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财评经论 |
没有交通,哪来前途!
前段时间,一位香港朋友来广州谈生意。生意之余,我做地主,请他到天河城的星巴克喝了杯热腾腾的咖啡。一见面,这位朋友看上去非常郁闷。事出有因,那天他到天河北的中信广场和一家公司谈生意,约好下午3点碰面,但是从花园酒店到中信广场一段路塞车不断,10分钟的路程足足花了1个小时10分钟。结果可想而知,我朋友迟到了一个多小时,生意也因此泡汤了。
当然,我朋友的生意泡汤是不是完全由误了时间引起,我不能确定。不过,我可以断定,如果一个城市的交通“超级不好”,绝对会流失很多商机,乃至错过一些良好的发展机会。
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富,先修路。城市尤其是这样,只不过相对农村修路来说,城市修路更加复杂,也就是所谓的“城市规划”, 需要超前的眼光和专业的设计,关注更多细节。但我国当今的城市,如北京、广州等,真正做到专业设计的道路是凤毛麟角,更别说超前眼光了,一些道路建成使用不到两三年便不堪负重,塞车的塞车,路体破裂的破裂……。
随着我国城市日渐发展,交通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竞争力的衡量标准。然而,在我看来“交通”并不是狭义的道路以及由此引发的道路通畅与否等,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概念,应该从交通建设、交通政治、交通文化、交通经济等四个方面来定义一个城市交通的好坏以及城市竞争力的高低。
事实上,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与交通不断完善的同时,很少意识到“交通”是一个有机的社会系统,相反他们把城市交通的四个部分相互割裂地看待,从而降低了交通对城市的作用,有的城市交通甚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与市民生活素质的提高。
且让我们看看交通的四个部分是如何相互相成的,而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和有关政府又是如何割裂破坏它们的。
第一,交通建设是通常意义的道路交通建设,是交通系统中的基础部分。每个城市在建设交通网路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缺乏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远见,比如广州的天河北路,随处可见的“断头路”“丁字路”是造成这一路段长期塞车的关键因素。
第二,交通政治指的是城市交通的各项规章制度、治理原则和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交通是否有竞争力,与交通政治密不可分。比如在我国江西省,林立的收费站在一定程度上给江西财政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却让省内外做生意的人对江西省好感骤减,有的商人几乎是跑过一躺江西就不想跑第二趟,所以江西经济难有起色是注定的。
还有,广州的洛溪桥的收费问题严重地阻碍番禺的发展,各大城市的交通警察作为合法“路霸”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声誉,诸如此类的乱收费、乱执法的交通政治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第三,交通文化严格来说是一个城市市民的交通素质,主要体现为全体市民和司机的交通意识,例如过马路是否闯红灯,司机是否违章开车,以及市民在道路、公交车以及地铁上是否有不文明的举止(跨栏杆、吐口水、做下流动作等等)……。在我国各大城市,交通文化低劣是个长期的顽疾,也是城市形象难以提升的核心问题之一。
第四,交通是城市经济生产要素之一,交通经济则是建立在以上三个部分。没有科学规划的交通建设、以人为本的交通政治以及高素质的交通文化,交通经济也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交通经济,城市发展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当地人,每天都在和交通亲密接触,交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创造力和经济贡献指数。
每一个外地人,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一个城市,是从这个城市的交通开始的。犹如男女恋爱一样,第一感觉往往是最重要的。假如,美国的比尔*盖茨第一次到北京,结果坐在加长林肯车上在二环路上塞了两个小时。这种滋味是什么,对北京来说意味着什么???
资(浅)理财专家:乐耀辉
略有修改,请勿转载
2006年六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