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汽车族活动 |
各方热评中国年度车型评选(一)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
评选是沟通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党的16大为中国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小康社会就是小车社会,这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中国年度车型评选在中国是个创新,和世界著名媒体MOTOR TREND合作进行评选也是一个创新,希望评选即能够引导汽车制造商的市场竞争意识和销售理念,又能够满足广大汽车消费者的越来越挑剔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并成为沟通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希望年度车型评选越办越好,成为中国的最具公正性和权威性评选。
中国的汽车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汽车服务的各个行业都会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为汽车族和MOTOR TREND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发展机会。
人民日报社报刊管理部副主任李建兴
获奖车型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002年,《汽车族》杂志社与全球知名的美国《Motor Trend》杂志合作,引进了《Motor Trend》有50多年的Car of the Year评选活动,这标志着全球一流的专业新车测评机制正式进入中国,从2005年到2006年,中国车型评选活动取得了成功。几年来,中国车型评选活动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带来了全新的消费理念,已经成为促进汽车产业的一个指点。引领汽车消费的风向标,我相信获奖的车型将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Chris Walton,美国《Motor
Trend》杂志首席试车手
每一个“年度车型”的诞生都意味着汗水的付出,正是这些付出保证了并且铸成了这一评选的价值
《汽车族》的主编靳军等曾亲赴美国观摩我们的Car of the Year评选过程,他们将评选的整个过程以及方法借鉴到了中国。所有的细节,包括测试评价细则表格、每车必备的无线电手台、轮换试驾流程,甚至紧随车队的干粮供给等等,这些都让我们产生一个错觉,即自己仿佛依旧在美国进行着日常的工作,只是同伴的面孔肤色稍有改变而已。在这方面,我的中国朋友们做出了出色而且完备的工作。
作为性能测试的专业试车手,我不得不注意所有这些候选车型中因为价格及定位不同而表现出的品质、性能和操控性的差异。也许由于长期在汽车工业发达的美国从事试车工作,我们对于汽车品质有更苛刻的评价标准。中国的汽车产业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而目前良莠不齐的状况也使中国年度车型评选的意义更加突出。只有一款车能被授予“年度车型”的桂冠,没有第二和第三,也不是什么所谓的“Top Ten”,更加没有任何品牌的个人偏爱和喜好。虽然每个评委都可能有各自心目中的最佳,于是整个的讨论就成了一个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最后的胜利者要得到所有评委的认同。我非常欣赏中国同行们的严谨和敬业精神,他们明白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并以自己的努力使其严肃和公正。
在我的概念里,每一个“年度车型”的诞生都意味着汗水的付出,正是这些付出保证了并且铸成了这一评选的价值。作为一名从事了这项工作十几年的试车手,我认为我的中国伙伴们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严谨的态度会帮助他们完成这个国度每年一次的“中国年度车型评选”。即便在多年以后,在时光序列中排布的许许多多“年度车型”面前,这座开创性的奖杯依然将拥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辉。
中国汽车报社李庆文社长
中国年度车型评选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的标准
《汽车族》杂志所进行的这项活动,开创了我们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活动的先河,打造了中国汽车市场提倡车型的基准,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参照的标准。不仅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同时也得到了我们制造业的热烈欢迎,更重要的是也得到了几乎全国所有新闻媒体的追捧。我既高兴地看到了这样的局面,同时也感到非常的遗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年度车型评选,由过去的《汽车族》杂志的首创变成了追随者无数、模仿者无数,无论是全国性的媒体,还是地方的区域性媒体,都在进行年度车型评选。感到欣喜的是全中国人民都关心汽车,我再欣喜的是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热爱汽车。同时我也有一种潜忧,如果中国媒体都照此下去,没有自己的创造性,没有自己的独特性,没有自己真正优势发展的着力点,我们新闻界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模样?这是我的忧虑。我这种忧虑未来会变成什么现实?我不敢说。在这里我希望汽车族能够坚持科学的标准,始终不渝地坚持公开、公正的评选机制,不断以评选活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按照正常的轨道健康发展,为中国的汽车市场的成熟、为中国汽车消费者提供一个买车、用车的科学合理的参照标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三方、非商业性和专业化正是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成功的精髓
年度车型评选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不是一件新鲜事物。1949年,美国《MOTOR TREND》的年度车型评选(CAR OF THE YEAR)开创了车型评选的先河,并成为汽车出版界持续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奖项。尽管在她的启发下,又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车型评选活动,但《MOTOR TREND》的年度车型大奖却一直是最负声望、最具权威,也是汽车工业界最渴望得到的奖项。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MOTOR TREND》的年度车型评选,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又严格的评选机制和评选标准。值得高兴的是,《汽车族》杂志社和《MOTOR TREND》合作于2003年把这套成熟的评选机制和评选标准引进到了中国,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第一届年度车型评选。
回顾1949年,正是美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时期,新车型层出不穷,消费者购车欲望强烈而汽车知识相对贫乏,迷失在眼花缭乱的车型中。在这种情况下《MOTOR TREND》年度车型评选应运而生,并延续至今发展成为最巨影响力的车型评选。而加入WTO后的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者,和1949年的美国有着惊人的相似,从这一意义上讲,《汽车族》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是历史的必然,同样也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而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有别于其他车型评选,获得"中国年度车型"桂冠的只能有一款车,这使得最后的讨论和表决异常的艰难和激烈。在相互的说服和被说服过程中,车型的领先性、重要性和价值这三个评判标准就显现出其科学性。实际上,每一款车型就是一个载体,她承载了一个汽车制造商的设计理念、开发技术水平、生产制造工艺、产品定位、对未来市场把握以及制造商通过车型所要带给消费者的价值等等众多的内涵,而领先性、重要性和价值正是这些内涵的综合体现。领先性通过车型反应出汽车制造商掌握和应用先进技术和理念的综合势力,重要性反应了车型对中国汽车工业、对中国汽车市场和消费者的冲击和影响程度,而价值则是车型所能带给消费者的真正利益,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所在,因为消费者真正购买的是车的价值而不是价格。围绕着评选标准,最后阶段的讨论和表决,细致到了每辆车的每一个具体试验和测试参数,抛弃先入为主,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就成为说服和被说服的关键。
作为由专业媒体作为第三方组织进行的非商业性、专业化评选,保证了评选的公开、公证和客观,也树立了评选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令所有专家和评委感到愉快和欣慰的是,整个评选过程中,组织者与专家和评委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和确保评选公正的协议,而且评选过程中,没有来自任何外界干扰,评选结果真实反应了专家和评委的意见。这是组织者的远见,也是专家和评委的要求,更是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希望。其实,第三方、非商业性和专业化正是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成功的精髓。
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年度车型评选,在借鉴美国《MOTOR TREND》57多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丰富和完善其评选机制和评选标准,打造令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同时认可和信任的中国年度车型评选品牌,应该是今后年度车型评选不变的信念和出发点。道路拥挤、石油资源相对匮乏、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车辆使用费用昂贵、维修困难,这是中国的国情。因此,在领先性、重要性和价值的评选标准中,合理体现这些国情特色,是我们每个专家和评委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高级工程师林健
年度车型评选目的是为明年的汽车消费市场提供参考
中国年度车型评选最大的特点在于车辆测试数据的详细。长期从事汽车性能测试的工作和教学,我对于这些测试数据有最直接的亲切感。拿到一份详细的性能数据对比表格,我们可以对这些车辆有一个最直观的了解。作为一个独立媒体来做这样大型的评选活动,公正是最重要的,而测试数据则是最客观的事实。所有这些数据由相同的测试人员用相同的测试仪器得到,这保证了不同车辆数据的可比较性。
从意义上来讲,中国年度车型评选一方面可以给消费者一种购车指导。能够当选最终年度车型的车辆肯定是能够经受考验的,购买这款汽车消费者能够放心。但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待购车型定位,或许评选出来的年度车型并不符合他们的定位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评选过程中不但要选出唯一的获胜者,还需要给出若干款同样优秀的车型向消费者推荐。另一方面,这样的评选对于制造商也是一种监督,不管你的宣传口径如何,把所有的对手放到一起来比较,孰优孰劣会非常分明。并且,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可以督促厂商公布车辆所有的机械性能参数,事实上,即便在一些专卖店中,很多新车的车型参数介绍也不详细,而消费者来买车,了解这些参数是他们最基本的知情权。
对于评选的本土化方面,我认为美国的汽车市场和中国有很大不同,世界上所有的车型在那里都能够见到,而美国的汽车制造水平也处于世界的顶端,所以美国做这样的评选能把该年度所有的新车都涵盖进来。但中国的评选却只能限于所有的国产车,或者说在国内生产的车。我们已经这样做了,但具体到评选中,我们还应该在考察、对比、讨论的时候更多地看重制造商在把一款车引进到中国后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做出的改进。换一句话说,要考察这款车是否能够适合中国的市场,一款在国际上成功的车型,在国内却并不一定会受欢迎,这样的例子已经太多。我们的年度车型评选目的是为明年的汽车消费市场提供参考,其中很多候选车型是新下线的、新上市的,并没有得到市场太多的检验,所以在我们的评选中必须把这一点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