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千里天狼 (军事, 历史) |
http://www.beiyang.org/917/images/02.htm1.jpg-- 探讨北洋水师的阵型真意 上" />780) this.width=78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tyle="">
题图:本文依据的大东沟海战开战阵型图,右侧为中国军舰。
从海军角度看大东沟海战,清军设计的双犄角雁行阵型并不是仓促而为(实战中后来打成了半弧形横队),更不是不通兵法,而是在研究了中日双方的特点以后,周密考虑之下,制订的相当有针对性的打法,在它的后面,是一套完整的富有攻击性的凶狠的作战方案.
北洋舰队的指挥官们已经无法为自己辩解,但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作为军人,还可能会相当欣赏它的想象力.
丁汝昌本是淮军宿将,作战中素以剽悍凶狠著称,且作战严谨,深通兵法,李鸿章素有知人之名,不会挑选一个窝囊废来统带他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从开战到大东 沟海战的时间足够丁考虑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事实上他也不可能没有一个这样的计划.因此,面对长期假想敌的日本舰队,他绝非仓促应战。
让我们看看丁汝昌为北洋水师摆下的雁行阵,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这和纳西莫夫打锡诺普海战的阵型多么相似,而这个阵型在战术上的价值就是迅速的分割对方,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从锡诺普海战看,甚至可以说这是破T字型炮战队形的克星.
丁汝昌的战术思想并非简单的灵光乍现,就象下棋一样他考虑到了几步后手.仔细分析,北洋水师的队形排列,包括谁先谁后,航速的分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规划.
简单地说,北洋水师的想法就是分割包抄。
以镇远定远突前领队,形成“八”字型阵列,突向日军的“一”字横队,在最短时间内切割日舰编队,随后转向,实施左右包抄.
镇远定远为什么要突前? 要完成这个计划,先导舰的任务是最重的,它是刀刃,要承担分割的任务,会受到两面敌军的夹攻,且航向意图极为明显,同时它要完成随后的包抄夹击,战术动作 比其他各舰都要复杂,所以北洋海军使用定远镇远两条巨舰来担任这个最艰巨的任务,原因是:第一,它们最坚固,能够承受打击;第二,丁汝昌和刘步蟾就在这二 舰上,在军舰之间通讯可能被破坏的情况下,它们是最容易完成指挥意志的舰只.而他们后面的两翼超勇,扬威等距离敌舰远,且仅仅迎击一侧敌舰,中弹概率低, 用弱舰就可以完成任务.这样使各舰受到的威胁得到平衡,既保护了弱舰,又能够发挥铁甲舰的优势
北洋水师航速慢,但日舰是一字长蛇阵,清军这个阵型的优点,就是让日舰队面对拦腰斩来的北洋水师几乎无法机动改变队形,除非它也向右转,形成只有舰首对敌 的态势(舰首对敌正是清军阵型挨批评的一个重点).日舰是单纵队,纵深不足,北洋水师的切割将在一瞬间完成,正是打在日军的薄弱环节上!使用这种办法可以 有效的使日舰为了相互救援而必须和北洋水师绞成一团而不能发挥机动优势.
按照海战的实况看,北洋水师在开战时指挥的相当出色,切割点正选择在日军本队和第一游击队之间!
预料北洋水师的作战指导思想应该是切割日舰队形后.定远镇远分别左右转,兜转至日舰左舷,使日舰本队先导舰同时承受前方,左方,右方的夹击,而第一游击队 必定掉头援救本队,此时,它的先导舰也会同样遭到三面环攻.这样的打法对日舰队先导舰的打击后果会是怎样的呢?纳尔逊在亚历山大全歼拿破仑东方号舰队的毁 灭性战例就是证明.
从全局来看,北洋水师是以定远镇远为饵,换取将日舰切割并包围的阵型优势,然后以日军航速缓慢的本队为抵押,逼迫日军高速的第一游击队自投罗网(即使不投,它的殿后舰在三面环攻之下也难逃一死).然后以超勇扬威为砧,以定远镇远为锤将日军砸成碎片.
按照这样的作战计划,北洋水师的舰队最终会形成一个躺倒的H型,夹住日舰的两队,使其无法机动,如果日舰突围,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至少先歼其一队.如果日 舰拼死合龙集中战力,则位于中央的中国军舰(看看舰艇的排序,正好是灵活的致远和靖远)可以让开一条大路让日舰完全位于内线,而形成一条长长的海上火胡 同.这显然是一个全歼日舰的富有野心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从军事角度看完全有实现的依据。
首先,日舰没有能够消灭定远镇远的武器,对着它们狂轰对中国军队来说正中下怀,用这二者的装甲为其他舰只换取损失,但是根本没法阻止它们的突破(丁汝昌敢 于把自己的座舰放到最前面,的确很有勇气,很象他和捻军战斗时亮出旗鼓诱敌攻击的作战风格,但是有轻敌之嫌,也为失利埋下了伏笔)。在实战中,没有一门日 军火炮能够穿透定镇的厚甲。
其次,伊东佑亭为了避免被包围,唯一的应手只能是向右转向,它们的打法也无非沿着中国舰队两侧展开,形成“八”字形的两条战线居于外线(很象后来的实 战),但这就给北洋水师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日舰在八字顶端有一个固定的转向位置,等于给北洋水师提供了固定打靶的机会,北洋水师在八字顶端,恰恰是日舰 无法击毁的定远,镇远!这样,能够和中国军舰形成战列对峙的日舰势必已经伤痕累累,越接近八字形的底部, 损伤必然越严重.第二,日舰是分成两队,力分则薄,中国舰队则左右逢源 -- 注意,中国舰队两列纵队中间是空的,不会遭到两面夹击,而且呈八字形,日舰两队必然越打越远.位于八字顶端的定远镇远在一旦形成八字炮战局面之后就可以变 成机动队,可以想象此时北洋舰队以左右翼弱舰拖住日舰队形(所以丁汝昌才不会怕后队速度慢呢,本来就没有准备让后队赶上前队),定远镇远象两头饿虎一样从 后面扑上来,依次干掉队尾的敌舰(定远镇远会不会分开左右翼?我想不会,丁汝昌的阵型之精髓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他必然会把镇远定远全部用于日舰旗舰所在的 本队方面),没有一艘日舰可以单独长时间抵抗定远镇远加上当面其他舰只的合力攻击,而日舰对中国舰只却攥不成拳头,因为中国舰队的队形是两列长墙,如果绕 到八字底端去包抄,不说包抄进去也是挨到两面夹击,大概等打进去它队尾的舰只早就让定远镇远打成奥运会火炬了.
这是何等考虑周到,狡猾又老辣的打法!非沙场老将不能为也!难怪在作战会议中那些饱读海军经典的将领毫无疑义.
[待续]
题图:本文依据的大东沟海战开战阵型图,右侧为中国军舰。
从海军角度看大东沟海战,清军设计的双犄角雁行阵型并不是仓促而为(实战中后来打成了半弧形横队),更不是不通兵法,而是在研究了中日双方的特点以后,周密考虑之下,制订的相当有针对性的打法,在它的后面,是一套完整的富有攻击性的凶狠的作战方案.
北洋舰队的指挥官们已经无法为自己辩解,但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作为军人,还可能会相当欣赏它的想象力.
丁汝昌本是淮军宿将,作战中素以剽悍凶狠著称,且作战严谨,深通兵法,李鸿章素有知人之名,不会挑选一个窝囊废来统带他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从开战到大东 沟海战的时间足够丁考虑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事实上他也不可能没有一个这样的计划.因此,面对长期假想敌的日本舰队,他绝非仓促应战。
让我们看看丁汝昌为北洋水师摆下的雁行阵,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这和纳西莫夫打锡诺普海战的阵型多么相似,而这个阵型在战术上的价值就是迅速的分割对方,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从锡诺普海战看,甚至可以说这是破T字型炮战队形的克星.
丁汝昌的战术思想并非简单的灵光乍现,就象下棋一样他考虑到了几步后手.仔细分析,北洋水师的队形排列,包括谁先谁后,航速的分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规划.
简单地说,北洋水师的想法就是分割包抄。
以镇远定远突前领队,形成“八”字型阵列,突向日军的“一”字横队,在最短时间内切割日舰编队,随后转向,实施左右包抄.
镇远定远为什么要突前? 要完成这个计划,先导舰的任务是最重的,它是刀刃,要承担分割的任务,会受到两面敌军的夹攻,且航向意图极为明显,同时它要完成随后的包抄夹击,战术动作 比其他各舰都要复杂,所以北洋海军使用定远镇远两条巨舰来担任这个最艰巨的任务,原因是:第一,它们最坚固,能够承受打击;第二,丁汝昌和刘步蟾就在这二 舰上,在军舰之间通讯可能被破坏的情况下,它们是最容易完成指挥意志的舰只.而他们后面的两翼超勇,扬威等距离敌舰远,且仅仅迎击一侧敌舰,中弹概率低, 用弱舰就可以完成任务.这样使各舰受到的威胁得到平衡,既保护了弱舰,又能够发挥铁甲舰的优势
北洋水师航速慢,但日舰是一字长蛇阵,清军这个阵型的优点,就是让日舰队面对拦腰斩来的北洋水师几乎无法机动改变队形,除非它也向右转,形成只有舰首对敌 的态势(舰首对敌正是清军阵型挨批评的一个重点).日舰是单纵队,纵深不足,北洋水师的切割将在一瞬间完成,正是打在日军的薄弱环节上!使用这种办法可以 有效的使日舰为了相互救援而必须和北洋水师绞成一团而不能发挥机动优势.
按照海战的实况看,北洋水师在开战时指挥的相当出色,切割点正选择在日军本队和第一游击队之间!
预料北洋水师的作战指导思想应该是切割日舰队形后.定远镇远分别左右转,兜转至日舰左舷,使日舰本队先导舰同时承受前方,左方,右方的夹击,而第一游击队 必定掉头援救本队,此时,它的先导舰也会同样遭到三面环攻.这样的打法对日舰队先导舰的打击后果会是怎样的呢?纳尔逊在亚历山大全歼拿破仑东方号舰队的毁 灭性战例就是证明.
从全局来看,北洋水师是以定远镇远为饵,换取将日舰切割并包围的阵型优势,然后以日军航速缓慢的本队为抵押,逼迫日军高速的第一游击队自投罗网(即使不投,它的殿后舰在三面环攻之下也难逃一死).然后以超勇扬威为砧,以定远镇远为锤将日军砸成碎片.
按照这样的作战计划,北洋水师的舰队最终会形成一个躺倒的H型,夹住日舰的两队,使其无法机动,如果日舰突围,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至少先歼其一队.如果日 舰拼死合龙集中战力,则位于中央的中国军舰(看看舰艇的排序,正好是灵活的致远和靖远)可以让开一条大路让日舰完全位于内线,而形成一条长长的海上火胡 同.这显然是一个全歼日舰的富有野心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从军事角度看完全有实现的依据。
首先,日舰没有能够消灭定远镇远的武器,对着它们狂轰对中国军队来说正中下怀,用这二者的装甲为其他舰只换取损失,但是根本没法阻止它们的突破(丁汝昌敢 于把自己的座舰放到最前面,的确很有勇气,很象他和捻军战斗时亮出旗鼓诱敌攻击的作战风格,但是有轻敌之嫌,也为失利埋下了伏笔)。在实战中,没有一门日 军火炮能够穿透定镇的厚甲。
其次,伊东佑亭为了避免被包围,唯一的应手只能是向右转向,它们的打法也无非沿着中国舰队两侧展开,形成“八”字形的两条战线居于外线(很象后来的实 战),但这就给北洋水师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日舰在八字顶端有一个固定的转向位置,等于给北洋水师提供了固定打靶的机会,北洋水师在八字顶端,恰恰是日舰 无法击毁的定远,镇远!这样,能够和中国军舰形成战列对峙的日舰势必已经伤痕累累,越接近八字形的底部, 损伤必然越严重.第二,日舰是分成两队,力分则薄,中国舰队则左右逢源 -- 注意,中国舰队两列纵队中间是空的,不会遭到两面夹击,而且呈八字形,日舰两队必然越打越远.位于八字顶端的定远镇远在一旦形成八字炮战局面之后就可以变 成机动队,可以想象此时北洋舰队以左右翼弱舰拖住日舰队形(所以丁汝昌才不会怕后队速度慢呢,本来就没有准备让后队赶上前队),定远镇远象两头饿虎一样从 后面扑上来,依次干掉队尾的敌舰(定远镇远会不会分开左右翼?我想不会,丁汝昌的阵型之精髓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他必然会把镇远定远全部用于日舰旗舰所在的 本队方面),没有一艘日舰可以单独长时间抵抗定远镇远加上当面其他舰只的合力攻击,而日舰对中国舰只却攥不成拳头,因为中国舰队的队形是两列长墙,如果绕 到八字底端去包抄,不说包抄进去也是挨到两面夹击,大概等打进去它队尾的舰只早就让定远镇远打成奥运会火炬了.
这是何等考虑周到,狡猾又老辣的打法!非沙场老将不能为也!难怪在作战会议中那些饱读海军经典的将领毫无疑义.
[待续]
前一篇:周侗何许人也?
后一篇:金庸小说中的十大人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