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萨苏
萨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9,190,159
  • 关注人气:366,6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捕王之三十二 杨银龙是个疯子

(2012-02-13 17:54: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关于陕西丢钟的事儿,有必要作一点澄清。这倒不是该案件不能谈,此案已有公开报道,而且比老萨写得更加不客气。需要澄清的是丢的钟虽然名为钟,实际并不大,尺寸只和编钟相仿,一个人就能把它弄走,要真是跟大钟寺那口钟似的,再有能耐的贼估计也没法把它扛出去。

案件侦破后,证明也的确是一个案犯就把钟弄走了。案情并不复杂,且手段颇为拙劣 – 闭馆时盗钟的贼不走,暗藏室内。担任保安的内应一面清场一面悄悄切断了警报器的电源。与此同时,盗钟的贼用钳子破坏铅封,掀开玻璃罩完成盗窃,并在保安的掩护下将钟带走。

有人问那保安为什么作了案不跑。他说本来准备跑的,第二天借着轮休已经跑出去了,却发现博物馆里没一点动静。这让他起了疑心,认为自己偷的可能是复制品(因为这个猜度,价值连城的这口钟才卖了两万元)。为了一个复制品当逃犯未免搞笑,这位第三天又回去了。结果展柜里空着,大小领导无一提及,大家该忙什么忙什么。这是怎么个意思呢?保安想问又不敢问,真正是百爪挠心一般。

直到第五天才有人发现报了警,也解除他的煎熬。在警察讯问时作案的保安很是镇定 – 他算是想明白了,这五天里都打扫好几遍了,怎么可能还有痕迹留下呢?

他反而叹息当初要知道这样,就不找帮手了。

最后这案子果然如公安部的专家所料,由其他案子的审理被带了出来。此时,那口钟流落到香港已经十几年了,反而要文物局大力做工作才能收回。这样的案子,你让警察多长出两只手来,他也破不了啊。

所以,有警方人员担心,故宫盗宝案最大的麻烦可能不在这个案子能不能破,而在其暴露了博物馆保安的松懈,会把更高明的贼招来。要知道,此案发生前,别说贼了,连警察看故宫都是满怀景仰的,谁也没想到那地方居然可以被盗啊。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这下子有的头疼了。

其实,真的受此鼓励循踪而至,只怕有的贼会发现自己死得不明不白。

并不是所有的文管部门都松懈的。前年陪着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先生去颐和园,考察停放在耕织园的清代火轮船永和号,对这一点老萨曾深有体会。那天参观考察一切顺利,唯独有一点遗憾的是北京海军史专家方禾先生有事,眼看已到闭园时间仍未赶到。永和号是我国现存唯一清代明轮汽船,船型优美,两侧饰满忍冬纹的桨轮外罩极具皇家风范。这条船不久后将被用玻璃罩罩起来,作为舰船美术方面的权威人士,方禾先生若不能抓住最后的机会一睹该轮全貌,会是十分遗憾的事情,所以连连打来电话,请我们和管理人员商量稍晚关门,自己马上就到。

陈悦先生的面子大,管理人员也不好推却,但又期期艾艾不肯答应。陈老看出其中似有难处,和蔼垂问。人家只好说了实话:“到了闭园时间保卫处会在院子里放狗,那狗六亲不认,凶猛异常,连我们都不敢出去……”

要是有贼偷到这地方儿,那,闹不好会演出人兽大战的。

说到陕西盗钟事件,不仅因为博物馆盗窃案引人关心,而且因为这也属于警方侦破失败的案子之一。既然老太爷说我们应该多说说警方“走麦城”的案子,说说它也不算跑题太远。

如果说陕西盗钟走麦城责任不在警方,伏击杨银龙团伙失败,就不能怪别人了。

说起杨银龙来,老太爷直摇头,说那是北京黑社会一疯子。按照多年和北京黑道“打交道”的经验,老太爷心里有本贼经,基本每个黑社会老大都能给你描述出一个清晰的形象来。比如号称黑社会第一个老大的杜崽,其人非常重视团队的正规化建设。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做买卖小有收获的杜崽以及时雨的姿态建立自己的队伍。他的部下主力主要是刑满释放人员。每当听说谁出来了,他都要考察一下,证明对方凶性未改,便让手下唆使对方来拜山头。只要来的,当场送三样东西 – 一身装束,包括黑色中山装,拉绒围巾和羊剪绒帽子;一口砍刀;一台汉显BP机。以后,这位兄弟的饭就是杜爷管了。用不了多久,只要杜崽在BP机上发个信息,瞬间就能聚集起数十名统一着装统一装备的手下来。这种来去如风,戎阵整肃的阵容,把讲究单打独斗不怕死,好勇斗狠的传统混混打得落花流水,于是一举奠定其江湖地位。再比如人称“狐狸”的周庆,的确狡诈多端。他被通缉后跟人说话从来不超过十分钟,过了十分钟准走人,你要留他,他能跟你翻脸,认为你是报了公安机关准备捕他。他经常在某个饭店秘密召属下,会朋友。多次活动之后,警察认为他肯定是悄悄租住在这个饭店,于是突然袭击,却扑了个空。不久他又在另一个饭店故伎重演,又抓,又扑空。如是几次,才明白这厮在饭店招人活动吃饭,却偏偏不住饭店,而是在附近可以监视这饭店的地方租一套民宅,每次约人都看明白了没有危险才会去赴约。外人想当然认为饭店是住人的他当然住那里头,实际是中了他的李代桃僵之计。有趣的是“狐狸”周庆有个秤砣不离秤杆的铁哥们儿,绰号叫做“大象”,要再多几个这样的兄弟,他可以开黑道动物园了。最后老太爷抓他的时候,就是跟大象一块儿落网的。

而杨银龙呢?此人貌不惊人,也没什么背景,其团伙主要活动在宣武区,杨能够拉起一班手下,第一靠一股子近乎疯狂的狠劲儿,团伙内部的人个个都怕他,第二是因为他是北京黑社会最早玩枪的悍匪之一。

杨银龙的“狠”,首先表现在作案上。要是他团伙里其他人出去,劫了车司机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要是他亲自带人出去,从来没有留过一个司机活下来。

但光这样说,还不能说明白杨银龙的狠劲儿。老太爷提审周庆的时候,得知了一个细节,似乎更可以说明杨银龙其人性格。

那天周庆带几个小弟到一家歌厅去玩,走在过道里和杨银龙一伙人擦肩而过。此时周庆已经是颇有“大哥”风范的老大了,杨银龙才出道,彼此并不认识。杨银龙上下打量了周庆几眼。周庆外号“狐狸”,斗人都是出阴招的,这种场面上的时候从来不摆架子,反而对杨银龙善意地微微一笑。杨银龙也还以一笑,双方谁也没说话。

等到周庆玩完带人要走,经过大厅的时候,看见杨银龙带着几个人正坐在那儿百无聊赖地修手指甲呢。

周庆抬腿出门的一瞬间,身后忽然一阵风声,接着“轰”的一声巨响。身经百战的周庆间不容发之间猛然向下一蹲,对面的墙壁上顿时嵌了十几发霰弹。

原来,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杨银龙忽然从大衣下面抽出一支猎枪,纵身一步,对着周庆的脑袋就搂火!

幸亏周庆身边的大象反应快,双手向上一托,推了一下杨银龙的枪管,加上周庆及时下蹲,才没有血溅当场。

周庆一个打滚滚出门外,怎么也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个杨银龙 – 我们俩根本不认识啊!

[待续]

老太爷讲述杨银龙枪击周庆这一段时,形容其掏枪就打的动作干净利落,没一点儿拖泥带水,他要打周庆甚至没跟自己的马仔通过气,突然性极强。


老萨影集

你从未见过的北京城: 老萨独家收集的百年老照片

遗忘在异国的中国海军老萨在日寻访北洋水师遗迹

家有小女初长成小小魔女成长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