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型与通用型面临的困局

(2014-11-24 12:18:10)
标签:

娱乐

  以前我们几个部门开会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有个错觉:大家不是在说一个事儿——或者,不是在说同一拨消费者。

  有同事说,针对我们的消费者,他们更欣赏的是我们的设计和品位。这是毫无疑问的,从张艺谋到章子怡,众多明星都只爱博洛尼。甚至往直白了点儿说,设计、品位、产品和这些明星消费者的认同,能让使用博洛尼的顾客,在带人参观他们家时收获羡慕嫉妒恨,因为品牌的内敛力量在这里。这就类似于奢侈品品牌的定位了,消费者更看重价值,而不是价格。

  有人说,消费者买我们是因为大品牌。但大品牌再引申的作用是什么呢?出了事儿有地儿找!一个游击队,将来这儿开裂那儿不合适我也抓不着人了,你博洛尼跑得了人跑不了庙,有问题好解决啊。这时候,我们的消费者就变成了价格导向、功能导向更重的层面。

  有人说,我们的消费者是要在审美认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省钱。因为年轻人居多,都是高学历,或者有留学背景,有足够的审美品位和视野。他们对自己的家不可能毫无要求,只是一个功能性睡觉的地方。需要有自己主张,需要有自己味道。但很多年轻人也是刚工作不久,还没有进入资产爆发期,还不会在现在投入过多。这时候,消费者就变成了审美性价比的追求者。

  所以以前在宣传推广,产品定位上,好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之间都说叉了,就是这个原因。大家都没错,而这几种消费者确实都是我们的顾客。但如果用同样的打法,就不能将信息顺畅地传递到他们那里,或者产生更直观效果了。

  在集团内,我们始终有品牌区格。钛马赫是最高端,别墅装修,垄断了北京最好的别墅区的大部分工程设计项目。博洛尼是高端,定制化,风格,设计,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以前的科宝关注中到中高端,以更集成化的模式,给消费者可接受审美哲学范围内的最大实惠。

  这是大众这种汽车厂商的产品线类型。但现在呢,因为互联网的转型,我们更集中在用一款有足够爆点的产品打天下,简单、专注。所以截取的部位,就渐渐漂移向了第三种。更高端的,我们用俱乐部、圈子、老客户群体来维护和渗透,而针对更广大的消费群体,用适合这个时代的网络传播打动。我们保留了北京上海所有最高端的设计工程,而在其他城市简化了装修步骤,以产品为核心。再低费用装修的也不做了,更高的用其它方式,紧紧锁住这一部分客户。就像我的操场火锅,用各种方法筛选出我的顾客群,然后只服务好我的核心客户。

  小米也有很多产品线,有价格区格,有使用习惯区格。但它的跨度是微跨度,而且没有生活方式类的跨度。用小米所有产品的都是“一类人”,这是核心——其实说到底,还是要专注在窄众。有一篇文章说得很好:通用型打不过专家型。举的例子就是滴滴打车和易到用车。“当我临时随机用车的时候,肯定滴滴更好使,他们总能最快时间派来出租车或专车,可问题是,有时候我出差外埠城市,商务用车时,还是要顾及面子的,这时,车型好坏、车况如何、司机服务品质,就都是我在乎的细节了——价格这时倒不太敏感,我数次体验的结果是,易到在商务人士用车层面遥遥领先。”

  专家需要先强迫自己进入窄众。这也是我这段一是在说博洛尼:“要想成功,先要自宫”。如果我们不舍弃每个城市的装修服务,还把这个不能标准化、不能区分客户群体、不能让产品简单极致的内容作为主营业务,那么很多东西都无法推动。我仍旧想面面俱到,最后就是一个都没做到。中国现在的商业环境有点儿进入欧洲状态的味道:每个领域都非常细分,你想通吃只会把自己拖死;反而在一个专精做好,自然有稳固的市场给你生存。当然中国有一个欧洲市场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实各类专精还没分门别类排列好,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告诉你只能进这个,那样的坑儿不存在。中国还有无数的坑儿未被挖掘,你大可占住一个后,以多余的资金、精力、人员拓展相同生活方式下的另一领域。

  但前提,还是先成为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