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生活·心情 |
这是一个急剧扩张的特殊阶层,他们不屑于富人的金钱论,也不盲从于市井流行,他们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产物,以时尚打造品位。
中产品味论
中产人群
何谓中产?如果通过收入来界定,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中产的人数不会超过20%,应该在15%左右,但是一个调查结果却有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那这就是一个区别,就是说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是中产阶级了。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不到15%。
说明什么?收入与消费在实际中的不对等。这在盛行消费膨胀的国内尤为明显,那我们又该怎样界定中产人群的特征呢?
那就从品味说起。
这是一个密切关注时尚和勇于追求时尚且具有品味的阶层,相对于真正的富人阶层来说,中产更具有发言权。为什么呢?
品味霸道的富人
对于真正的富人阶层,金钱仅仅是财富的符号,他完全可以非常霸道地通过购买真正的大牌和永远是时尚前沿的大牌来证明自己,或许他不懂流行,不懂格调,甚或没有品位,但是他真的是可以靠钱来买最时尚的、最前沿的大牌,非常霸道地证明自己的“品味”。
注重品味的中产
恰恰中产阶级他知道自己的资金是不能跟那些富人阶层去比的,甚至于他有一个能够自我逃避,或者是能说服自己,虽然我不比你有钱,但是我比你有品位,从这一点来说中产阶级更容易比较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一种时尚和流行,包括艺术,包括科技等等这些新鲜东西,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理解,然后充实自己,获得一种真正的心理满足,中产这个阶层应该说是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中坚力量,对于审美,对于生活方式,对于艺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对社会的品味进步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急速成长的中产
数字说明中国的现状是阶层在迅速地分化,很多人迅速地站队,想把自己从一个层次向更高的一个层次去追求,去定位,很多人非常盼望着自己能够向一个更高的阶层,能够得到那个阶层的认同,来标榜自己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阶层。这是他的愿望,也就是现在中国的现状的特点,就是中国的财富的变化,在这个短短的十年、二十年之内,变化非常大,不像欧洲,比如说德国的成长,有德国朋友非常愿意来中国。因为他说他在德国20年后的生活,他现在几乎体会不到变化,而在中国,财富让社会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甚至还有文化的裂变。
文化断层的中产
中产阶级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他的财富的进步和品位的进步和审美是不同步的,可能财富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但是他的审美还没有到,审美还没有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文化在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穿着蓝灰布,拿着大瓷缸子喝水。但是当财政情况达到中产阶级之后,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要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对应的生活方式,突然之间就会觉得迷茫。现在一大批人属于中产,但是他的审美没有与之相匹配。
年轻先锐的中产
追求品位是中产获得平衡的心理安慰剂,在金钱上自然无法和富人比,虽然你有钱,但是我更有品位,这就是这个阶层的心理需求,这点来保证他们对时尚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富人不需要,我就买PRADA,我就开BMW,,但是中产在客观上能够实现。
中产对具有设计感,具有美感的东西具有独特的鉴赏力,在国外愿意为设计买单的稍微高端一点的人群年龄是偏大的,像和博洛尼同级的意大利的POLIFORM,他们的产品相对的年龄层是45岁左右的,而博洛尼的产品年龄层是35岁,很多最新最奇的东西,欧美流行几年,再传到日本,传到香港,5、6年之内进中国还早点,这个已经是过去时了,中国的现状是国外最新奇的东西来到中国,恰恰是最能被接受的。
设计的重要使命是改善生活和提升品味的层次,而不仅是创造企业利润。博洛尼尊重设计,倡导体验,注重感受,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够能让国内的中产享受到国际的品味,丰富他们的审美,中国的品味自然就是世界的品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