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两款最伟大的美国车型,
一对宿敌,
而且堪称两台最棒的公路赛车。
在雪佛兰这边是科迈罗Z/28,
他的首席工程师Al Oppenheiser称
“这是一台能把福特打得屁滚尿流的车”。
在福特那边是Shelby GT350R
一个偶像级车型的重生,
也是福特对雪佛兰挑衅的回应。
今天,两位代表各家最强实力的选手——也是史上最棒的两款小马车(ponycar),再次来到擂台之上,GT350R摩拳擦掌,想要一脚将现任“最佳驾驶者之车”踢下擂台,夺取王冠。
街道
无论这些车多么适合赛道,他们终究还是公路用车,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他们的日常驾驶特性。在南加州的峡谷里,他们将各自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台后驱手挡V8到底能有多大的差别呢?
Z/28好比绿巨人。他暴躁粗野,你越用力打他,他就越用力还击你。他只管性能,完全不顾及舒适性。他是个十足的美国老炮儿,内饰简洁、固定阻尼减振器、大尺寸刹车盘、大排量发动机。当你学会了如何驾驭他,你会发现,车在任何时候都有抓地。无论遇上倾斜的道牙子、路面坑洼抑或隆起,你都可以呼啸而过。
GT350R相比之下是款新时代的跑车。MR减振非常优秀,舒适模式下其底盘是典型的肌肉车风格,而运动模式下则硬得恰到好处,绝不会像Z/28那般痛苦。很明显,这套减振主要用于非赛道场合。让Z/28弹跳的那些路面凸起在GT350R这里都行云流水般化为无形。
-Shelby GT350R-
GT350R充满欧洲超跑的味道。那平面曲轴V8、灵巧的转向、精致的内饰、随叫随到的响应。和Z/28百分百的纯美式相比,GT350R有种高科技和异域风情的感觉。他怠速时的隆隆声仍旧像一台美式V8,但融入了一种平面曲轴的咆哮。转速表飙个不停,6000转以上总是十分欢快。
-科迈罗Z/28-
Z/28也能打到7200转,没问题,但感觉你总得升个挡,而且发动机声浪是纯粹的美国大V8。反观GT350R,他可以轻轻松松比Z/28再多跑出1200转,而这转速差带来了巨大的区别。4000转在Z/28这里,转速表已过了大半——最大扭矩输出点就在这里,且马上就要冲到红线区。而4000转在GT350R这里,转速表连一半还没到,你还有大段的线性动力输出在手。Z/28善于在任何转速上猛踹你一脚(经常伴随有传动系窜动),而GT350R总能不温不火地跑得很快,老奸巨猾。
在极低速的发卡弯,两车都会出现轻微的转向不足,Z/28更明显些。普通低速弯中,两车在出弯时又都有转向过度,依旧是Z/28更明显。和基本型以及上代车型一样,新GT350R在极限状态下很活跃。他可以漂,但如果你进一步要求,他就有可能打转了。而Z/28的转向过度流畅而渐进,每次出弯都可以做到轻甩,即使失控,也更容易救回来。
-Shelby GT350R-
-科迈罗Z/28-
达成上述效果的是两套出色的电子控制系统。雪佛兰控制打滑和转向过度的方式是限制动力,而不是切断动力,更流畅、更友好。福特的系统也能容许驾驶者撒野,但一旦开始介入,动力将会被简单粗暴地切断,让驾驶者不爽。
我们称赞过Z/28的转向,但GT350R的还要强大很多。它不怎么随路上的车辙跑偏,但还是会由于路面上的一点点凹凸产生转向反馈,而且你可以通过转向实时了解当前的抓地力。其车头之轻盈、反馈之灵敏、入弯之迅捷,足可媲美一台中置发动机的超级跑车。
Z/28的刹车真是不知疲倦。踏板行程比GT350R的长,但在其作用区段,掌控踩踏深浅非常容易。GT350R的踏板一踩就有,自由行程极小,重刹时很容易一下子变硬,所以不太容易控制深浅。换挡上二者不相上下,GT350R稍好一些,挡位比Z/28更精确,动作也更流畅。
接下来是前部扩压器。两车都在车头下方设计了一个很大的塑料“雪铲”,而且都非常有型。GT350R的“雪铲”每过一个凹坑都要蹭一下。我在凶狠驾驶Z/28时没听到蹭地声,在GT350R上则听了不下六次。
在往返于峡谷的路上,GT350R毫无争议地成了更舒适的车。在非常好的路面,Z/28的舒适性会追近很多,其天然禀赋和实力也会显露无疑。话虽如此,尽管我乐意在Z/28上纵情撒野,但在GT350R上,仅四个弯过后,我会大声喊出:“这车真XX好!”
赛道
进入加州棕榈泉市以东的科罗拉多沙漠,一小时后,两台原厂赛道规格,都搭载了超过500马力的V8发动机的小马驶上了Chuckwalla Walley赛道。
首先上场的是科迈罗。Z/28的离合器如丝般顺滑,7.0升LS7发动机一上来就迸发出高扭矩,且一路保持到红线区的7000转,耳畔响起的是经典科尔维特V8声浪。Z/28的动力曲线宽厚饱满、自由多样,不是很挑挡位。这台6挡手动变速器挡位清晰,我从未失准过,且每次换挡都迅疾有力,其感觉轻巧细腻,毫不费力。
Z/28的四条轮胎都是宽305的倍耐力Trofeo,这些大家伙能胜任底盘交给的各项工作。Z/28比GT350R重103公斤。转向敏捷而踏实,配有动态悬架滑阀(Dynamic SuspensionsSpool Valve,DSSV)的减振始终能让车身姿态保持稳定—— 公路上我们嫌它过硬,到了赛道,它才方显英雄本色。差速器是托森式(斜齿轮)的,入弯时不工作,出弯时驱动外后轮跑得更快。Z/28入弯很稳定,弯中加油需谨慎一些,以保证车辆持续抓地。他真正出彩的地方是刹车,Brembo碳陶刹车盘绝对是世界一流的。配合智能ABS,刹车力不仅非常强大还十分线性,使驾驶者信心十足。
接下来,我换乘全新野马Shelby GT350R。他就是台赛道车,周身上下都依照赛道需求改造。此外,新的独立后悬让野马的成熟度上了一个档次,簧下质量得到大幅削减,防蹲能力是之前的两倍,防翘尾更是达到了之前的十倍,急加速/刹车时的俯仰角控制得到改善。
进入赛道, 4000到8000转之间,这台发动机都有丰沛的扭矩,而之后则渐渐疲软。降一挡,动力喷涌而出,这感受简直棒极了。它不算是最平顺的发动机,整个转速带上伴有一些中度杂音。
Chuckwalla Walley有很多非等半径的高速弯,GT350R在这儿可谓如鱼得水,让我不想减速片刻。不过一旦刹车,其响应实在够快够狠,而且只需一点点力量。他的ABS一定上过大学,因为比前代野马的ABS更有教养,不会在介入时吓到宝宝。多次刹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
GT350R入弯阶段的抓地力超好,以至我不得不减少刹车。底盘平衡优雅,容许弯中修正—— 真是十足的驾驶享受。注意:如果需要急修方向(非R版GT350更容易出现),运动模式中电动助力转向是跟不上节奏的,所以可以把模式调整到舒适,然后继续大着胆子飚。当我出弯踩油门时,真正的R魔法就展现出来了,和地面接触的已经不是马蹄了,而是爪子!轮胎和悬架的几何特性带来了更高的出弯加速度,而不是更多的侧滑、拉烟。Shelby团队,调校太棒了!该底盘把侧向g值和直线加速结合得非常到位。
在这光滑的Chuckwalla机场老沥青路上,直线加速赛的对决完全倒向了GT350R这一边。GT350R早就开出去了,而Z/28还在打滑。结果没什么悬念。在激烈的400米加速赛上,GT350R成绩为12.1秒@192.5公里/小时,轻松灭掉Z/28的12.3秒@186.8公里/小时。而Chuckwalla Walley赛道的对决中,GT350R成绩为1:57.86,同样胜过了Z/28,后者成绩为1:59.03。
结局?
和其他对比测试一样,新车一般都会赢。两台车都非常优秀,他们用各自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现出魅力和驾驶乐趣。但客观上讲,GT350R在各方面都比Z/28好那么一点点,尽管都没有胜出太多。这不是KO,而是记点后的裁决。无论如何,GT350R赢得绝对坦荡。
(编译:王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