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2013-05-04 20:42:01)
分类: 总结计划各种表类

天宁小学期中诊断试卷分析报告

年级:三年级            学科:科学         报告人:陈建秋

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期中诊断试卷总分100分,由填空(25分)、判断(20分)、选择(20分)、连线(8分)、画图(16分)、实践探究(11分)六部分组成。整张试卷结构比较合理,试题难易适度,涉及的科学概念分布广,贴近教材,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兼顾综合能力的检测。不足之处是有些考题出现交叉或雷同的情况。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总体分析+分项分析)

班级

实考人数

及格人数

优秀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301

40

35

9

72.5

87.5

22.5

302

41

36

12

77.85

87.8

29.27

303

40

37

11

77.1

92.5

27.5

304

42

37

14

75.98

88.1

33.33

305

41

35

11

74.1

85.37

26.83

年段

204

180

57

75.51

88.24

27.94

302班、303班和304班的平均分处在年段总评之上,而301班的平均分差距十分明显;五个班的及格率都不怎么理想,后进生人数居多;和其他班级相比,304班的优秀率较高。

在试卷分析中发现,学生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得较好,但遇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学生就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判断题和选择题中有好多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后去伪存真,这几题的得分率并不理想,由此可见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概括归纳能力还比较欠缺。具体地说,答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分知识点混淆:如“植物的茎具有_______植物及_______水分和养料的作用”一题,有许多学生把茎和根的作用混淆,错填为“固定”和“吸引”;再如“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A.肥料和温度,B.阳光和土壤,C.水分、温度和空气”一题,学生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和幼苗成长的条件混合了。

(2)某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如“在做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在试管的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说明了什么?”一题,上课时说过滴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但由于在课堂没有做该实验,许多学生并没有掌握,胡乱回答。

(3)审题、答题不完整:如“观察在密闭玻璃罩中的小老鼠的活动情况。想一想,玻璃罩中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没有马上憋死?写出你的解释。”一题,主要得分点是“光合作用”和“氧气”,有不少学生回答的比较简单,语句和语意都不严谨。

(4)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如“蚕蛾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部分。”一题,学生把“胸”、“腹”两字都写错了。再如“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牙齿的生长过程分为__________阶段,混合牙阶段,_______阶段。”一题,“乳牙”和“恒牙”也有许多人写错。

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复习时间。目前,三年级每个班一星期只有2节科学课,完成书上的教学内容时间十分紧张。若再加上各种活动、会议冲掉的课时,以及单元考试、试卷分析等时间,科学课的课时数严重不足。没有必要的复习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梳理和温习,学生成绩受到严重影响。

2.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科学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探究活动展开,教学中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得学生能在一定的科学探究的环境下,动手做实验。这段时间,由于缺少实验器材或准备比较麻烦的原因,有不少探究活动没有落实,影响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3.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没有落实。影响班级成绩的很大因素是后进生,由于各种原因,平时学习没有对后进生有太多的关注,复习阶段也没有对进行督促,导致他们许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

教学改进建议:

1.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从基本题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应在课堂上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

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让实验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探究的过程方法,学会分析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后进生的形成过程决定转化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做到及时、全面,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4.努力提高学科地位。争取增加班级的科学周课时数,让学校、家长都重视这门学科,并且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科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全面展示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