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必非要站在道德层面批判奢侈品

(2009-05-31 16:59:16)
标签:

艺术

奢侈品

分类: 艺术·家居

  这是一张三年前的照片。2006年,北京LV新店开张,Louis Vuitton邀请照片中的艺术家周铁海为其设计橱窗。都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举动在当时算是扔了一筐石头出去,浪花飞溅。当时的周铁海,有个称号是“中国真正意义上最纯粹的观念艺术家”,为穷得只剩钱的欧美大牌折腰,令众多评论家义愤填膺。

何必非要站在道德层面批判奢侈品

其实周铁海97年就说过:“我的作品要拿着LV的包来装!”

 

  三年后的今天,正在香港开展的“Louis Vuitton,a passion for creation”(《路易威登:创意情感》)好评如潮,LV成了奢侈品跨界艺术的首席推手。今年一月份在北京的“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和年初香港的Chanel Mobile Art,同样风光。

何必非要站在道德层面批判奢侈品

香港LV艺术展,村上隆也到场

 

  现代中国在评论奢侈品时,带入了太多阶级感情和道德批判,这大概因为我们的传统儒家教育就是为奢侈品破坏美德、腐蚀心灵。当然,这明显有不许百姓点灯的倾向。这里只想单纯地分析,奢侈与艺术的一些关系。事实上,奢侈品与艺术的缠绵悱恻史,比世界上99%的公司年份都要长。

 

  1、从供养到“狼狈为奸”

 

  奢侈品与艺术眉目传情,绝不是当代专利。几百年前,豪门贵妇供养艺术家,是欧洲上流社会的一大传统,为贵妇作画的画家、在城堡里演奏的钢琴家,都是如此。肖邦的标签,就是苍白英俊的钢琴家、生活里回荡着圆舞曲、贵妇沙龙、时髦的女作家、绯闻和优雅的肺病。所以你看,需要百年沉淀的奢侈品品牌,为什么法国和意大利居多。他们是有光荣传统的。前者欧洲霸主数百年,贵族满地跑;后者是宗教圣地,主教满地跑。浪漫、富裕和贵族血统,和必不可少的艺术氛围,让这两个国家每50年,就涌出塞尚、拉斐尔级别的艺术家。他们是奢侈品的顶梁柱,和艺术的欣赏者。

 

  这个世界在几百年中,财富分配有了一定变化,相对来说集中度有所下降。再拜自由经济所赐,艺术家有了一定选择权,和奢侈品牌可以坐下来谈判、讨价,而不必像17世纪一样,像是贵妇们牵出的私人物品。但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变,比如顶级阶层话语权、商业社会的传播法则。这一切决定了,艺术可以选择不同的手腕,但最好的合作对象还是奢侈;奢侈品有各种营销手段,但能让他们有贵的理由,还要靠艺术。有评论家幽默一把,称之为“狼狈为奸”,倒是很恰当。

何必非要站在道德层面批判奢侈品

Galliano等大牌设计师对艺术是有虔诚心的,

不仅是利用,还有病态的渴望

 

  2、艺术与奢侈的共同点

 

  LV的主席Yves说,“当代艺术与时装、奢侈品均同样拥有要更新世代、创造新事物的特质”。

 

  太拗口了。简单来说,二者都在追求“唯一”。

 

  艺术品永远是唯一的,这一观点的物理依据,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2000多年前就声明过: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艺术家在一个时间结点的创作,凝聚了思想、情感、手法、灵感等众多变量,它们达到平衡的瞬间,造就了一件艺术品。当代科技无法复制这一过程,所以每件艺术品都有唯一性,这是他们能够几何级增值的要素。

 

  早期的奢侈品,复刻了这种唯一。全部产品手工制造,裁缝们干活儿贵精不贵多,做一件衣服出来就跟大病一场似的,投入了巨大精力心血。这时的奢侈品,每一件都是独特的。

 

  当代也有唯一,也有全球限量。但看看现在的奢侈品行业,集团化成为趋势。LVMH算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这些你知道的品牌,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Givenchy、Fendi,和剩下50个你也许不知道的品牌,都在它旗下。而合LVMH分庭抗礼的,是同样规模的RICHEMONT、PPR。商业社会的竞争讲究效率与利润,扩张、收购、炒作,所有这些,要求奢侈品集团们必须放弃一些故老相传的习惯,比如“每一件都是独特的”。

 

  于是奢侈品找到了艺术,把后者生命中的唯一性,带到产品中。我的包很多,但里面倾注的艺术情感是独特的。你买我的包,买的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情感。当然,这种唯一是短暂的,所以Galliano、Jacobs这些大牌设计师,会一季一季地寻找不同艺术灵感。

何必非要站在道德层面批判奢侈品 何必非要站在道德层面批判奢侈品

奢侈品和艺术之间,远不是大片抄一下名画这么简单

 

  3、奢侈品是贵的,而非贵的是奢侈品

 

  但不是有了独特性,就成为奢侈品。也不是贵了,就是奢侈品。就像虽然不会武功的屠夫也能用处“没有招式可循”的乱砍,但只有独孤九剑能无招破有招。

 

  有人想把金砖捧成奢侈品,失败了。因为金砖很原始,没有加工和手艺;于是有人想把“福字”大金戒指宣传成奢侈品,又失败了,因为大家觉得这种老土的戒指可以用模子一压一个,再贵也只是暴发户用的东西;最后,有人把金子交给卡地亚做成三环戒,说“这才是奢侈品”,这次人们接受了。

 

  抛开商业,奢侈品与艺术品,在几百年间,有一点始终没有堕落,就是坚持倾注情感、故事和思考。到现代,明智的奢侈品品牌也没有把艺术当成他们需要扶持和赞助的,而是互相汲取灵感创造价值的对等关系。

 

  至于中国能不能产生奢侈品品牌,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营销话题,我以前也有文章说过。中国企业要抓紧马上会到来的机会:中式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时机。商品社会的奢侈品植根于强势文化,缅甸老挝,是不可能出奢侈品的。

 

   蔡明自留地“蔡园子”(点击进入博客圈),欣赏铸造生命力的家居,阅读大师心灵的设计,把玩优雅刺激的时尚。

   蔡明推荐文章:

 

    乱世出英雄 时势造设计

    09年国际家居潮流风向

    在意大利艺术区看中国设计

    周年祭

    09年最嘻哈的家具

    在米兰享受4种设计型SPA

    H&M 时装杀手的时尚哲学

    买得起的艺术品何时能成为家居装饰

    白领最爱的人性化家居设计

    向白领底层化宣战

    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