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怀着一颗美好的童心快乐地生活吧

标签:
六一儿童节童心家庭琐事烦恼杂谈 |
分类: 婚姻生活记 |
一、两个半小时的分离
5月30日晚,小区开业主代表会议。7点开始,一直讨论到9点半。会议期间收到LG两条短信,一条是在小区中心圆盘处等我,一条是回家。时间间隔5分钟,但因会议室信号不好,一起收到了。
9点半回家,LG带着洗完澡后红扑扑的小脸,开始甜言蜜语:
怎么那么久啊?我好想你啊。前半个小时还好,后来一直想你一直想你,越来越想越来越想,于是我出门去找了你一个小时!
……
二、不喜欢回家的女儿
虽然我老家并不远,开车回去最多一个小时,但是回家的次数却不多。今年过年以来,就清明和端午回家,所以我是一个不喜欢回家的女儿。
为什么呢?没网络没电视没法洗澡无法安睡……不过物质基础还是外在,我想基本的还是家里的氛围吧。
学生时代每一个在家度过的暑假,都非常压抑,与外部环境隔绝的孤独感异常强烈,也没有钱出门旅游,顶多偶尔去同学家住几天。
从小和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少,因为家庭环境的动荡,一直以来习惯了自己解决任何问题,不想倾诉、寻求帮助,因为被寻求的对象,已经有足够多需要烦恼的问题。
一直觉得,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性格成长会带来很大影响。我的敏感、没有安全感,就是因此更甚吧。庆幸的是没有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影响,反而更加懂得一个美好家庭对家庭成员的重要而倍感珍惜和努力经营,当然LG的性格和努力功不可没。也许换了别的男人,估计是对方被我影响致越来越暴躁,而不是我被影响致越来越平和。
但是老家有着童年及少年时代的阴影,虽然已经换了房子。回家会不自觉地暴躁、大声说话。一个靠一个女人辛苦经营起来的家,作为丈夫的永远是不叮嘱不会干活叮嘱了也只会干一点活的男人,作为婆婆的是一直以对立的身份和态度对着干的老人……
看着妈妈一个人操劳,又能如何呢?除了带点东西回家塞点钱过去?
学生时代想着我工作了可以给家里带来多少多少变化,但事实是我无力改变大局,改变的是我自己的生活及我以后小孩的生活环境,仅此而已。
把父母接来,跟我们一起生活,OK,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家里还有不争气的弟弟。大学肄业,工作前途茫茫,自己养不活自己,时不时问妈妈、我们甚至别的亲戚借点。
妈妈在辛苦地挣儿子娶媳妇的钱。自问我们没有能力养一个成年男人及以后他的一家。不然我们可以一切担担下来。
不过应该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至少我们会努力变得越来越好,有更多的能力承担,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弟弟也应该会有点长进吧。
六一节,放飞心愿,愿我们每一位都能怀着一颗美好的童心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