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焚巨兽-- 十九路军奇袭日军战车之谜 上

(2008-10-09 21:24:41)
标签:

军事

分类: 千里天狼 (军事, 历史)
很早就注意到在日文资料中,提到过淞沪抗战中,十九路军曾袭击过日军战车部队,并给日军刚刚装备的制式主力战车八九式中型坦克造成相当损失。可惜,这段记载语焉不详,而且在中国方面的资料中至今没能找到相应的纪录。

说起这次战斗,需要谈到日军战车发展的一个创举。前面提到,日军装甲部队发展比较落后,但是,它也有一个闪光点,那就是较早地在战车动力上采用柴油发动机 代替了汽油发动机,这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了战车动力的发展方向。今天的世界装甲车辆,大多都采用柴油发动机。最早采用柴油机的日军坦 克,是一九三四年七月定型的八九式乙型中型坦克,它采用一台三菱A-6120VD气冷式柴油发动机代替了八九式甲型的戴姆勒118马力六缸汽油发动机。
http://img179.auctions.yahoo.co.jp/users/9/7/8/0/yamacchaman-img490x600-1215690165irda2915183.jpg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日本八九式甲型中型坦克,是日本第一种制式主力战车,全重12.7吨,装备57毫米短加农炮一门,机枪两挺,其中一挺装在炮塔上,方向与火炮相反,形如辫子。这种独特的设计也被下一代日军主战坦克九七式采用


八九式坦克,一般被认为脱胎于英国维克斯C型战车,而根据有“日本战车之父”之称的原已未生中将回忆,这种坦克的设计综合了维克斯C型战车和此前超重失败 的日本“第一号战车”的特点。这种战车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中排不上号,但在中国战场堪称巨兽,中国军队除了从印度打回来的远征军中装备有美式 M3,M4坦克,整个抗战期间还没有比它更重的战车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b/1919_Battle_of_George_Square_-_tanks_and_soldiers.jpg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英国维克斯C型战车,日本曾经进口两辆这种战车,主要用于研究。可以看到八九式与它外观有几分相似。中国也曾进口若干维克斯六吨半战车,在淞沪战役中使用与日军作战,可惜没有实现仿制国产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在原乙未生《日本战车发展史》中,记载做出这种改变的原因,第一是为了节约燃料,第二则是“吸取第一次上海事变八九式坦克作战中汽油发动机生存力低,容易起火的战训”。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所谓第一次上海事变,就是我国常说的“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入侵上海闸北,驻防的蔡廷锴部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中国军队的拼死抵抗打得 日军三易主帅,击毙敌第七联队联队长林大八少将,活捉日军大队长空闲少佐。在日文资料中介绍此战时,对“支那精锐十九路军”的评价始终多有敬畏。
http://www4.airnet.ne.jp/soutai/01_soutai/06-1_ha/08-1_ya/hayashi_daihati/hayashi_daihati_turuoka2.jpg
在日本东京的林大八墓地,这名日军将领曾经担任过吉林特务机关长,张作相的“吉林督军署总顾问”,是日军里的中国通,死后被敬为“军神林联队长”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此人是九一八事变后第一个在中国阵亡的日军将领,他的死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那就是林大八阵亡于3月1日,日军第三次总攻的前线阵地,是被机枪击中身亡 的。对面的中国军队,一半是十九路军,一半是中央军第五军,所以林大八到底是死在了哪支中国军队手里,至今是个说不清楚的事儿。

由于钢产量不足,加上日本陆军坚持白刃战第一的作战思想,日军战车从设计上就被作为步兵支持武器。装甲薄,火力弱,战术落后的日军战车只有在和装备落后的 中国军队作战时可以耍耍威风,在太平洋战争和对苏作战中则屡屡被打得一败涂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日军使用的战车始终评价不高。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其实,即便是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当时也曾经给日军战车部队沉重打击,八路军山东部队就曾在曹各庄用得意的诱敌深入战术,歼灭过一支配属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执行扫荡任务的日军战车部队,日本《春兵团的战斗》一书中曾描述过这次战斗。

既然改装柴油发动机是吸取战训,说明一二八事变的战斗中鬼子的坦克部队肯定吃了咱们不小的亏。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然而,在中国方面的资料中,并没有摧毁日军中型坦克的纪录。从战斗中的记录看,中国军队有击中击毁日军战车的战例,但从描述看,大多应该是日军海军陆战队 使用的轻型装甲车。无论十九路军还是第五军,都缺乏能击穿八九式10-17毫米装甲的有效武器。八九式坦克重量十二吨,如果放在欧洲闪电战的战场上只能算 是三流装备,但在当时的亚洲战场堪称庞然大物,几年以后全面抗战爆发时,中国军队威力最大的英制六吨半战车也只有它一半的重量。如果真的曾将其摧毁,中方 应有纪录。

中方的资料没有找到,日方的资料呢?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日本战史学家儿岛襄的《日中战争》一书,被认为对一二八抗战的战场描述比较详细客观,包括空闲少佐被俘,日军侦察机被中国高炮击落等作战细节都有专文介 绍。他在书中描述过中国军队在上海战场击毁日军装甲车的战斗,提到八九式坦克左侧前方有一个大观察窗是设计的败笔,因为中国军队在八九式坦克面前吃亏后, 曾组织神枪手专门瞄着这个地方打,杀伤日军车内人员。

八九式坦克左侧的确有一个观察窗,是个窗套窗的设计,想法是行军时候开大窗,作战的时候开小窗。想法虽好,无奈那个小窗视野实在太窄,战场上日军多不得不打开大窗以利观察,结果成了这种坦克的阿喀硫斯之踵。

http://schafe.s246.xrea.com/combat/data/89SHIK-K.jpg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日军八九式甲型战车,可以看到其车体左侧的观察窗(机枪旁),发展到乙型的时候,这种坦克正面装甲改成了完整的一块,而不是这样的上下分层状,观察窗也缩 小了,而且放在了右侧,这是区分八九式甲乙型别的要点。从照片上由此可以判断,在台儿庄被中国军队俘虏的日军中型坦克,即为八九式乙型


遗憾的是,儿岛襄也没有纪录中国军队在这一战中曾摧毁过八九式中型坦克。
http://www.ccthere.com/thread/1828862
莫非是以讹传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战斗?
[待续]
火焚巨兽-- 十九路军奇袭日军战车之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