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奇闻之非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索 下
标签:
杂谈 |
分类: 海东碎叶 (异域,散记) |
这位退休的老警官曾经破案无数,有一回谈起几个案件,有人评价说关键是案犯不懂法,老人家摇头,说他们不懂法?中国人里头最懂法的就是他们。
“现在他们找我回去办案我都推了。跟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了,你找一个刑满释放的问点儿事,三句话还没说完呢,他掏出手机来开始投诉你了。你说,我们还怎么干?”说到这儿苦笑一声,“一开始设投诉的时候,一般老百姓都不懂,投诉我们的全是这帮带案底儿的。”
这句话让我哑然,因为想起来当年看的《神探亨特》和《警察故事》,投诉亨特麦考尔乃至成龙的,几乎都不是好人,让人恨不得把他们一个扫堂腿踢到银幕外边去。
不止一个北京警察跟我说:“我们警察是弱势群体”。
笔者认识的这几位警察,都是尽忠职守,有功于民的好警察。
而且,我认识的这几位警察里面,虽然承认投诉和监管让警察不好干,但没一个反对这种制度存在的。
这可真是件奇怪的事儿了,明明监管这样的事情束缚警察手脚,弄得好警察很不舒服,怎么这样的制度还越来越严格呢?-- 而且,这种东西不但在中国有,在外国也一样,有的地方更严厉。
很简单,警察属于专政和权力机关,一个社会越进步,对这种机构和人员的监察会更严格。有这种监督,会让好的警察难免缚手缚脚,但没有这种监督,警察里面的坏人会没有畏惧,更让老百姓害怕 – 权力机关如果做起坏事来,威力可不是一般犯罪分子可比的。尽管监督会影响办案效率,但大多数国家在追求长治久安的时候,还是大多咬着牙根推进这种监督。
尽管有好警察会受到委屈,尽管一些罪犯可能因此逍遥法外,但对权力的限制和监视,永远是老百姓最不应被剥夺的权力。
以日本为例,警宪权力最大,能力也最强的时代,是在战争期间,天皇陛下的警察属螃蟹的,想监视谁就监视谁,想审讯谁就审讯谁,没人敢说个不字,破案率也高得很。所以,战争期间日本的治安一直不坏,几乎达到夜不闭户的水平。与此同时,特高课更是闻名遐迩,连小林多喜二这样的世界级作家也可以被拉到权力部门活活打死,谁又能怎么样?
反而是战后,日本最初组建的警察队连枪都没有,工作也主要转向服务,受限较多,破案率一直不如期待的高。例如,前面追踪本山的警察,要是能跟成龙那样开车,未必追不上他,但现实不是拍电影,结果只能眼睁睁看他跑掉。最后,警察却被骂得一塌糊涂。
这影响了警察的士气,有些加入这一队伍的年轻人抱的是伸张正义的决心,却发现现实中拘束多多,难免灰心丧气 – 又要防贼一样防警察,又要警察多破案,破不了就开骂,警察也是人,要没想法才怪呢。
依然有一些警察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他们能成功吗?
吉展的案件,说来多少给这些认为自己是正义使者的警察们当头一棒。
但,这也是一起让日本的警察们得以重拾信心的一案。
1963年,居住在东京台东区一名叫做村越吉展的4岁儿童在家门前的公园里被绑架者掳去,随后遭勒索五十万日元(当时一名大学毕业生月薪两万日元)。村越家选择了报警。接到报警后,警方十分重视,东京警视厅由搜查一课(相当于我国北京市公安局刑侦二处)组建了专案组(日本叫搜查本部),警视总监原东兵卫亲自坐镇,集中精锐力量,在村越家设伏,力求抓住案犯,打一个漂亮仗。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几年来绑架儿童案件每年都在增加 – 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造成绑架案,特别是比较容易奏效的儿童绑架案不断出现。1960年雅树被绑架时,当年的儿童绑架案共计36件,而1963年吉展被绑架时,这一年的儿童绑架案达到106起。这些案件警方破获不多,急求杀一儆百。
原因意味深长 – 六十年代前期,正是日本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时期,“仇富”情绪严重,被绑架勒索的不是富豪就是权贵家,并不容易获得社会的同情。
吉展案更是如此,因为村越家是开房地产公司的 – 虽然村越本人并无劣迹,但在经济大发展时期,无论哪个国家,几乎没有房地产商不被人恨的。
以至于每次和绑架犯通电话,村越家都要小心地确认对方身份,结果让绑匪怀疑其已经报警,此后行动日益诡异。其实,原因是当时不断有因村越家有钱而幸灾乐祸的人打进电话来,或冒充绑匪,或说些无聊的话,让监视的警察和孩子的父母都极为烦恼,不得不出此下策。
因为吸取雅树案的教训,警方和新闻界缔结了协定,不得公开破案进程,案件发生后媒体上一片空白。责备警方不作为的舆论却因此铺天盖地,让警察们变得焦躁。
以当时的技术,利用通话反侦察对方的位置并不困难,但日本电信公司因为电话服务合同中的条款,拒绝与警方合作,使专案组徒呼奈何。
在这种糟糕的气氛中,和犯人的交易仍然小心地进行。案犯4月7日突然提出,让村越夫人带赎金立即到离家五百米的一家汽车行停车场,放置在那里有吉展靴子的一台汽车顶上,然后迅速离开。
一队警察走小路先朝当地包抄,村越家的一名亲戚开车送村越夫人前去交易。就在他们即将出发,指挥行动的铃木部长忽然发现计算错误,汽车到达时,包抄的警察只怕还不能到位。仓促间,他跳出门外,朝汽车挥手,要其等待。
没有受过警方训练的司机把他的手势错当成了“发车”,大错就此铸成。
警察比汽车晚了两分钟到达,随后监视一个半小时,却无人前来。再去检查,放置在包裹中的钱已经不翼而飞。
犯人就躲藏在交易地点那辆汽车旁边的车辆中,在警察到达前已经将钱取走了。有一名跑来监控的警察还和他擦肩而过,但因为这个警察忙着赶去监控,虽有一丝怀疑还是没有去盘问,甚至没有记住他的相貌。
钱付出了 – 为了不激怒案犯,警方否决了放置假钞的主意,但孩子没有回来。
几天的时间,警察徒劳地等待着,一心希望案犯送还孩子后,再将其抓获。
一切按照警方安排的村越夫妇已经歇斯底里。
说完话,威严的东京警视厅长,不顾颜面地对着看不见的犯人,鞠了一躬。
[待续]
小小魔女成长日记
“现在他们找我回去办案我都推了。跟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了,你找一个刑满释放的问点儿事,三句话还没说完呢,他掏出手机来开始投诉你了。你说,我们还怎么干?”说到这儿苦笑一声,“一开始设投诉的时候,一般老百姓都不懂,投诉我们的全是这帮带案底儿的。”
这句话让我哑然,因为想起来当年看的《神探亨特》和《警察故事》,投诉亨特麦考尔乃至成龙的,几乎都不是好人,让人恨不得把他们一个扫堂腿踢到银幕外边去。
不止一个北京警察跟我说:“我们警察是弱势群体”。
笔者认识的这几位警察,都是尽忠职守,有功于民的好警察。
而且,我认识的这几位警察里面,虽然承认投诉和监管让警察不好干,但没一个反对这种制度存在的。
这可真是件奇怪的事儿了,明明监管这样的事情束缚警察手脚,弄得好警察很不舒服,怎么这样的制度还越来越严格呢?-- 而且,这种东西不但在中国有,在外国也一样,有的地方更严厉。
很简单,警察属于专政和权力机关,一个社会越进步,对这种机构和人员的监察会更严格。有这种监督,会让好的警察难免缚手缚脚,但没有这种监督,警察里面的坏人会没有畏惧,更让老百姓害怕 – 权力机关如果做起坏事来,威力可不是一般犯罪分子可比的。尽管监督会影响办案效率,但大多数国家在追求长治久安的时候,还是大多咬着牙根推进这种监督。
尽管有好警察会受到委屈,尽管一些罪犯可能因此逍遥法外,但对权力的限制和监视,永远是老百姓最不应被剥夺的权力。
以日本为例,警宪权力最大,能力也最强的时代,是在战争期间,天皇陛下的警察属螃蟹的,想监视谁就监视谁,想审讯谁就审讯谁,没人敢说个不字,破案率也高得很。所以,战争期间日本的治安一直不坏,几乎达到夜不闭户的水平。与此同时,特高课更是闻名遐迩,连小林多喜二这样的世界级作家也可以被拉到权力部门活活打死,谁又能怎么样?
反而是战后,日本最初组建的警察队连枪都没有,工作也主要转向服务,受限较多,破案率一直不如期待的高。例如,前面追踪本山的警察,要是能跟成龙那样开车,未必追不上他,但现实不是拍电影,结果只能眼睁睁看他跑掉。最后,警察却被骂得一塌糊涂。
这影响了警察的士气,有些加入这一队伍的年轻人抱的是伸张正义的决心,却发现现实中拘束多多,难免灰心丧气 – 又要防贼一样防警察,又要警察多破案,破不了就开骂,警察也是人,要没想法才怪呢。
依然有一些警察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他们能成功吗?
吉展的案件,说来多少给这些认为自己是正义使者的警察们当头一棒。
但,这也是一起让日本的警察们得以重拾信心的一案。
1963年,居住在东京台东区一名叫做村越吉展的4岁儿童在家门前的公园里被绑架者掳去,随后遭勒索五十万日元(当时一名大学毕业生月薪两万日元)。村越家选择了报警。接到报警后,警方十分重视,东京警视厅由搜查一课(相当于我国北京市公安局刑侦二处)组建了专案组(日本叫搜查本部),警视总监原东兵卫亲自坐镇,集中精锐力量,在村越家设伏,力求抓住案犯,打一个漂亮仗。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几年来绑架儿童案件每年都在增加 – 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造成绑架案,特别是比较容易奏效的儿童绑架案不断出现。1960年雅树被绑架时,当年的儿童绑架案共计36件,而1963年吉展被绑架时,这一年的儿童绑架案达到106起。这些案件警方破获不多,急求杀一儆百。
http://www.news24.jp/430/old/kuradashi/images/20030325-03.jpg下" TITLE="日本奇闻之非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索 下" />
日本电视上吉展的照片
那么,为何这些案件并没有发生像雅树的案件那样得到社会百姓的“人肉搜索”呢?日本电视上吉展的照片
原因意味深长 – 六十年代前期,正是日本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时期,“仇富”情绪严重,被绑架勒索的不是富豪就是权贵家,并不容易获得社会的同情。
吉展案更是如此,因为村越家是开房地产公司的 – 虽然村越本人并无劣迹,但在经济大发展时期,无论哪个国家,几乎没有房地产商不被人恨的。
以至于每次和绑架犯通电话,村越家都要小心地确认对方身份,结果让绑匪怀疑其已经报警,此后行动日益诡异。其实,原因是当时不断有因村越家有钱而幸灾乐祸的人打进电话来,或冒充绑匪,或说些无聊的话,让监视的警察和孩子的父母都极为烦恼,不得不出此下策。
因为吸取雅树案的教训,警方和新闻界缔结了协定,不得公开破案进程,案件发生后媒体上一片空白。责备警方不作为的舆论却因此铺天盖地,让警察们变得焦躁。
以当时的技术,利用通话反侦察对方的位置并不困难,但日本电信公司因为电话服务合同中的条款,拒绝与警方合作,使专案组徒呼奈何。
在这种糟糕的气氛中,和犯人的交易仍然小心地进行。案犯4月7日突然提出,让村越夫人带赎金立即到离家五百米的一家汽车行停车场,放置在那里有吉展靴子的一台汽车顶上,然后迅速离开。
一队警察走小路先朝当地包抄,村越家的一名亲戚开车送村越夫人前去交易。就在他们即将出发,指挥行动的铃木部长忽然发现计算错误,汽车到达时,包抄的警察只怕还不能到位。仓促间,他跳出门外,朝汽车挥手,要其等待。
没有受过警方训练的司机把他的手势错当成了“发车”,大错就此铸成。
警察比汽车晚了两分钟到达,随后监视一个半小时,却无人前来。再去检查,放置在包裹中的钱已经不翼而飞。
犯人就躲藏在交易地点那辆汽车旁边的车辆中,在警察到达前已经将钱取走了。有一名跑来监控的警察还和他擦肩而过,但因为这个警察忙着赶去监控,虽有一丝怀疑还是没有去盘问,甚至没有记住他的相貌。
钱付出了 – 为了不激怒案犯,警方否决了放置假钞的主意,但孩子没有回来。
几天的时间,警察徒劳地等待着,一心希望案犯送还孩子后,再将其抓获。
一切按照警方安排的村越夫妇已经歇斯底里。
http://www.houkagaku.co.jp/images/image_yosinobu.jpg下" TITLE="日本奇闻之非网络时代的人肉搜索 下" />
陷入半疯狂状态的孩子父母
六天后,原东兵卫警视厅长,在电视上发表了一次谁也没想到的讲话,他说道:“我们当警察的,恨的是你的罪,不是你的人,犯人先生,无论如何,无论什么条件,把吉展放回来,一切都好商量。拜托了。”陷入半疯狂状态的孩子父母
说完话,威严的东京警视厅长,不顾颜面地对着看不见的犯人,鞠了一躬。
[待续]
老萨影集
你从未见过的北京城:
遗忘在异国的中国海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