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流一刀32 文盲工作坊

标签:
杂谈 |

温流一刀
王黼勾结朝廷宦官权臣,称霸江南,重用“万人敌”一伙,横行霸道,无人敢攫其威。唯有以沈虎禅为首的“七大寇”,江湖闯荡,只要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扶善锄奸,以暴易暴,不但制衡了王黼、万人敌的恶行,还跟京师御封和天下武林的四大名捕,朝野相互呼应。
“七大寇”与“四大名捕”其中最大的不同是:一个是藉朝廷官府之名来行侠义之士,让正义执法有个依据和法理。“七大寇”完全是我的刀快我赢你,你的人坏我除你。我的地盘我作主,你要比强我更强。持正卫道,刀山火海我独到,剑锋将正义吐,无惧热血洒前路。另一个特色是:四大名捕,无情、铁手、追命、冷血四人,几乎永不更换,有一段时期,“独手”戚少商替代了一度心灰意冷的铁游夏,但后来因王小石那“说英雄”在“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那一役,一句:“当一日英雄,胜却一辈子做毛虫”,重新激发斗志,才致后来发生四大名捕拼死诛杀蔡京那一场大战。许多看官,想也必阅过听过,骂过笑过叹息过更过瘾过!
可是,“七大寇”则不一样,出了像匪首沈虎禅当然是群寇之首,已俨然成了武林正义力量的代表,因为这个“寇”字也是祸国殃民的权相蔡氏和童贯、梁师成等佞官冠以的,他们口里的“寇”,其实就是老百姓心中的“侠”,也是在国家民族中的“英雄”。唯因他们敢作敢为,才让贪官污吏打击抹黑。此外,像擅于轻功,既爱读书又忘本的方恨少,以及排场豪出手豪性情豪为人也豪但武功却不十分好的唐宝牛,都是“七大寇”里的必然匪首。其他比较为江湖上知名的,像“狗狗”、“刀下留头”、“大惨侠”张叹等,则因后来各种事故,时名列其间,时不在其中,例如“小天山燕”温柔女侠,就因为是女性之故,旁人及后人因排斥或厚道之故,常不列她进“七大寇“名下。
今天,万人敌的党羽,正要剪除一个很可能会给招揽入“七大寇”系统里的人物,这个人,名字很普通,就叫“阿丙”,模样儿也长得很一般,还长得有点“猪头”。
万人敌派去统领这个“烧饼行动”的是蔡攸的侄子,叫做蔡月汗,外号“神马一刀斩”。负责去监察行动的,就是侯小周。由于万人敌天性多疑,谁也不尽信,所以,每次重大行动,他总派出能人高手主持,但也派遣亲信高人监视。
当时,阿丙还未正式加盟“七大寇”,他仍在江苏一带,人谑称其主持“文盲工作坊”。他自己喜欢听书,但嫌自己接触书本机会少,故常组合一干残障乞儿,组合了“木人巷”一伙,时帮人乞讨、劳作,实则常暗自行善乡闾、相助贫民,人看他邋里邋遢,傻头傻脑,皆戏称之“文盲”。阿丙也不以为忤,任由人笑,不愠不火。
蔡月汗麾下高手,已包围了“木人巷”。阿丙就在巷子内一破屋里,他在那儿煮粥,粥里稀得只见几粒米,他还摸索几次,不小心烫着手,“哎哊”了一声,用唇吸吹灼伤之处。
包围的人渐渐收窄范围,大家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只见阿丙喝了两口粥,在嘴里漱口似的呼噜几声,才吞咽下去,津津有味似的,喃喃地道:“幸好已把小崽子们全遣走了,不然,还要分心照顾,麻烦可大了。”
(原刊于羊城晚报2011-11-18)
#温瑞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