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扑---最强力士的对决

(2008-11-25 22:01:23)
标签:

横纲

相扑比赛

相扑选手

朝青龙

日本

体育

分类: 格斗字典

(为拳击与格斗杂志所写,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两位身高超过180公分,体重超过140公斤的巨汉在一个直径为4.55米的土圈内互相搏斗,双方推、挤、按、压,运用巨大的身躯比试着力量,尽全力压制和摔倒对手。这里没有拳击或者泰拳中的分级别之争,只有唯一一位最强壮的力士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如果说谁是格斗届中最强壮的战士,那么毫无疑问相扑手将名列榜首。

 相扑---最强力士的对决

相扑的起源和发展

相扑是日本的国技,被日本人称做“大相扑”,在日本有着很高的地位。从历史记载来看,最早的相扑源自中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产生了类似相扑的摔跤活动,当时这项运动被叫作角抵。角抵在南北朝到南宋时期则改称相扑。日本历史考古学家池内宏和梅原末治合著的《通沟》一书也阐述了日本相扑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书中证明日本相扑同中国吉林省辑安县出土的3~5世纪古墓壁上的角抵图极相象;日本相扑比赛与中国唐宋时代的相扑比赛形式和规则也近似。这些都证实了相扑的形成和起源与有着悠久武术历史的中国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日本体育百科全书中明确注写着:“日本的相扑与中国的角抵和拳法有相互关系。” 早期的相扑规则简单易懂,谁能摔倒对方就是胜利者。这种几乎是人类格斗本能的摔交运动也因比赛激烈好看,规则简单而很快发展起来。早在公元695年,日本就开始有了古代的相扑比赛,古代相扑与日本神道教的宗教仪式密切相关。日本人民相信古代庄稼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是神的决定,为了让神赐予丰收,人们在神殿举行相扑比赛,期望强壮的力士能带来好运,获得一年的好收成。因为相扑的观赏性和趣味性,相扑很快被贵族所接受,公元728年,相扑进入日本贵族的生活圈子。日本民族历来对于强者抱着崇敬的态度,相扑这项运动在直接的对抗中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至,日本人相信相扑比赛能决出真正最强的力士,由于与日本的强者文化契合,相扑发展迅速。日本宫廷中设立了“相扑节”,定期举行“相扑节会”。 贵族的喜好决定了社会风气,很快相扑的发展和普及进一步加快。相扑因其实战性而成为武士训练的科目。随着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从十七世纪开始,日本兴起了“职业相扑”,相扑成为了大众欣赏和参与的娱乐性节目。一时间日本江户成为全国相扑中心。在江户时代日本相扑协会受次出现,这标志着相扑赛事在全日本范围内得到统一的推广和组织。相扑与日本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明治维新时期受到打压一时衰落。二十世纪初相扑以日本的国技姿态再掀高潮。1909年东京建起一座专门进行相扑比赛的国技馆,1941年相扑更被列为学校体育正式科目。相扑的国技地位得到进一步肯定和巩固。

 相扑---最强力士的对决

相扑的规则和技术

相扑比赛在土表上进行。土表为40~60厘米高、727厘米见方、四边斜度为40°~ 50°的土台,中央比赛场地是圆形的,直径为455厘米,平整的比赛区表面铺上薄层细沙,以保护选手在摔打中的安全。早期的相扑比赛,土表四角有柱,四根柱子支撑着日式屋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比赛场观看比赛,四角的柱子阻挡了观众视线,于是从1951年起,土表上取消柱子,在上方改用悬挂式屋顶,以北面为正面,屋顶四角悬挂黑(西北)、蓝(东北)、红(东南)、白(西南)4 种颜色的彩布,象征四季。比赛由穿着古典艳丽的相扑主裁判员“行司”鼓打香尺,号召相扑力士出场比赛。双方上台到土表中央相距60厘米处,相对站立,各自作等赛前准备活动和仪式,随后准备正式进入比赛。 相扑的产生与宗教有关,因此相扑的赛前准备也颇具宗教仪式的特点。相扑手在赛前会抓几把盐进行抛洒,撒盐被叫做siomaki,日本传统文化中相信盐能驱邪,相扑选手撒盐就是向神灵祈祷避免受伤,同时盐也有消毒的作用。相扑是徒手格斗,相扑手蹲踞在土表一侧,双手合击后水平向两边伸展,手掌向上翻,以表示手中没有武器。“力足”是相扑手的热身准备工作,下蹲后轮流高抬起双腿跺地,相扑选手100多公斤的庞大身躯在跺足间展示着巨大的力量,同时这个动作也可以拉伸腿部肌肉,借由震脚提高选手神经兴奋度。从宗教上来说,力足可以震慑和驱散恶鬼,甚至有治病的功能。随后选手进入蹲踞(sonkyo)姿势,下放重心,将双肩放松后将手放在膝盖上。准备工作完成后,双方就正式进行比赛。相扑比赛的规则十分简单。双方选手在比赛中不许脚踢对方腹部以上部位,不许攻击生殖器、眼睛、延髓等要害处,不许抓头发、卡咽喉,不许用拳头进行击打,禁止使用反关节动作。 除此之外可以使用推、压、拉、撞、抓握腰带、勾颈、绊腿等任何方式摔倒对方。比赛时,使对方除两脚外身体任何一部分着地则为胜利,将对方推出界外,使之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界外地面亦为胜利。相扑比赛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如果双方经过长时间角斗,精疲力尽而胜负未分,继续比赛会影响比赛质量时,裁判员可以宣布比赛暂停,休息后再重新开始比赛,直到分出胜负。相扑有中国摔交一样,除双脚外第三点支撑则输,胜负清晰明了,即使是小孩也能看懂,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

虽然规则并不复杂,但相扑的技艺却十分繁多。相扑的技术以“手”为单位,一种技法为一手。相传相扑技术中有“技麻利”七十手,加上传统的四十八手,实际有一百多手。相扑比赛激烈,统计起来平均时间不到10秒。相扑的诀窍在于破坏对手的平衡,同时维持自己的平衡,选手的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非常重要。比较常见的技巧有:推撞型技巧,用手掌推击、头部冲撞等方式突撞对手,将对手撞出场外;使用摔法技巧,运用肘压颈部、下按头部、钩绊支撑腿、引进落空转身抛摔等方式破坏对手重心摔倒对手;或者先推对手,使对手的身体发生摆动,随后就可以抓住对手的腰带,以腰带为支点破坏对手平衡,把位后使用“千斤吊”,向上提拉对手,拔高对手重心后将其扭倒。根据规则,有些相扑选手甚至会借着巨大的蛮力直接抓住对手的手臂将其手掌按在地上,以达到迫使对手三点着地的胜利标准。

 相扑---最强力士的对决

相扑手力量与体重的秘诀

由于相扑不设置体重级别,因此不同身形的选手会使用不同的技术,有凭借力量和体格擅长将对手推出界外的选手,也有靠着细腻技术施展摔法获胜的选手,在破坏对手重心方面也分为不同的流派。但相扑协会规定,在参加比赛之前,选手需要在体格上首先过关,瘦弱的体格不适合比赛要求,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相扑选手二十岁之后要求身高一米七五以上,体重75公斤以上,达不到这个标准的选手没有参赛资格,比赛选手的身高和体重没有上限,来自美国夏威夷的小锦选手的体重就超过270公斤,是历史上最重的相扑选手。在相扑比赛中体重的因素是决定胜负的一个关键点,如何获得足够的体重是相扑手的第一个课题。相扑手每天摄入10000大卡的热量,相当于普通男子的三倍。相扑手的食物是特色的大杂烩,里面有着鸡、鱼、牛肉、蔬菜等,他们每天还喝大量的啤酒,这有助于增加体重。吃完饭后他们会大睡一场以保证体重的增长。对于顶级选手来说,身体的体重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在灵巧与力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比如现役横纲朝青龙认为最适合他的体重是324磅(145.8公斤),超过150公斤就变得笨重。

 相扑---最强力士的对决

除了吃和睡外,如何科学训练,保证生活的规律性是维持体重增加力量的关键。相扑手学习和训练的地方叫做部屋。相扑届等级森严,地位低下的新人必须在部屋内负责扫地、洗衣被等杂务,同时照顾高等级学员的生活。相扑手的训练是封闭性的,几乎没有业余时间。普通的相扑手每天早晨5点半左右起床,随后准备后开始进入训练,直到上午10点。在土场内训练和摔打后,大家都要到浴室冲洗一番,然后去吃饭。饭后相扑手们要一觉睡到下午4点。晚饭一般在6点左右开饭,吃饭后相扑手们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但为了保证生活的规律。相扑手10点半前必须归队,尽早休息。部屋中的相扑训练与比赛一样,也要进行撒盐等基本仪式。随后选手门开始压腿,做俯卧撑练习进行热身。随后进入正式练习,相扑的训练以比赛要求为核心,进行一对一的实战训练,同时为了强化单项素质也会进行推人出圈,推木柱等专项训练。相扑选手在备战前夕除了在自己的部屋进行训练外,也会到其他部屋寻找优秀选手进行对战。在训练中打败了对手的话,也可以拖着对手绕行一周,以羞辱对手,展现胜利者的权利。这种残酷的方式也逼迫着选手们为了尊严不断变强。

 

 

相扑横纲朝青龙

相扑---最强力士的对决

相扑手按比赛成绩分为十个等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开齐、大关、横纲。在日本横纲的地位有如神明,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一位横纲的情况而了解相扑,而从朝青龙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相扑和传统相扑文化的冲突—因为他是相扑场内的另类横纲。但如果你想当上横纲,你必须连续赢得足够多场次的比赛。“我能当上横纲,因为我懂得如何赢得比赛,踏入场内我就认为我是最强,即使对手块头比我大,我也认为我能打败他们。”这是朝青龙面对媒体所说的话。朝青龙,全名朝青龙 明德。1980年9月出身在蒙古乌兰巴托,身高185公分,体重143公斤,对于普通人来说,无疑是个巨无霸,但在相扑界,只能算是小个子。朝青龙出生在摔交世家,中学开始学习柔道,并成为学校冠军,15岁开始学习蒙古摔交,16岁时在那达慕少年组大会获得优胜。1997年,日本明德高校校长和教练来蒙古找人才,发现了朝青龙。朝青龙转去日本,并在1998年的时候进入高砂部屋,跟随高砂教练学习相扑。虽然身材不大,但朝青龙的实力是毋庸质疑的。他是现役第68代横纲。生涯战绩:565胜141败47休(56场所), 幕内战绩:492胜121败47休(44场所)。 999年元月加入职业相扑以来,朝青龙以火箭般的速度晋升。2000年9月晋升十两, 2002年9月晋升大关,2003年,22岁的朝青龙荣升为成为日本相扑史上的第68位横纲,从出道到登顶的速度之快成为1958年之后最快升格为横纲的力士 ,也是首位蒙古人及第三位非日本人升级为横纲。2005年,朝青龙成为第一个连续7个场所取得胜利的相扑力士。2005年他在6个场所共90场比赛中获得了84胜,创造了相扑史上的新纪录。相扑允许同时出现多位横纲,但却没有人象朝青龙这样能独自担当横纲近4年,这正说明了朝青龙实力的强大。相对于强大的无可争议的实力,在其他方面朝青龙却充满争议。相扑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相扑的横纲更代表着日本相扑文化的传承和形象。因此横纲不仅身手出众,强壮有力,他更应该是威严,稳重,闪耀人格的光辉,承担相扑文化传承的责任。朝青龙有着强大的实力,但他却在蒙古长大,习惯了草原的无拘无束,自由狂野。性格与文化的矛盾让他的行为一再挑战日本相扑文化的底线。2002年朝青龙与相扑名手贵乃花决斗后,口出恶言,宣称“忘了应该朝对手伤处补一脚”。2003年朝青龙在比赛中认为旭鹫山起身动作有问题,打完后在浴室和旭鹫山单挑,并破坏旭鹫山的汽车。另外,朝青龙平时没有横纲的稳重,喜欢玩闹,被拍到出入正式场合衣着随便(按照规定横纲必须穿传统服饰)。由于这些行为,在授予他横纲头衔时,委员会特地对他的行为作风进行评估,但由于他实力太出众,最终还是给他了。2007年朝青龙以腰痛请假,休战回了趟蒙古,宣称养伤。但朝青龙却在休养期间和中田英寿踢了一场足球,他头球攻门的得意瞬间被日本电视台反复播出,重病之说不攻自破。由于横纲装病避战,相扑理事会很快就下了处罚决定让他成为相扑1500年历史中首位被禁止出赛的横纲。也有部分人认为相扑的魅力在于勇往直前的勇气以及对巨大力量的渴望和向往,但相扑烦琐呆板的传统文化让这项运动难以吸引现代年轻人的目光,而有着叛逆精神和强大力量的朝青龙的出现是对传统相扑文化的一种挑战,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被人认为是相扑届的泰森,让相扑在新的时期内显现出特别的生机和气象。

 

朝青龙相扑连胜17场视频集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