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以前看金牌,现在看网红?

(2016-08-18 23:25:07)
  记着我第一次在奥运期间做博客活动,是2008年的抢沙发。那会儿每得一枚金牌,大家就在文章的评论楼里抢一套沙发。金牌的价值,在那个时点达到了最高。说唯金牌论也好,说举国主义也好。至少客观上,金牌是满足了我们当时绝大多数人价值观取向和兴奋点的。

  如果今天呢,我觉得我们可能要出一个奥运网红抢一个沙发了。

  中国1984年,开始参加奥运会,对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运动员来说,类似傅园慧这种天性展露,那是无法想像的事情。2008年奥运会也是,中国选手的获胜感言也基本限于感谢国家和集体培养之类。我记着之前有个运动员得了金牌,赛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了句会让爸妈生活得更好,不料被一位领导批评:感谢你爹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由此引发热议和争论,可见一斑。那个时代,如果一位大家寄予厚望的选手没能夺得金牌,即使拿到银牌、铜牌,也几乎不可能毫无愧色地面对镜头,更不会表达对自己辛苦付出和表现的无保留肯定。“胆敢”如傅园慧般欢天喜地,人们的口水就能让这样的“不谙世故”者淹死。

  或许今天的年轻一代不能理解老一辈运动员们的程式化表达和谨小慎微。感觉他们那是在装,那是虚伪和不真诚。不无道理,但对前辈们则未免不公平。应该说,那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一种国人性格压抑的自然流露,而与真诚与否并没有必然联系。

  谈到国民的性格、性情,如果要挖一挖深层原因,这与一个国家的物质发展水平和精神环境建设有很大关系。过去,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往往形象欠佳,不够自信,甚至给人畏畏缩缩的感觉,这与当年中国的贫穷落后和精神世界的贫乏是脱不开干系的。当然不能说凡是落后国家的国民都会不自信,都会猥猥琐琐。民族性格中的很大部分是历史文化长期积累的产物。正如巴西、包括很多南美国家的民众普遍比较外向、乐观和开朗,并不受国家发展水平的多少影响。

  但中国的情况与此不同,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塑造了国人典型的东方人性格。传统中华文化的基本面完全定制于历史悠久的儒道释,其核心则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和”文化,是中庸之道,由此演化出浸透着等级观念的三纲五常,以及作人讲究温良恭俭让,恪守忠孝廉耻勇,不可自傲,避免树大招风之类的东西。而道家的出世境界、无为而治哲学,以及佛教中的善与忍教义,也都强调敬畏之心和谦虚内敛的一面,反对张扬个性,反对棱角分明,对谦谦君子则推崇备至。所有这些东西都抑制了汉民族性格向自信、开放、个性化、多样化方向演变和发展的自然倾向。

  固然不能说谦谦君子不好,更不能说沉稳、内敛不好。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品质依然是需要的,有其存在价值,值得充分肯定。但也不得不承认,总体来看,中国人的性格谱系还是比较单调和狭窄的,缺乏层次感和丰富的色彩变化是大多数国人的共同短板。中国人的性格弱点因此也就比较突出。例如,谦虚有余,自信不足;沉稳有余,活泼不足;内敛有余,开放不足。

  不需要将傅园慧们的性格拔高到多么不切实际的地步,甚至无需否认这类性格也有其缺点和不足。但也应该看到,傅园慧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对国人传统性格追求的一种反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对国人性格弱点的弥补和优化。无论你的主观感受是什么,客观上,他们带来国人性格谱系的丰富和拓展,带来国人性格色彩的斑斓和精彩。不需要每个人都欣赏、看重傅园慧们的这种性格,更不需要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性格。因为那将是另一种性格谱系的单调,其缺点和不足同样会很明显。

  但非同小可的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个健康的社会,一定要有产生傅园慧们的土壤,一定要有傅园慧们健康成长并自由表达自我的环境,一定要有欣赏、肯定、包容这种高度个性化性格张扬的文明素养和认知。傅园慧现象无异于一种社会健康指标。有他们存在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有他们自由表达的良好环境,才是一种健康的人文环境。这正是这个时代在优化国人性格谱系方面波澜不惊、潜移默化的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