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下图引用网络恶搞《清明上河图(城管来了)》与本文观点无关:

清明到了,准备写点东西,一口气把《清明杂说》写完,又想到了美术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每学年上到欣赏课时,总要花点时间阐述此“清明”非彼清明。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宫廷画师张择端的这幅名画,描绘了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画卷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表现了北宋政治经济中心汴京当日繁盛热闹的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刻划细致形象,堪称一幅反映宋代社会生活情况的历史艺术名作。
有关此画名字中“清明”的释义却有不同:普遍一说是政治清明。宫廷画师当然要为当朝皇上做“政治广告招贴画”,也就是现代一些人的专业职守,专门给某些人做“政治化妆师”。尽管北宋积贫积弱,朝纲不振,贪官污吏何其多,不过粉饰之语还是有的,显然是指的“政治清明”啊!
说到政治清明,最经典的自然要说到周星驰的《武状元苏乞儿》,我自己当然不是第一次看了,周星星的电影总让人每次看都能开心的笑,但笑的同时,却又有另一种无法名状让人深思的感觉。《武状元苏乞儿》片尾有这样一个对白情节:(皇上)“你丐帮弟子几千万,你一天不解散,教朕怎么安心?”(苏灿)“丐帮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你决定的……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国泰民安,鬼才愿意当乞丐呐。”
一说是因季节而得名。清明时节的景色嘛!没看到画中的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古都汴梁的早春乍暖还寒,画面中出现有西瓜一类鲜果;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常识告诉人们伏天用扇,初春用扇者极少见。张择端作为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宫廷画家,是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并忠心为宫廷服务的。到了徽宗时期,翰林图画院更被要求按照徽宗的意图精确画出一些他的委托任务,否则将被革职。有美术评论家就对宋徽宗的画中有一类作品对于物象的描画真实细致,而所要传达的意图却是特意虚构的,史称瑞应图,是歌咏太平盛世的作品。《清明上河图》被鉴定为就是宋徽宗的统治高声颂扬的作品,它是不需要有客观事实为依据的。《清明上河图》随着美术史学、美术评论家这么多年的争论,成了一件没有“清明”的清明图。
好多年前孟庭苇的《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红极一时,我今天就把这粉饰太平的“瑞应图”叫做《没有清明的清明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