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喝一口咖啡,还饮一种情怀
--------微客咖啡刘紫薇
温瑞安
我有段时候,常带温派住在北京王府井一家公寓里,由于那家公寓同时也开设五星酒店及渡假村,是属于全世界性颇富盛名的品牌酒店之一,我因缘际会,因为正好写过些书,凑巧有高层部门的人看过,恰好成为他们的“礼遇贵宾”。
所以就常住那儿,因为方便,住的舒服,有时一住就几个星期,算来,有时一年就住了近乎一季。
那时王府井新燕莎商厦刚开幕沒多久,我常率温派子弟到楼上用歺。我不太喜欢乘电梯,如果不是太高的楼层,我宁可站在扶手电动拉梯上,俯仰观察大厦或商场的结构装饰,格局店铺,林林总总,打量美女,找些美味,那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勾引成一快,不宜无厘头。
就这样,我在新燕莎上层几乎吃遍不同流派的菜餚小食,之后总想喝杯飯后咖啡。曾瞥见4楼有咖啡店座,非常幽静,像繁忙都市里半声长叹,于是去了。有时,也着我助理去买了“打包”过来品尝,滋味实在不俗。我这人,不烟不酒,只爱喝水,喜欢每天一杯咖啡,要冰的,冰杯,不冰镇,少奶多糖,不计品牌,冲的好喝就行。我就喜欢这个味,而且能使精神一振,帮助消化,但毎天顶多一杯起,绝少多于两杯,反正精神一向不錯,提个神便夠了,不想睡不着。我喝咖啡,不是咖啡喝我。不过,正如写作,不只我写作品,有时也是作品写就了我。我喝的不只一杯咖啡,也是一种情怀。
有时候,吃过了饭,㝍些小品或回信,干脆就在那儿一并给办了。那儿非常宁静,啡客都有教养,店员服务亲切,要加甜就加甜,要加冰便加冰,有次奶放多了,还换一杯新的咖啡来。常看到一位文静秀气的女子在那儿,有时闲坐有时看书,很有细雨绸禾燕子泥,一任他微风细雨的气息,后见她起来为客人打点,或指导水吧从业员如何调制饮品,才省悟她可能就是老板娘,或主事人,用武侠小说的辞儿:"掌柜的"。开始的时候,客人不见得太多,可能那时"新燕莎"刚开业不久,很多商铺都没正式营业。不久之后,可能是信誉好,可能地点好,也理所当然是咖啡饮料调制的好,更可能是人好,客人逐渐多了,我们有时午膳后来迟了一些,有时连位子也没有了。
有次因缘际遇,好像遇上我们人多,餐桌版图须要拓宽,"老板娘"于是过来协助,与其他客人位座调整了一下,大家朝了个熟脸,后来我的两位与我多年一起打拼江湖的老干部,跟“老板娘”聊了几句,一下子,不聊不相识,才知道老板娘也是江湖中人,不,文化格局很高的人,连她当时引介身边的一位朋友,极之低调谦逊,谈吐间,哪怕是,绝了信音,疏了故旧,老了英豪,也决不会消淡的名士派头。
老板娘叫“刘紫薇”,我特别喜欢,而且亲切,因为我的斗数命盘就是紫薇在命的。紫薇也是帝座星曜。那次,受邀到成都遨游,见一树紫薇,还特别召儿呼友过去合了个照,好不灿烂。那一位名士名叫董昌武:果然名士,他书写(合著)的大作,叫“倚声探源”——对宋词本体的研究”,当时他还谦说:我不算作家。”我明白了,时下一般作家,还真写不出来,而且,恐怕有的也读不懂啊!
后来,我在北师大演讲,刘紫薇忽带队来了,他和一群友人齐至,为我捧场,还等我讲完之后,亲上来为我打气,面子是给足了,而且与我太太静飞,还非常投契。我好喜欢这位姑娘,她那种态度就是:“多谢梅花,伴我微吟;新雪楼台,迟日园林。”别问昌武,他一定知道这词出处。
的确很想再去她那儿,喝杯冰啡。可惜后来虽常赴京,却因事和因缘,虽常住在同一系统的酒店,但是住在比较远的区域,加上太忙,一直没有再到王府井。我特别想念刘紫薇的"微客咖啡"那儿喝杯咖啡。另外一处想去而一直没到过的咖啡店就是天津人笑痴侠吴镝飞的"榴莲咖啡”,想到这心神就已开始留连了。想到去那些叹咖啡的下午,我的心也紫微了。听说她經营的咖啡馆开了一家又一家,真想劝她在我常駐的地方再开一家分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