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八方风雨 (时事,杂文) |
平面媒体用稿,谢绝转载
http://portal.nifty.com/2007/10/01/b/img/IMG_3008.jpg[" />
我们都是喀麦隆粉。。。
北京时间6月15日晚22点,日本与喀麦隆的比赛准时开球,看台上两国球迷自然各为其主,针锋相对。假如这时候,出现一批衷心为喀麦隆队加油的日本球迷, 那恐怕会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真的有这样一支日本球迷队伍在为喀麦隆队加油。他们大多身穿象征喀麦隆队的黄绿色T恤,举着喀麦隆的三色旗,叫着生硬的法语(喀麦隆曾是法国殖民 地,因此法语是官方语言之一),为这支“非洲雄狮”叫好鼓劲,甚至还准备了横幅和喀麦隆小吃。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并没有到南非,而是在日本本土对喀麦隆 队提供声援。
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即便是最苛刻的日本球迷,也对他们保持着一份谅解和敬意。
这就是喀麦隆队在日本的“死忠” – 中津江村的村民们。这一天,有数百名村民聚集在当地文化中心鲷生会馆,还请来了到日本的喀麦隆留学生作指导,像上面描述的那样为喀麦隆助战。
中津江村,地在大分县日田市,这里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喀麦隆队在日本驻扎的大本营,因为足球的关系与喀麦隆有着特殊的联系。村里的人都堪称喀麦隆 的铁杆球迷 – 按说,日喀之战这次双方的表现都乏善可陈,难用精彩形容,但中江津村人并不在乎,因为,他们从年龄上说,大多是大爷大妈级别,对足球的规则都说不明白,只 是无论如何都要为喀麦隆队加油。
说起来,当时各国的队伍在日本或韩国都有这样的驻地,但就此当地人全部变成该队狂热拥趸的情况,似乎只有中津江村一例,这是为什么?
用该村原村长坂本修的说法 – “我们要报恩。”
那么,喀麦隆队对这个日本村子有何恩可言呢?
原来,中津江村位置偏僻,当地也没有丰富的资源,和大多数日本的乡村一样,人口逐渐减少,青壮年向都市流失,一直面临空壳化的问题。老一辈的中江津人大多 恋土难移,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束手无策。
让喀麦隆队在2002年世界杯期间进驻该地,是日本政府对这个小村子的支持,希望借此提高其知名度,中江津人也对喀队的进驻作了很多准备,但效果出乎意 料。原来,由于内部问题,喀麦隆队成了世界杯进驻日本营地最晚的队伍,这让难得一见外国人,充满好奇的中津江村村民大感失望。他们纷纷对着媒体记者大叹苦 经,如同祥林嫂一样重复着对喀麦隆人的期待。那种今天难得的好客和纯朴,吸引了很多记者的注意力。而喀麦隆队进驻后,双方迥异的文化又带来不少有趣的话 题,在这些不知外国为何物的日本老头老太眼里,家资万贯的喀麦隆队球星们,不过是瓢泊在外的苦孩子而已。喀麦隆人也对这份单纯的爱护深为感动。这都使中江 津村成为那一届世界杯报道的一个重要花絮。
这样,中江津村名声大噪,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已经变成了以非洲文化为中心的著名旅游景点。濒临灭亡的小村子,在和日田市合并后,如今蒸蒸日上,越过越好, 当然都要感谢带来这一好运的喀麦隆队了。所以,虽然近年来“非洲雄狮”有点儿走下坡路战,中津江村村民们的声援,从不改变。
除了助战,该村这次还为喀麦隆队寄去了五百双鞋 – 大多是大爷大娘们自己做的。
不过,比赛开始前,对于喀麦隆队第一战就要和日本队交锋,一些中津江村人表示多少有些迷惘。幸而,日本队进球时,他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欢呼。71岁的仓田 老太太表示这才明白无论喀麦隆队是输是赢,自己都可以很快乐。
笔者忍不住感叹 -- 这也许才是足球与人类关系的真谛吧。
【完】
我们都是喀麦隆粉。。。
北京时间6月15日晚22点,日本与喀麦隆的比赛准时开球,看台上两国球迷自然各为其主,针锋相对。假如这时候,出现一批衷心为喀麦隆队加油的日本球迷, 那恐怕会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真的有这样一支日本球迷队伍在为喀麦隆队加油。他们大多身穿象征喀麦隆队的黄绿色T恤,举着喀麦隆的三色旗,叫着生硬的法语(喀麦隆曾是法国殖民 地,因此法语是官方语言之一),为这支“非洲雄狮”叫好鼓劲,甚至还准备了横幅和喀麦隆小吃。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并没有到南非,而是在日本本土对喀麦隆 队提供声援。
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即便是最苛刻的日本球迷,也对他们保持着一份谅解和敬意。
这就是喀麦隆队在日本的“死忠” – 中津江村的村民们。这一天,有数百名村民聚集在当地文化中心鲷生会馆,还请来了到日本的喀麦隆留学生作指导,像上面描述的那样为喀麦隆助战。
中津江村,地在大分县日田市,这里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喀麦隆队在日本驻扎的大本营,因为足球的关系与喀麦隆有着特殊的联系。村里的人都堪称喀麦隆 的铁杆球迷 – 按说,日喀之战这次双方的表现都乏善可陈,难用精彩形容,但中江津村人并不在乎,因为,他们从年龄上说,大多是大爷大妈级别,对足球的规则都说不明白,只 是无论如何都要为喀麦隆队加油。
说起来,当时各国的队伍在日本或韩国都有这样的驻地,但就此当地人全部变成该队狂热拥趸的情况,似乎只有中津江村一例,这是为什么?
用该村原村长坂本修的说法 – “我们要报恩。”
那么,喀麦隆队对这个日本村子有何恩可言呢?
原来,中津江村位置偏僻,当地也没有丰富的资源,和大多数日本的乡村一样,人口逐渐减少,青壮年向都市流失,一直面临空壳化的问题。老一辈的中江津人大多 恋土难移,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束手无策。
让喀麦隆队在2002年世界杯期间进驻该地,是日本政府对这个小村子的支持,希望借此提高其知名度,中江津人也对喀队的进驻作了很多准备,但效果出乎意 料。原来,由于内部问题,喀麦隆队成了世界杯进驻日本营地最晚的队伍,这让难得一见外国人,充满好奇的中津江村村民大感失望。他们纷纷对着媒体记者大叹苦 经,如同祥林嫂一样重复着对喀麦隆人的期待。那种今天难得的好客和纯朴,吸引了很多记者的注意力。而喀麦隆队进驻后,双方迥异的文化又带来不少有趣的话 题,在这些不知外国为何物的日本老头老太眼里,家资万贯的喀麦隆队球星们,不过是瓢泊在外的苦孩子而已。喀麦隆人也对这份单纯的爱护深为感动。这都使中江 津村成为那一届世界杯报道的一个重要花絮。
这样,中江津村名声大噪,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已经变成了以非洲文化为中心的著名旅游景点。濒临灭亡的小村子,在和日田市合并后,如今蒸蒸日上,越过越好, 当然都要感谢带来这一好运的喀麦隆队了。所以,虽然近年来“非洲雄狮”有点儿走下坡路战,中津江村村民们的声援,从不改变。
除了助战,该村这次还为喀麦隆队寄去了五百双鞋 – 大多是大爷大娘们自己做的。
不过,比赛开始前,对于喀麦隆队第一战就要和日本队交锋,一些中津江村人表示多少有些迷惘。幸而,日本队进球时,他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欢呼。71岁的仓田 老太太表示这才明白无论喀麦隆队是输是赢,自己都可以很快乐。
笔者忍不住感叹 -- 这也许才是足球与人类关系的真谛吧。
【完】
前一篇:洗和饭
后一篇:南非世界杯魔幻演义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