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装有一个很玄幻的概念,叫做“天书式报价 +
恶意漏项”。设计师和工长利用一个家装圈历来已久的顽疾,合伙儿把消费者耍得团团转。家装是一个超级专业的领域,从开始施工到最后装完,有一百五十个以上的知识点。这些点照我们经验,足够让一对恩爱小夫妻装修完了,吵到足够的架,然后离婚。太累了!彼此消磨着耐心暴露着缺点,当初没看到的东西聚集爆发,就歇菜了。而这些没有标准化,也没有谁真正集结成书,告诉消费者们这些到底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这种灰暗的环境中,作为信息掌控方的设计师和工长,有太多空间进行自己的操作了。信息不对称,是服务行业最大的潜规则诞生源泉。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个二人组列出的所有东西,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天书一样。里边陷阱在哪里,什么多了什么少了,什么质量有各种等级,俩眼一摸黑。这时一个天书,就成为了装修噩梦。
而这个模糊的天书,其中为的核心利益就是增项。所以恶意漏项,就成了天书下一章的主要内容。装修被称为拖火车,看着一页纸的东西,最后倒腾半天,一下出来三页的要操作内容。这就像另外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行业:婚礼婚庆。一开始让你勾项,勾完了觉得事情结束了吧,结果新娘装备新郎配饰现场装饰音乐花束,各种东西都蹦出来了。互联网也是靠免费吸引客群,但这种增项,是低价诓客进店,然后用信息不对称,坑蒙拐骗偷。所以导致十几年来,其实家装的固有市场规模一直非常大,而且蛋糕越来越有分量,但客户满意度始终就做不好。当一个行业潜规则如此根深蒂固,又有相当多的既得利益者时,这一摊死水就很难被搅清。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摊死水搅活。
我们采用的方式是“透明平方米式+点位式报价”。每平米多少钱,绝不增项。而对于有的东西来说,平米价格又不是完全透明的信息,比如增项大户水电改造,你可能知道一平米多少钱了,但线路在中间怎么走,多出多少米少了多少米,其实还是不清楚。所以这个时候,要在报价单上增加标示了线路走向的截点点位,让所有细节都明晰,直接给消费者报数,简单又能看懂,就消灭了增项预埋的可能。
这些东西,为什么以前就干不了,没人干呢?因为没人舍得那些信息不对称造就的不合理利润。但现在火热的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却恰恰是捅破各种潜规则,把被死水吃掉的利润空间返还给顾客,实现真正的用户导向、产品导向。而我们为了将用户导向做到极致,其实是用了互联网的免费思维——我们做到了施工建材零利润,把全部利润都让给消费者。按照以前行业的潜规则,家装公司和工程队的结算比例是3比7。顾客交了10万块钱来装修,家装公司就付给工程队7万,自己留3万块,各有各的提成。F2C模式之后呢,博洛尼把这3万元都让利给消费者了。建材方面也是一样,这个抽成比例一般是家装公司10万能拿1万(10%)的利润。同样,启动F2C模式以后,博洛尼也不要这部分利润了,把它让利给消费者。这两笔算下来,采用F2C模式以后,消费者在赚钱装修。
而且在博洛尼,消费者可以自选工队。不论采用哪种模式,你对于家装装修的所有需求能不能实现,最后都取决于直接服务者——工程队的施工水平。传统家装的模式里,工程队都是家装公司工程部管理的,让哪只工队来干,这支工队靠不靠谱,是不是金牌工队,服务得不好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完全由家装公司的工程部说了算。与其说工程队把消费者当上帝,不如说工程队把工程部的负责人当上帝。在这种情况下,工队能服务好消费者才奇了怪,他只要琢磨着怎么伺候好工程部就行了。现在F2C模式呢,就是把工队开放给市场,消费者可以根据网友点评来选择施工队。而且跟大众点评一样,工程队的收益也直接跟网友点评挂钩,没有好评就没有积分和派
前一篇:中国设计为何总感苦大仇深
后一篇:任性老爸是永远的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