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悬念——中国2008年度车型即将揭晓

(2007-12-10 10:14:40)
标签:

汽车/试驾

 

最后的悬念
——中国2008年度车型即将揭晓

 

最后的悬念——中国2008年度车型即将揭晓

   

    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杂志社的全体人员都在为中国2008年度车型评选而紧张的忙碌着,所有的周末都被排得满满的,27款入围车型轮番接受着评委和编辑们的考验。在结果即将揭晓之际,忽然发现做出“惟一大奖”的决断真的很难。

  在中国年度车型评选的第6个年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汽车族》刚刚引入中国年度车型评选的2002年,汽车市场的焦点是POLO,宝来这样引进生产先行者以及丰田威驰这样有针对性向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它们在技术、加工制造以及服务等方面都开始与国际接轨,但价格是横亘在他们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主要障碍。至于价格便宜的自主品牌车型,在性能和产品品质上还远没有达到与合资车型分庭抗礼的地步。总体来看,当年中国年度车型评选入围车型的整体风格相对单调,技术性能也参差不齐,有实力问鼎的车型寥寥无几。其后几年间,中国年度车型评选见证了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Mazda6、蒙迪欧、东风本田CR-V、皇冠、凯迪拉克SRX、凯美瑞等等国外知名和畅销车型的相继本地化生产也令中国年度车型评选的台阶越来越高,而制造商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熟悉程度也逐渐反映到他们的产品上,以致正在进行的中国2008年度车型评选的入围车型开始真正反映出多样化、高品质、适应性的特点,这是迈向成熟汽车市场的重要标志,也是作为专业汽车媒体的《汽车族》坚持将中国年度车型评选进行到底的意义所在。

 

最后的悬念——中国2008年度车型即将揭晓

  

    多样化反映在很多方面,首先SUV组别的评选让我们看到了这块市场复兴的希望。东风本田全新CR-V的热卖,东风悦达起亚狮跑的热力上市,长城哈弗CUV柴油版的稳定成熟以及江淮瑞鹰出人预料的临场表现让本土制造SUV表现出很高水平。在轿车组中,我们首次看到了名爵的第一款敞篷跑车TF;看到了自主品牌代表华晨中华的双门硬顶车;看到了大众旗下斯柯达的首部作品;还看到了可以轻松乘坐7人的多功能车S-MAX,从长安奔奔、奇瑞A1到凯迪拉克SLS赛威,奔驰E350,用多样化描述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状况有点靠谱儿了。

  高品质的特点更是有目共睹,“与国际同步生产”,“自主品牌”的最高境界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了,奔驰E级车或者凯迪拉克SLS赛威自不必说,几款自主品牌车型入围如中华Coupe、海马3、赛豹V、奔奔等注定将成为今后的车市的重要关注点。

    适应性强更是中国2008年度车型评选入围车型给所有评委带来的最真切体验。就连一向“固执”的德国人,在他们的迈腾、明锐上也注入了不少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环境所必须的元素,比如价格和配置方面的变化等等。一汽丰田卡罗拉是一款所谓“全球车”,但在该车的研发过程中也融入了很多中国消费者关注的东西,如早在产品的开发时就听取了很多来自中国方面的建议,诸多针对消费者的改进更是提升了产品的品质,这让本土化后的卡罗拉在很多方面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还有所谓具有传统英伦风格的荣威750,名爵MG7等车型都在为得到更多中国客户的青睐努力着。至于紧跟消费市场潮流的日本厂商来说,他们的产品适应性更是处处针对大众消费心理,长安铃木天语SX4两厢以及东风日产骊威在这方面都是国产新车中的表率。

    每年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最后阶段的讨论会都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今年是第6次了。在理性分析和感性判断中,每位参与者都有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而“惟一大奖”的原则让这个过程变得回味无穷、精彩难忘。

    5年前,首次中国年度车型评选讨论会上争执的主角是POLO、宝来和威驰,在德系的操控乐趣、精细工艺面前,丰田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以及丰田对客户全面周到的照护在10项评选规则面前摆开了战场,如此这般从午后一直到持续到晚上十一、二点,终于以最后两位评委的转变而一致通过。虽然仅仅相隔数年,但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已大不同了,上述三位选手如今改头换面也都以全新面貌继续树立着自己的品牌形象。回首往事,当年来自Motor Trend的美国评委Chris(杂志的首席试车手)指着POLO后部电源插孔深情说到的那句“魔鬼细节”的评价犹在耳边。在一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境界里,想要处处理性谈何容易。

    以今天的价值观衡量,那时这几款车型的价格实在是高,但我们永远无法把这几个车型的新款车放到那个时代再比过。《汽车族》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欣慰地见证了汽车市场的进步,也见证了汽车产品的不断发展完善,于是今天关于获奖车型的争论也完全上升到了新高度。

    时间仍然搞到深更半夜,难产的结果让评选会议屡次中断以腾出让评委整理思路、清醒头脑的时间。不知道上帝能不能用一种最客观的方式把每一款新车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品牌价值、售后网络建设,甚至所谓性价比用阿拉伯数字表现出来,或许我们也可以硬性定下一个换算公式什么的,但看看面前密密麻麻的测试成绩单、一个多月下来厚厚的试车手记,再想想几十天起早贪黑在各种路况天气下摸爬滚打的评委和试车编辑们,那么中国2008年度车型的“惟一大奖”又怎能简单地打个分数了事呢?

    在美国人的评选方式中感情因素显然很重要。今年Motor Trend北美“Car of the Year”大奖花落凯迪拉克就不完全是技术上的胜利。全新奥迪A4和梅赛德斯-奔驰新C级的竞争力不够强吗?如果他们是纯正的美国本土品牌,那么结果可能又另当别论了。同样,中国年度车型评选也需要感性因素,这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体现人文理念的需要,当然前提是要有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作基础。

    有趣的是,今年中国年度车型评选入围车型很有几个出双入对的“绝配”:迈腾与蒙迪欧致胜;卡罗拉与明锐;300C与林荫大道;荣威750与MG7;天语SX4两厢与骊威。有竞争才有进步,实际上,这些车型各有特点,也是各自针对自己的消费人群设计开发的,在从性能、驾驶感受、设计、价格、品牌到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诠释,所以最后的决断是困难的,也正是他们之间难分伯仲的表现,才让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更有意义。这是在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赛道驾驶、场地测试、综合路况驾驶后最真切的感受。

 

最后的悬念——中国2008年度车型即将揭晓

中国2008年度车型最终评审会

 

    中国2008年度车型12月14日即将揭晓,“惟一大奖”得主究竟花落谁家?敬请期待。还是那句话:结果酷,过程更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