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萨苏
萨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188,161
  • 关注人气:366,6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兴安岭铁道兵传奇】孙妈变连长的阴差阳错

(2016-06-15 09:16:04)
标签:

大兴安岭

铁道兵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所有我采访过的对象都承认,铁道兵是一个应该讲究科学不能讲蛮干的部队。当然,在种种原因之下,提倡蛮干的首长不是没有,但每一次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铁路施工是一项精密的工程,有一点差错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损失。

因为这个原因,铁道兵有一套相当规范的操作规程,大家也会尽量自觉地去遵守它。

然而,我国地质结构十分复杂,铁道兵承担的任务通常要求跨越险阻,而早期我国施工能力和预警能力都有限度,所以铁道兵的牺牲在所难免。

萨娘曾经在承德工作过,当时接触过铁道兵部队还经常搭人家的车,我家使用到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脸盆架还是当年铁道兵帮着打的。不过,老太太说起这些战士来唏嘘不已,说铁道兵告诉她,部队每到一地施工,第一件事便是找好墓地,几乎没有不死人的工程。

【大兴安岭铁道兵传奇】孙妈变连长的阴差阳错

承德保存至今的铁道兵墓地,这些年轻人都是死在和平年代的兵

老铁道兵老侯讲述修筑嫩林铁路(原计划680公里,修好后实际760公里左右),进行隧道施工时,平均每二百米便要牺牲一个战友。

他记忆最深刻的一个逝去战友,却并不是在施工中牺牲的。这个战友叫彭兆龙,毕业于包头铁道学院,是家中的独子。老侯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描述彭兆龙的死——“他的父母想儿心切,又盼着早抱孙子……他老爹便带着未来儿媳的照片,大冬天赶到大兴安岭,想让儿子把婚事早定下来……老人家看到儿子戴着大盖帽,穿着干部服,腰里还挎着手枪,雄姿英发,乐得合不上嘴!爷儿俩,亲热得像兄弟,手拉着手住进了家属房,唠嗑直唠到深夜。第二天八点过后,食堂的人还不见他们爷俩来吃早饭,怕饭凉了,便去家属房喊人…..”

一切已经晚了,爷俩是南方人,不会使用煤炉子,一氧化碳中毒,都没有抢救过来。彭兆龙走的时候,才二十四岁。

这样的故事过于悲伤,说的和写的人都不自在。好在老侯的故事不仅仅是悲伤的,还有些今天听来依然颇为离奇。

比如,有一次老侯差点儿“光荣”地坐了土飞机。

那是1965年施工进行到朝阳隧道和乌尔其汗之间,遇到了一个石质的大山包,长度达到三百多米。老侯他们设计了一次大规模的定向爆破,开了八个三十多米的大导洞,动用七十五吨炸药,准备将其一举炸掉。凭这一件事,我就对老侯由衷佩服,您想,人家组织的这次“乌尔其傍山大爆破”,从规模上说,比后来的什么中国第一拆不知道大多少倍了 – ——而且,这是搞建设,不是败家……

当天放炮的时候,据说师、团首长都到了现场,作为现场实际的总指挥,老侯到各个炸点上依次检查工作。

这个检查十分重要,比如,电线有没有受潮,接头是否按规定接插等等,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可能造成哑炮,而清除哑炮这买卖,最优秀的工兵也不敢保证能活着回来。

前面五个导洞和爆破室的检查毫无问题,到第六个,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第六号爆破点,负责施工的是第十五连。老侯记得该连连长是个浙江人,有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名字叫做孙妈变。

福建曾经发生过一起劫持登陆艇投敌事件,主犯名叫吴献狗,在看该案经过时,当时总觉得这应该是个化名,因为实在不相信有当妈的会给孩子起这么古怪的名字。

现在我相信了,人类起名字的脑洞真是能开多大开多大。

其实妈变连长虽然名字古怪,但平时老实巴交,是个憨厚人,老侯想不到他会闯祸,所谓蔫人出土匪,大体如此。反正这个连长的名字老侯肯定忘不了,因为他差点儿要了老侯的命。

他钻进六号爆破导洞时,正碰到两个战士也在洞口。要说战士对老侯这样的技术人员是真心佩服的。不冲别的,就冲老侯这七十多吨炸药只有一吨是从上级那儿领来的,剩下的全是自己配药,爆炸力居然能达到TNT的80%。

不能再说了,再说老侯成恐怖分子嫌疑了——就拉登他也没能耐不动用任何军用物资造七十多吨炸药不是?

向遵纪守法的老铁道兵致敬。

孙妈变连长手下这俩战士佩服老侯,所以看见他过来了,自觉地往边上一让——爆破导洞的洞口能有多大呀,这一让,战士没留神一脚就踩在了引爆电缆上。

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出现了。电缆一拉,竟然拽出来四根雷管,啪地一声落在了地上。
 

【大兴安岭铁道兵传奇】孙妈变连长的阴差阳错

在哪个单位,雷管都要轻拿轻放,作为极致的危险品而小心翼翼,别说摔了,连磕一下都是不允许的


让老侯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按照他的设计,这种事儿根本不可能出现。他设计的爆破方案是将一袋袋炸药装入挖成的药室(每个药室约十吨左右),在里面放上一套引爆箱,通过电缆与洞外的起爆器连接,使用电流引爆。那雷管应该是装在引爆箱里,不与电缆直接连接的,怎么会被拽出来?

不等老侯想明白,另一名战士啪地一脚,正踩在一根雷管上!

他自己大大咧咧,老侯却被吓得魂飞魄散——雷管可以电发也可以触发,要是这雷管响了,肯定会引发殉爆,十吨炸药啊,这什么概念?抗战时打松山关键一战,国军挖地道去炸日军的子高地,一个工兵营挖了十几天,不过放进去六千磅TNT,已经让整个日军阵地变成一个大漏斗,近百鬼子坐了飞机。这次要是爆炸,老侯他们几个可能会直接汽化的。

还好,雷管虽然被踩得坑坑洼洼,但居然——没响!

要平时工作中遇到这么一根钝感的雷管,老侯可能会骂娘,现在只有念佛感激人家兵工厂大慈大悲的份儿了。

老侯赶紧轰开战士,迅速进行了无害处理,把一场大事故消弭于无形。

事后调查才弄清,原来该连安放炸药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起爆箱。临时现造来不及,妈变连长灵机一动让战士直接用电线连接雷管,插进炸药袋中简化起爆程序,结果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这样做如果经过周密策划未尝不可,但这么仓促上马,人来人往都会经过电缆,一不留神便可能引发事故,太危险了。幸好是老侯遇上了,有惊无险。老侯把妈变连长叫来,严肃批评,说这要炸了,有三十多人正在洞里施工,肯定无一生还,洞口还有一个排,估计也很难有活下来的,这一下你的整个十五连就他娘的报销啦!这番训斥让那几个不明所以的战士牙齿都打颤起来,连连感谢老侯的救命之恩。

妈变连长也大吃一惊,他以前搞过一些小的爆破,估计认为这种方法没有什么问题,却忽略了大爆破项目人员庞杂,施工现场易出意外的一面。

这件事的结果是老侯紧急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起爆袋,代替起爆器工作,同时告诉现场人员 ——“今天,我们这个药室什么事儿也没发生过,谁要是走漏了消息,我与你们连长找谁算帐!”

理由呢?他说,妈变连长是五六年的老兵,为人老实,能干……

军人之间这种战友之情,还真是挺让人羡慕的。

乌尔其傍山定向大爆破最终圆满成功,老侯受到了嘉奖,也没有人知道他当时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生死经历。

那个妈变连长呢?我想,这一辈子他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吧,否则不会总遇到这么好的战友帮他把锅背起来。

【完】
----------------------------------------------------------------------------------
阅读最新章节,发现更多精彩
请微信扫码关注:

【老萨有发现】(sashuchang2015)
隆宗门箭头疑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