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制作點心、手機、汽車乃至火箭,都有它的“程式”。你看一部商業電影,一開始不久就有一個高潮,吸引你追看下去,然後末了又有一個大高潮,讓你大呼過瘾,回味無窮,你就知道,“程式”就“埋伏”在那兒,你硬要不依據它也罷,但很可能進場的人不久就開始扯呼噜,打呵欠,或者到散場時罵聲不絕,割椅而去,以後電影院不上您的戲是你麻煩自找。
武俠電影警匪片,除了序幕、散場前各有一大打(或動作)之外,另有四至六小、中、大打,散布在大約100分鐘戲的不同段落裏,讓觀衆高潮叠起,又不致生厭倦。那麽,武俠小說有沒有“公式”呢?
有。
至少有正、反二項:
正公式:主角人物(不論男女,但傳統以男爲主),性善良,受欺淩,必要時遭滅門殺戮,父母雙亡,先讓人同情憐憫,然後,學武、拜師,那還不夠,因只學藝怎麽聰明也難逾越其師,因此,還得加奇遇。奇遇包括:受創、受屈、受辱,掉落絕崖啦,困于山洞啦,囚于牢獄啦,甚至流落荒島沒遇上MR.魯賓遜卻遇上金毛獅王伯伯啦,得到絕世秘笈而不是佛經啦,就算是拾得佛經裏面也隱藏了重大武功秘訣啦,另外,有奇遇就不可以沒有豔遇。豔遇就是跟許多又清高又美麗又聖潔又香豔的美女遭遇,萬一搞不好,還跟SIR韋小寶公公一樣“妻妾成群”,不過,玩樂歸玩樂,主角始終要成大器,修成正果,最後得要來一個武林大會、江湖大戰,終于快意恩仇(即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不然學武來作啥?),最後天下無雙,天下第一,或者天下無敵乃至遇上天敵,以一統天下爲收稍。
像四十年前張徹武俠開山經典作《金燕子》一樣,王羽盤腸大戰,渾身浴血,殺光一個山頭的敵人,最後雙手伸展作十字架狀,喃喃自語:“我是天下第一高手。”連他的情敵(羅烈)、情人(鄭佩佩)都點頭承認後,他才甘願收工,站著死去,大家才甘心散場,笑著離場。
溫巨俠三十年前作品《神州奇俠》和《大宗師》(港台名爲《血河車》)糸列,就是刻意仿照這“公式”撰寫的,之後,就不願再重複,甯可反著公式寫。創作,先能立,才能破。立而不破,建樹不多;破而不立,到底無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