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10月20日

(2015-10-20 14:31:02)
标签:

杂谈

2015年中国市场上推出的国产新车型超过60款,在这些产品中按照“候选车型标准”确定“中国2016年度车型评选”的候选车型名单,经过评委们对候选车型进行逐一讨论,最终确定了近40辆入围车型。


2015年10月20日

2015年10月20日


*日程安排

整个评选从2015年10月19日~2015年11月18日,为期1个月,具体安排如下:

1、2015年10月19日~23日,参加“中国2016年度车型评选”的全部入围车型抵达汽车族杂志社。

2、2015年10月26日~10月30日,全体评委在各种综合路况下逐一试驾全部入围车型,阶段试驾结束后,依据评选原则和标准,经过严格的讨论投票确定综合素质突出、更具影响力的“晋级车型”进入下一阶段的评选,同时完成全部入围车型图片和视频的拍摄。

3、2015年11月2日~11月13日,所有“晋级车型”进行长距离综合路试,并拍摄图片和视频;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逐一进行场地性能测试,各项测试数据将会随年度车型评选的报道文章一同发表。

4、2015年11月18日,全体顾问及评委召开评选会,最终确定一款获奖轿车和一款获奖多功能车。

5、2015年11月18日,归还所有参评车辆。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年度车型奖杯


*评选流程

一、候选车型标准

1、2015年度发布并上市的国产新车型,以及由于时间原因未能参加上届“中国年度车型评选”的国产新车型

2、必须为全新车型,或底盘、动力系统、车身、内饰有重大变化的车型;

3、没有明显的质量和设计缺陷;

4、不存在安全问题;

5、满足国家各项法规,准许上市销售;

6、 以上5项必须同时满足

补充说明:在入围车型名单确定之后至评选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这段时间内推出的国产新车型,只要满足以上各条“入围的基本标准”,经评委讨论,仍有资格入围;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2015年度车型入围轿车合影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2015年度车型入围多功能车合影


二、入围车型标准

以候选车型大名单为基础,全体顾问、评委对其中每一款车型进行全面讨论、评估,从车型的重要性、市场影响力等主观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最终全体顾问、评委一致通过,方可晋级中国2016年度车型评选的入围名单。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2015年度车型晋级轿车合影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2015年度车型晋级多功能合影


三、晋级车型评选

由“入围车型”进入“晋级车型”的竞争是残酷的,超过50%的淘汰率,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让一款车的进阶之路戛然而止。为了公平起见,所有“晋级车型”都将接受更为全面、深入的评测与考查,为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晋级标准:

1.对于行业、市场和消费者,影响力大、受关注程度高、重要性突出的车型;

2.在“入围车型”综合评价中成绩优异,在同级、同类车型中表现突出的车型;

3.有特别亮点或特殊表现的车型。

今年预计轿车组有8-10款“晋级车型”、多功能车组有8款“晋级车型”。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2015年度车型Mazda6 ATENZA 阿特兹


2015年10月20日
中国2015年度多功能车 昂科威


四、最终大奖

晋级车型将经历国家交通部试验场全面性能测试以及长距离路试这两个关键环节淘汰筛选,最后再经全体评委的一致认可,从轿车组8-10款“晋级车型”中评选出一辆“中国2016年度车型” (2016 Car of the Year China);从多功能车组8款“晋级车型”中评选出一辆“中国2016年度多功能车”(2016 SUV of the Year China)。


*评选原则及项目

“中国2016年度车型评选”遵循“三大原则”和“十个评选项目”。

三大原则(排名不分先后):

1.领先性

2.重要性

3.价值

十个评选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1.外观、内饰设计及完成度

2.配置与性价比

3.安全性能

4.车辆硬件系统

5.性能测试

6.路试感受

7.乘坐及储物空间

8.价格与价值

9.节能与环保性能

10.销售状况与影响力


2015年10月20日
顾问郭孔辉院士、钟志华院士


2015年10月20日
顾问宋健、管欣


2015年10月20日
特邀评委徐向阳、林建


*顾问及评委名单

顾问:郭孔辉(院士)、钟志华(院士)、余卓平、宋健、管欣、赵福全

特邀评委:徐向阳、林建

评委:王世华、赵一博、王勇、张扬、王疆、李鑫、王以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