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哭穷”,消费者可怜可怜我们吧!

(2006-06-01 12:05:54)
分类: 财评经论

银行“哭穷”,消费者可怜可怜我们吧!

 

61日起,工行、农行、建行和交行等六家银行对跨行ATM查询实行收费,2毛到3毛不等。与此同时,农行与建行开始提高跨行ATM取现收费标准,由原来的2元每笔,调高到4元每笔,其他银行暂时维持原来的收费标准。但这些银行都表态了:“收费调整已经是个趋势”。

收费调整确实是个趋势,从年费到小额账户费用再到现在的跨行查询费……,银行收费的趋势进行的如火如荼。据银行方面的人士称,其实根据银监部门和发改委下发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可以收费的项目累计100多项,而目前真正收费的项目加起来也不过10项。言下之意就是,第一,银行收费有依有据,政府在后面撑腰,消费者发牢骚顶个屁用;第二,银行收费跟你没完,消费者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哦。

不过,银行方面面对消费者猛烈的抨击,他们还有两招惯用的杀手锏,那就是“国际惯例”和“哭穷”。

每次开征新的收费项目或调整收费标准,银行就大肆叫嚣,我们是按照国际惯例做的。你看人家国外都收这费那费的,我们不可能总让你们消费者吃免费的午餐吧。从现在起,要收费了。对于国际惯例,普通消费者是很难了解的。实际上,银行就是瞅准了消费者对国际惯例的“无知”,滥用惯例,乱收费用。

国际惯例是个幌子,“哭穷”才是原因所在。这次农行和建行提高跨行取现收费标准,他们的说词居然惊人的一致,好像是经过彩排似的。他们表示,即使提高50%的收费标准也难以弥补该项目的经营成本。并穷兮兮地给消费者算了一笔帐,ATM同城跨行交易手续费,一般是每成交一笔,发卡行向代理行支付3元代理费,同时按每笔0.6元的标准,向银联支付网络服务费。这样一来,ATM同城跨行交易平均每笔发卡行需要承担3.6元。也就是说,目前收取2元跨行取现费,发卡行每笔要垫付1.6元。人家农行广东省分行非常可怜地透露,仅ATM同城跨行交易一项,广州地区去年便亏损了220万元。

看到了吧!我们银行亏损得这么厉害,不提高收费标准,我们还能活命吗?消费者呀消费者,我们银行也是颇不得与的啦!你们就可怜可怜吧,就多交2块钱而已,很少的啦!!!

    在银行的这笔帐前,笔者不禁想起了,很多类似的“哭穷”帐。航空加收燃油费,航空公司就给消费者算了这样一笔亏损帐,出租车公司和公交公司也一样……。越是垄断的行业,越是喜欢给消费者算亏损帐。既然公司亏损了,你们消费者就得出点血,强迫消费者为企业“亏损”买单竟然成了当今的时尚,各大垄断行业的各大公司那是相当的乐此不疲。

    为什么亏损?真的亏损了吗?这是消费者无法得知的秘密。然而,就算亏损了,为什么银行、航空等垄断行业的员工的福利比普通行业好处几倍甚至几十倍呢?为什么垄断行业里面贪污的风气最盛行,贪污的款项最惊人呢?就连10万个为什么都难以问透这些行业这些公司“一面亏损一面享受高福利”的真谛。

    但可以毫不犹豫地定论,他们几乎全市是“假亏损”。我们看到的亏损帐,往往都是某个单项,或某几个单项。就拿银行加收ATM跨行取现费用来说,这一项的确可能亏损了,但银行总体上来说是绝对盈利的,赚得盘满钵瞒。2005年,建行净利息收入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税前利润553.64亿,农业银行实现经营利润424亿多元,这些利润是哪里来的,还不是消费者贡献的。

    当然,银行嫌自己赚不够,就把每一项服务拆分开来,然后把亏损的那些项目透露给消费者,向消费者“哭穷”,然后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银行的目标是让其每项业务都赢利,把消费者的腰包榨干,直到最后一滴血。这属于典型的隐瞒型霸王式的欺诈手法。

 

 

 

资(浅)理财专家:乐耀辉

严正反对银行霸王式欺诈收费

2006年6月1日儿童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