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荷藕

(2015-07-13 21:04:03)
标签:

美食

江南荷藕
/朱红 摄影/冯迎春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隋代文学家杜公瞻

     夏至刚过,隋代文学家杜公瞻笔下的荷塘美景便在扬大半亩塘重现。荷藕碧叶连天,花蕾初绽亭亭于水中,一场急雨过后,雨珠似水晶,在荷叶上随风滚动,时而串成珠链,时而慌做一团,匆匆跃荷而下,敏捷的身姿,禁不住想伸手去托一把。

     在扬州,夏日的荷塘,是扬州城最普通的风景。荷藕生于碧水间,沉积在荷塘地下富含有机质的淤泥,是对大自然对荷花最好的恩赐,在它们滋养下,荷花才会散发出“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的美好姿态。在江南人的眼里,作为睡莲科植物,荷藕浑身都是宝,莲蓬,莲藕,荷叶,藕带,每一个细小处都满足着吃货的味蕾。

 

             荷叶包裹着的旧时光

      刚刚步入梅雨季节,周末受邀去乡下的朋友家小聚,擅烹饪者杀鸡宰鱼,好不热闹,我等闲杂人等则守着庭院中那一缸缸品种稀有的盆栽荷花,左看右赏。红唇、黄丽、大洒锦、碧降雪……诸多的观赏荷花被精心安置在白瓷大缸中等待有缘人欣赏。正值花期,一个个冒出来的花骨朵,正泛着娇羞的一抹红晕隐隐藏于莲叶之下。荷花的美艳,在含苞欲放之时,矜持含蓄,透着精致与优雅。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又称“花之君子”,洁身自好 超凡脱俗的品质,最令历代文人骚客们着迷。屈原、李白、苏轼都曾吟咏过荷花,他们寄情于荷花,以花喻人。这当中,苏东坡对荷花最痴迷,他曾贪恋荷花的美艳,坐在荷塘边痴痴的欣赏而一夜未眠。

 

            荷花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去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

                                   ———————— 北宋·苏轼

      断断续续的几场雨,让夏日变得清凉,蚊虫对人体的轰炸开始变得有恃无恐,使得呆在户外的时间缩短,自然令人少了与古人苏东坡一样赏荷、看荷的雅兴。夏日清风甚好,心和味蕾都不约而同的躁动起来。

     傍晚时分,弥漫在厨房的饭菜香终于飘进了客厅,餐桌上摆放着十五、六种极具江南时令的菜肴,立刻惹得大家馋虫滚滚,纷纷伸箸。这时,只见女主人笑着说:“你们悠着点吃,过一会,还有更精彩的马上上桌。”话语间充满了小得意,真是吊足了人的胃口。酒过两巡之后,只见当晚掌勺的大厨老吴到后院厨房,快速将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又很滚烫的东西端上桌,鲜香味儿直往鼻子里窜,在解开捆绳打开的一刹那,谜底才被彻底揭晓。这是一道荷香清蒸小公鸡,汤色鲜纯,肉质酥烂,散发着淡淡荷叶清香味顿时让鸡肉清爽了许多。

      清蒸小公鸡对于扬州人来讲具有特殊的意义,大有“传男不传女”的架势。在老扬州的眼中,一直有“吃公鸡,发个子”的说法。春天捉来清明前后出壳的草鸡公鸡仔,在长了三个月大小,身体有七八两重时,趁它还未发育成熟打鸣啼叫前,宰杀之后,专门清蒸给家中的男孩吃,喝汤吃肉,促进少年的身体发育长个子,倘若打鸣的小公鸡就变成“发物”。

       扬州人素有用荷叶包裹食品的习俗,听老扬州讲小时候买酱园的酱菜,豆瓣酱,包子、锅贴,卤菜摊店的猪头肉、甚至是老鹅……都用荷叶包裹,不黏不沾,不滴不漏,清香扑鼻。但像朋友这样用荷叶包裹小公鸡进行清蒸,遇见还头一遭。

       在民间,美食无章法,怎么好吃就怎么来。在朋友眼中,价值千元一盆的稀有品种荷花只不过就是一个上好食材而已,用带花香的荷叶做出的荷香清蒸小公鸡散发着一派田园风光。一刹那,人与花的距离一下拉近了。

       用新鲜荷叶制作米粉蒸肉,是扬州人夏秋至爱的家常美食。选取新鲜的五花肉,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层比例最为完美。切成长约7厘米、宽约1.5厘米,厚约1厘米的长方块,切成连片刀,用酱油、黄酒,姜葱、甜面酱和捏碎的红方豆腐乳拌匀腌渍几分钟。再将籼米淘洗晾干后,与桂皮一起下锅用中火炒香,碾压成粗粒,加入白糖、酱油和少许的清水搅拌成米糊,填入每一片肉之间,扣上盖碗,上笼统大火蒸2个小时,取出,再码放在新鲜荷叶上包裹成型,上笼屉蒸5分钟。这样一道颜色翠绿,透着荷香的米粉蒸肉才算大功告成。滑润鲜嫩,香溢满颊的荷香粉蒸肉,一直是扬州人家夏季宴客时的主角儿,只是现在的主妇不大会弄,要想吃,还得看机缘,因为就算地道的扬州餐馆,也未必会制作这样一道费工费时的美味佳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