,集团让我写一本书,也是我非常有兴趣的。就是“时尚编辑学”。我试图用一种案例的方式,把我这些年所做的工作,包括失败和成功的,与读者进行分享。其中大部分的是技术层面的,理念不多。我们第一次谈时尚是什么?时尚干什么?时尚能做什么?时尚要什么?以及他人谈时尚。我们已经谈了很多,以至于被一些概念所迷惑。我愿意回到市场上来谈论这些,这样会更有意义。

  主持人:相比女性时尚来说,在中国,男性时尚好像并不是主流。

瘦马:时尚杂志阅读主体构成还是女性。我在美国和中国看到,主体构成都是女性。首先女性在承受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压力都不如男性更强烈一些。所以男性更多地去为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去承担很多任务,所以他们用小小地时间进行阅读。同时从天性来说,女性比较喜欢享受生活,对时间地使用不会像男人那样功利。但从整个范围来说期刊市场还是男性市场。接下来也是这样。

主持人:《男人装》的编辑都是男的吗?

  瘦马:最初我一直试图打造一个团队完全由男性说法,男性主宰,男性有兴趣,男性愿意彼此共同架构的一个团队。但是在建构团队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难。但我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比如说时装。男性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内心对时装地兴趣不会像女性那样强烈或者是那样地偏执狂。这是让我在后面做了一些改变的因素。增加了一些女性成员。从目前而言,女性编辑比例大概是占到了15%。

  主持人:女性主要是做服装编辑吗?

  瘦马:目前是以服装编辑为主,还有一些是做新闻采访类的,因为她们以前有做过新闻的基础。

  主持人:请粗略估计一下你们杂志里面有多少内容是与女性相关的呢?

  瘦马:非常少。我一开始就反对女性阅读。《男人装》发行出去,市场上有女性来阅读,这不是我们追求的。这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过程,女性还是时尚上、纸媒的主要群体。即使你出了一个男性期刊,她可能还是会被这个封面所吸引,很可能她已经忽略了《男人装》这几个字。

  主持人:她有时候可能会想知道男人到底在想什么。

  瘦马:这个话有道理,但也恰恰是最近这一段时间才发生的事情。我们回到十年前谈,有多少女人会想知道一本男性刊物当中男性想什么。没有人去想。而现在的女人可能会想男人现在在想什么?这个话题可以交给搜狐女人频道来做。为什么十年前女人不是那么急切地需要男人在想什么?

  网友:我想十年以后,尤其是成熟女性可以跟男人一起合作,可能社会的角色女性和男人差不多。会想知道男人们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女人很爱一个男人的时候,就更急切需要他心里在想什么,包括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瘦马:我同意这部分的观点。这里面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出现,女性社会地位提高之后为什么她们还那么注重从男性中获得一种评判。过去在地位比较低的情况下,她们更习惯仰望男性,相对平等地情况下为什么还这样希望看男性?而且从女性单身族和同性恋的出现来看,似乎应该已经不在乎男性的看法、想法,但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去看。这个话题我们以后还可以再聊一聊。

  主持人:但是很少有男人为了想知道女人在想什么而去看女性杂志。

  瘦马:又回到了一个概念,男性还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尽管我们现在的女性在独立、在成长,她们地权利在逐渐逐渐增加,但是真的没有办法改变这个概念。

  主持人:那么如今的男性对异性关注得比较多,还是对自我关注得比较多?

  瘦马:从我们《男人装》的定位群体来说,这批男性比较自恋,就是对自我非常满意。所以他们对同性不是很关心,对异性是处在自然地喜好。但是根本上是比较自我欣赏的。比如说自己物质上满足了,经济上独立了,这些人就比较自恋。但是其他男性的分支我觉得需要再讨论。

  主持人:说到看与被看,现在女性的位置也改变了,从传统的被看者转为看人者。有一种说法是男色时代已经来临,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瘦马:我做男性健康的时候,有一些观点,认为女性身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就是消费男性,也就是女性在审美上可以掌握一些话语权。比如说会购买一些男性期刊,上面可能会有一些男性比较健美、健康地身体。第一,让女性看世界的方式和眼光比较保守,这是一个普遍环境。第二,女性本身也不是那么强烈需要消费男性的。女性同性恋要远远多于男性,就是女性容易欣赏女性,男性欣赏男性是有一点可笑的。

  主持人:比如说女性看到一个美女的时候可能会说,啊她真漂亮,而男性看到一个帅哥的时候,他会说,嘿那小子真帅吗?

  瘦马:可以找一些书来看一看,为什么男性之间不像女性容易形成一个自我欣赏的氛围,而男性就是表示怀疑或者是不屑。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男人不太容易被容貌吸引,所以你们的封面照片选择了女性?

  瘦马:男性期刊选择女性封面和女性期刊选择女性封面,她们的风格是不太一样的。女性期刊上的女性,她们是比较唯美的,是让人觉得她们是比较漂亮的,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男性期刊上的女性,是邀请式的、有现场感、视觉上有冲击力的。

  比如说赵薇(封面),她的裸露是能接受的,也是自然背景(是在酒吧里面拍摄的),我们想告诉读者,你喜欢的明星女孩就在现场,就在你身边。我们不在摄影棚里面拍,就是想反对不在场的感觉,反对不真实的状态。我们让你感觉她离你很近,跟你是一种朋友关系。这就是我提倡的――跟读者是一种朋友关系。这是两种封面的心态,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在市场上我们不会被误解。

  为什么我们选择女性作为封面呢?我们这个群体是自恋的,但是仍然对对面也就是异性拥有非常自然的想法和理念。否则就不是人类了。我想这些东西不应该回避,既然是人我们就应该分析人。这就是我对我们的封面用了女性的解释,以及我们的刊物为什么与女性刊物有一些区别。

  主持人:很多女性朋友也都喜欢看《男人装》,无论吸引她们的东西是什么,你认为她们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对男人的了解吗?

瘦马:第一,任何事情做了总会比不做有一些收获。第二,女性选择这些刊物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刊物了解男性在干什么。《男人装》提供了一些方式,是更生动地、有现场感的。但是从内心来说我们不主张她们来看。当然我们的杂志提供了很多信息,比如说男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首先就是定位于男性群体,对女性根本就没有想过。当然既然做了,就会有意外收获。有人通过这个杂志来阅读了解男性信息,这是她们的事。

主持人:在风格上,《男人装》以趣味为标准,你们会对男性比较严肃的话题有所探讨吗?

瘦马:我们杂志有几个关键词:真实、趣味、性感、实用。我们在《男人装》里面都有明确地定义。比如说趣味,女人认为就是滑稽、可笑,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如果我们让你们存在这种想法的话,这我们还做的不够。趣味是一种价值观的大度,以及对自我主流价值观反否意义之下的一种内涵。第二,性感。

我们在试图挖掘男性身上来自于生理和心理自然地魅力,并试图把这种魅力通过纸媒用一种生动的方式提示给他们,以便两性关系之间达到一种默契、和谐共处。第三,实用。就是提供一种让读者通过你这本杂志获得他想要的信息。而这种信息是其他杂志不可给予的,是一种独享信息。

  我们的实用也包括谈资,这个谈资不能帮你获得职业升迁,不能帮你上医院去做手术,但是通过这种谈资而获得一种愉悦或者是朋友信任。看我们的杂志不会看到你怎么会获得成功,怎么会做到最美,这不是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做到这种境地,这本杂志才会有一种排他性,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介。

  主持人:就是说《男人装》满足的不是一个功利的需求,而是一种放松的需求。

  瘦马:简单来说可以这么讲。我们做杂志是不功利的,从来不去为名利讨好,而且从来不支持这一点。我们定位非常清楚。娱乐是我们的主要部分,但说娱乐还不如说是八卦主义。如果这一点读者可以欣赏的话,我相信他可以成为我们的忠实读者。

  主持人:《男人装》是要将娱乐进行到底吗?

瘦马:我更愿意说《男人装》愿意跟读者在一起。共同寻找一种平等、趣味,类似于酒吧风格的生活。可以谈你们喜欢的女孩,谈谈你收藏的雪茄、生活方式,这些是我们的主体。

主持人:在谈话中,我们注意到你很看重对各种名词的界定。

  瘦马:因为现在是一个不缺语汇的时代,但是因为语汇太多,使得我们说话不在一条线上,所以经常会有一些误导、误解出现。我们编辑部有一些规范。很多词我们并不讲,已经在我们的杂志当中做了深入阐释。

  主持人:《男人装》选择编辑时最看中的素质是什么?

  瘦马:从个人来说我更看中思维方式,这远不再是看你是什么专业的,中文系或者是新闻系的学生更好的问题。一个充满趣味的,充满创意思维方式的人往往会对我们这种类型杂志更容易进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以前看过一篇您的采访,讲时尚从业者最重要的素质什么?您也把创意性放在了首位。您认为这对所有时尚从业者来说都是一条重要的标准吗?

  瘦马:我观察中国时尚从业者的素质以及表现出来的产品,我认为思维方式真的是第一位的。比我们现在说你懂摄影、懂写文章更重要。其实我们不缺乏摄影师、不缺乏作家,但我们缺乏创意的思维。这种人才非常奇缺。而这个社会的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我们有技术的帮助、高度产业化,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容易就能够理解。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但是这种信息化很容易就可以找到,比如上网,都可以搜寻很多的知识。但是一个思维方式是你比高明多少,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主持人:我觉得创新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思想太过于前卫,可能要过几年才能够被别人接受。

  瘦马:创新是不是脱离读者或者是受众,跟创新本身有关系。创新只是为先锋而先锋,是脱离读者和市场吗?我觉得创新永远是基于市场的创新。只要是基于市场需求,就不至于说高处不胜寒。

  主持人:现在《男人装》的创新已经得到了很多读者认可。我们的访谈即将结束,请您跟广大网友说几句话吧。

  瘦马:生活从来没有无趣,只有我们把自己变得无趣。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身处其间,而你也愿意爱这个世界,我相信世界给你的回报是非常巨大的。《男人装》愿意给你这个世界。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