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记得上学时,曾反复背诵辛弃疾的这篇诗歌,然而对于从小生长在缺水城市的人来说,南方夏日乡间,溪边长满了青青绿草,儿童锄豆、织鸡笼嬉戏的场景,很难在脑海中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最关键是,不知道莲蓬是何物?
中国地大物博,在北方人眼中,莲蓬就像行为艺术家摆放在家中一角插瓶上那一朵垂悬涂抹了金粉或银粉的观赏花,玩得就是气氛,全然和食材无关。然而,在扬州,隐藏在莲蓬内的莲子是一味很好的零食。
剥食鲜莲子,据说生活在扬州的人大多都有类似的经历。当荷花开得纷纷扬扬随风落时,莲蓬亭亭而生,莲子灌满浆水,又大又绿的莲蓬开始出现在沿街贩卖的推车或竹筐里,买一只,剥去鲜莲子翠绿的外衣,送入嘴中,口腔立刻被鲜嫩的奶腥味占据,满口生津,带有一丝甜味中还隐隐的藏有苦味儿。
出生在扬州的幼女对莲蓬情有独钟,每每遇到长满荷花的池塘,她会指着亭亭玉立的莲蓬,说;”想吃”。看到卖莲蓬的推车便不肯走,非得买两个才心满意足,回到家,安静的坐在桌前,将莲子从莲蓬中一个个的取出,之后放在铁皮饼干盒子中,等她爹下班后,父女俩一个把莲子当下酒菜,一个把莲子当零食吃。虽然少了辛弃疾诗中小儿无赖剥莲蓬的场景,父女之间却因莲子而更加亲密了。
对于笃定慢慢悠悠过日子的扬州人来讲,莲蓬浑身都是宝,莲子清甜解热,莲子芯养心健脑,甚至用莲房煮茶也有许多功效。

莲藕和莲子也是淮扬菜当中的常客,当之无愧代表藕菜最高水准的,要数“蜜饯捶藕”。宝应盛产莲藕,素以老白藕著称,平淡无奇的白藕被厨师的智慧演绎成了人间的美味。选秋天开白花的老白藕塞入糯米蒸熟,再锤打成扁形,油炸之后,塞入事先准备好的莲子,卷裹成圆柱状,再整齐码放在碗底,上面摆放金桔饼丝、蜜枣、青红梅丝,大火蒸十五分钟,复扣盘中,清水加白糖、蜂蜜煮沸勾芡,浇在蜜饯捶藕上,为它披上一道华彩润亮的外衣,这样一道外形似莲蓬,丰润饱满散发着甜香的蜜饯捶藕很是勾人胃口。
最有趣的是,倘若不识蜜饯捶藕的真面目,入口时,很难把它和莲藕联系在一起,或许这样一个猜谜和吊人胃口的过程,也让饕客对其专注,慢慢品尝、细心体会,正因如此,在答案揭晓的一刹那,内心会对发明这道菜肴的厨师充满敬意。
初夏赏荷花,入伏后青蓬又生莲籽,到秋天就是挖藕的季节。莲的一生,是可赏的花是水果又是蔬菜。现在是莲籽的季节,剥一颗放嘴里,清脆里仿佛有水声。莲籽中的莲心长着看起来就很苦的青色。在夏天,苦是一种会让人觉得清凉的味道。子曰,不时不食。南叔曰,食“时物”者为俊杰,眼下莲籽就是时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