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砺志对行乐的曲解

(2006-12-19 20:20:54)
分类: 转来转去

 

金缕衣——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砺志对行乐的曲解

 

儿时读《金缕衣》,总以为这是一首砺志诗,中学时,教语文的老师摇头晃脑,为此诗下了这样一个注解:趁青春年少,好好读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近日重读,才晓得,秋娘原是青楼名妓。这让我对诗的主题产生怀疑了。

 

身困青楼,秋娘缘何写出这般砺志之作?细细想来,这似乎是个骗局,其一,对妓者而言,尽管身份极尽卑微,却还不象官场若干人等,人前一套,背后又一套,为自己立下牌坊。其二,虚伪不会为这位青楼佳人带来滚滚财源,更不会让她扬名青史。与此相比,真实却是大多青楼女的真秉性。

 

当把秋娘的生活境况剖开时,砺志之说就在我的心中渐渐模糊。

 

认真想想,其实也不难看出,在国内,道德,即使是伪的,仍以其惯性横冲直撞。而性情,哪怕是真的,也为人所不齿。其命运,不是被掩盖,就是被阉割,或者被曲解。

 

七十年代,邓丽君的音乐被视为“靡靡之音”遭到全面封杀,“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与秋娘之诗放在一起,简直就是姊妹篇,她们有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及时行乐”。

 

与邓的被封杀相比,《金缕衣》被戴上了砺志的帽子,告诫天下少年人,莫负好时光,发奋图强,原诗的境和情被人强行“遗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行乐须及春”,读读这些经典,与砺志毫无牵连,倒是“行乐”的旋律铿锵,“宿命”的感慨真切。

 

我那位老师的解读,无疑是砺志对行乐曲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