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2006-07-07 17:21:07)
分类: 千里天狼 (军事, 历史)
[纪念七七事变六十九周年]

由于数量稀少,战斗力不足,中国装甲部队在抗战中,特别是抗战前期作战的资料颇为罕见。在我于日本收集的二战资料中,兰封战役期间中弹焚毁的中国装甲部队菲亚特战车是一张比较醒目的照片。
http://s13.sinaimg.cn/orignal/476745f695b9856c9489c

兰封会战后,日军在检看中国军队放弃的CV-33战车残骸 (独家收集照片)

这种意大利制CV-33菲亚特战车是一种小型战车,乘员两人,重不过3吨,仅装备着9毫米或者7.62毫 米机枪。这种战车和日军称为“豆战车”的九四式轻型坦克属于一个级别,火力和装甲方面还要弱一点。抗战之前,中国军队曾经从意大利购买了若干这类战车使 用。限于国力,虽然急于发展自己的装甲部队,中国购买的却只能是最为便宜的装备。意大利自己也大量使用这种战车,占了二战中意军战车的75%,但是战绩不佳。

这张照 片吸引人的,是那种火中凤凰般的悲壮。我手中所拿到的材料中,颇有几张抗战中损失的中国战车的照片,它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几乎都带有被击中,击穿,损毁 的中弹点,有的可称遍体鳞伤。我想,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敌强我弱之下,中国装甲兵为了保卫自己的战车曾怎样勇敢的奋战过,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军队的战车太宝 贵了,装甲兵作为军中的宠儿,恐怕也是颇有荣誉感的一个兵种。

http://www.ezoya.co.jp/html/tank/cv35.jpg--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TITLE="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

CV-33模型,可以看出它的造型颇为古怪,主要武器为车身左侧的双联机枪,事实证明,只装备枪的战车,二战战场上火力已经不足。

那么,这辆战车是何时何地购买的呢? 我的判断,它可能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1933年国民政府为了建立装甲力量,成立军政部战车营,购买过一批意大利轻型战车,有可能是CV-33,另一种可能是孔祥熙在欧洲考察期间,交缁学校教育长徐庭瑶中将委托他从意大利购买一批CV-33(据说是20辆,也有说法达到100 辆,我认为这不大可能,因为八一三开战当时中国总共战车也不过百辆),1936年到货。只不过孔有一定的私心,希望如同宋子文一样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所以这批战车始终存在南昌行营,而没有拨付下去。这两支战车装备,后来都编入200师。可以肯定的是,在兰封被击毁的CV-33战车,是陆军200师所属的部队,具体的番号可能是师直属侦察营。

 

http://www.wwiivehicles.com/italy/tankettes/cv33/cv_33_02.jpg--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TITLE="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

意大利造CV-33战车。

陆军第200师的前身是杜聿明指挥的交缁学校装甲兵团。

军政部配属的意大利战车编入杜聿明装甲兵团第一大队(营)使用。杜的部队中,第一大队的三个中队淞沪南京两战拼的非常狠,第一中队的主力战车六吨维克斯坦克随87师 猛攻杨树浦,第一中队中队长阵亡,损失很重,此后又投入汇山码头突破之战,第二中队中队长代理指挥(第二中队自己装备轻型水陆战车,不具备突击能力),又 阵亡。整个战役损失维克斯六吨战车三辆,被击伤八辆(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这三辆被击毁的维克斯的照片都已经找到了)但是这个中队的参战也给日军带来相当大的 损失。第三中队装备德国战车和意大利CV33轻型战车,在南京汤山,雨花台,光华门等地迭次激战,日军纪录,1937128日,第三中队的德国I型战车曾经冲入日军一个指挥部,打死在当地采访的日本著名记者浜野嘉树。(这个战斗日本方面网上也有介绍,没有说明日军番号,经过分析,个人认为很可能是中岛今朝吾的第九师团所部),但由于唐生智组织的撤退仓促无方,德国战车终于全部损失。

 

http://www2.ttcn.ne.jp/%7Eheikiseikatsu/neta/zatsu/HAMANO2.jpg--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TITLE="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

 

128日下午五时,在南京城外三公里高管头高地,被中国装甲部队击毙的日本朝日新闻著名记者浜野嘉树,可惜击毙浜野的中国战车最终因为寡不敌众,油料耗尽后被日军俘获,两名战车兵阵亡。其同僚在他阵亡后整理其遗留的文字和照片,出版了一本书,叫做《照相的战士 浜野嘉树》

 

按照记 载,军政部战车营原属的意大利战车编成了战车第二营担任训练工作,也有说法这些战车的确曾被用于教学,但是第一营第三连的所属车辆,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说 法,因为装甲兵团的编制中没有战车第二营的记录。这些战车没有在上海参战的纪录,估计是战斗力太弱,不适宜。但是有记录表明,部分意大利战车(第三中队所 属)被留在南京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估计全部损失。

 

http://www2.ttcn.ne.jp/%7Eheikiseikatsu/neta/tank/cv33_01.jpg--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TITLE="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

南京会战中被日军击毁后修复展出的中国CV-33战车,因为当时日本与意大利是盟国,故此展览时日方标明是“法国战车”。 

撤退下来的中国装甲部队并不屈服,进行重组,主力依然是撤退下来的维克斯六吨坦克,而孔祥熙扣留的十八辆CV-33战车也被拨给杜聿明部救急(另外两辆有可能被拆了备件)。但是这时苏联援助的T-26坦克运到,所以200师的主力1149团,1150团等都换装了T-26作为主力战车,CV-33和维克斯战车一部分保留在各团,一部分改编入师直属侦察队。

http://www.boxun.com/hero/before49/anti_jp106.jpg--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TITLE="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中国侦察战车队,最初认为他们装备的是CV-33,但是后来发现不是,可能是维克斯2.5吨水陆战车,杜聿明曾经建议将这种战车留在南京,以便不利时撤退,事实证明杜是有远见的,损失在南京的大部分德国战车,都是因为在下关码头无法渡江。

根据兰封战役的进程,中国装甲车部队先后三次投入战斗,第一次是1938521日,200师副师长邱清泉亲自指挥T-26战车攻击日军骑兵侦察队,取胜后因遭遇日军战防炮部队阻击后撤,中国战车没有损失的纪录;第二次是523日,中国战车部队掩护步兵向日军阵地发动猛烈攻击,试图歼灭土肥原师团。因日军设防严密,冲击路线被日军炮火覆盖,损失维克斯战车三辆,CV-33战车六辆;第三次是大小王庄战斗,中国军队1149团的T-26战车参加攻坚,损失三辆。此外,徐州战区还有德式BA-6装甲侦察车参战,但是没有车辆损失。

http://mailer.fsu.edu/%7Eakirk/tanks/china/Chi-CV33-1936.jpg--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TITLE="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

现存中国军队使用的CV-33图片,比较我收集的武汉战役中中国军队损失的另一辆CV-33,可以看到它们的相似之处。

http://s4.sinaimg.cn/orignal/476745f6cde6ff0bbe983
(独家收集照片)

这辆武汉战役中损失的CV-33似乎是夜间转进中,误入沙地区,遇障碍物无法前进,在沙地上无法开动而被俘,所以没有看到中弹痕迹,这在中国装甲部队中颇为罕见。

 

根据战斗记载,我的看法这辆兰封战役中损失的CV-33可能是38523日战斗中被击毁的。日军分析记录此战车先被榴弹直接命中,接着再次被击毁右侧履带行进部分,第三次命中才终止了它的抵抗,并引起车辆燃烧。根据这样的描述,显然是日军普通步兵火炮,而不是战车炮或者战防炮的打击结果。也更符合五月二十三日战斗的纪录。

 
在敌军防卫严密,炮火密集的地段,使用这样轻型的战车试图突破,应该说是一种战术使用错误,只不过以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这已经是很奢侈的了。此战,中国步兵在装甲兵的掩护下终于攻占了大王庄日军阵地,被称为抗战开始后第一次围攻攻坚成功的战斗。

今天是七七,本来想写点儿别的,在朋友们的督促下,决定还是写这样一篇作为纪念吧。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