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禅

标签:
文化 |
分类: 云中漫步 (科学, 技术) |
石头香炉上,螳螂双刀闪烁,状甚威武,然而,细看之下才发现苍翠间危机四伏,香炉另一边,一头蟾蜍,正徐徐探出头来。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没有见到,二者照片中的螳螂,倒是有蟾蜍在后。这螳螂也胆大,敢在自己的对头前面卖弄大刀,似乎命运也颇为危险。
然而,细看,香炉,蟾蜍,却是百年老物了,只有螳螂的生命在秋天的阳光中闪动。
于是,一切的惊险,都可付之一笑了。
这螳螂,也就带了一丝禅意。
这张照片,是我在日本冈山所拍,是更换了新相机以后的习作。
一直听说单反相机好,但老萨疏懒,长期呆在身边的就是一个卡片机。这种局面终于不能维系,因为现在流行一句箴言 – “无PP无真相”有时给一些杂志提供文章,总要有照片的。有些编辑说老萨你本来就不会照相,装备再差,让我们怎么用你的片子呢?
无奈之下,听一干人叨唠了许久单反相机的好处,于是换了一台佳能EOS-7D,据说单反里头性价比较好的一款,希望鸟枪换炮,能有些改进。
开始用得不大得要领,感觉人家借老萨的相机,拍出来的片子清晰优美,自己拍的时候却差强人意。
不过,在日本各地寻访北洋水师遗物的时候,摄影师娄林伟先生对我进行了一些指点,并分析了7D相机的一些特长。渐渐的,对用光和角度有了一些自己的选择,这次的螳螂禅,算是自己的一个习作。
实际上单反的很多功能我仍然没有学会,只是听说过而没用过,比如焦点取景,虽然感兴趣至今也没尝试过 -- 老萨在此前的博文中说到自己会用这些功能,那倒是吹牛了。拍摄北洋水师的几天忙得心神激荡,写的文章中多少有些夸张,比如到靖国神社的时候,其实没有那样情节迭出,写的热闹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大家当小说看就好。其实,固然那里政治气氛比较紧张,却也没见到不让拍照的标识,去拍照片主要是怕被人家打,结果也没有发生。拍那些照片确实不如拍这些风景的照片放松。
不得不承认,单反,果然是比普通相机有着更优秀的表现力,以至于老萨这种棒槌也会觉得有了几分仗恃。
那里寂静的山村,是另一张。
夕阳下的佛殿,算是又一张。
娄先生说,摄影,你要“看得到,拍得出”。
不知道自己,算是得了几分。
[完]
后一篇:写在《奋斗在英超》出版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