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嗜臭记

(2012-09-14 18:38:49)
标签:

杂谈

   
嗜臭记

   不知为什么?自打从娘胎里蹦出来,就一直对臭烘烘的食物情有独钟,比如豆豉、榴莲、各自臭豆腐……其实,我长到很大才吃到臭豆腐。那时,有人到口里(新疆人把嘉峪关往东的内地,统统成为口里)出差外加探亲,回来时带了几瓶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上火车时,被人潮挤破了一瓶,尽管坐在车上落停之后,用塑料袋小心翼翼的包扎好,但那股子夺人的臭味依然在车厢里飘散飘散,也惹得这位叔叔遭尽了周围人的白眼,觉得他可能从来都不洗脚。

 

    如此珍贵的臭豆腐有幸分得一瓶。然而根本不敢在家中打开,那时母亲一个劲的警告,说别把家里弄得臭烘烘,你给我扔了!那时,恰好家中有台小电视机,经常有邻居来串门看电视,倘若家中气味不佳,那后果可想而知,遇到个缺心眼的再背地里议论,这家人够懒的!爱面子的母亲大人内心是万万受不了的。

 

    扔了,我怎么肯扔啊!在边疆能够吃到来自遥远北京大名鼎鼎的王致和臭豆腐,那感觉像捡了一块红宝石,只恨不能贴脑门上招摇过市了。按下蠢蠢欲动的吃货心,依照事先打听好的吃臭豆腐的方法,将馒头片烤的焦黄,再取出一口块蓝绿蓝绿的臭豆腐用勺子认真涂抹,再闭上眼睛,屏住呼吸,狠狠的咬一口,很可惜当时无相机,否则悲壮的表情,现在拿出来正好引人爆笑。

 

     在扬州,人们欢喜把臭豆腐称为“臭干子”。用扬州话说出这三个字时颇有韵味,“臭”字用舌尖快速吐出,急促而短暂,当音滑到“干子”时,音节又被刻意拉长,仿佛一场翘首期待的戏剧即将拉开大幕,刹那间,一碗热腾腾的臭干子会凭空从脑海蹦出来降在你面前。

 

 

湖南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之所以有名,全都拜大人物的特殊嗜好所赐,而在扬州,臭豆腐是上不了席面的。多少有些乡野之气,总是以最低调的姿态出现在寻常人家的餐桌上,一碗黄绿汁液浸着的臭豆腐往往成了佐餐下饭的最佳伴侣。

 

 

臭豆腐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暧昧而含糊。喜欢的人,超喜欢;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在嗜臭上,分歧像一道界河,如同榴莲,爱和不爱,总是泾渭分明。

 

 

其实,臭豆腐是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民间休闲小吃,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最风光的时代可追溯到清宣统年间,慈禧太后赐名青方,使得臭豆腐立即名扬天下,据历史考证慈禧太后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臭豆腐好吃不好吃,究其原因还是那一坛好卤上。

 

 

然而在坊间,密不可宣的臭豆腐制作秘方,为此物增添几分神秘色彩,甚至一度要谣传说臭豆腐是用粪便沤制出来。一时间,谣言四起,臭豆腐真是臭大街了。

 

 

为了探得臭豆腐的古法制作过程,四处打听,前不久一位朋友很神秘的告诉我,他认识一位制作臭豆腐的高人,光那坛保存下来的老卤都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

 

 

在急于抛弃传统,诸多美味变异甚至消失的今天,这消息无疑会令人振奋。于是某个周末,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梅岭一处楼房。当看到房主人周登东从卫生间面池底下小心翼翼搬出一个陶罐时,不免有些诧异,传世宝贝卤汁原来就隐藏在这样很不起眼的小罐子里。

 

 

周登东轻手轻脚揭开陶罐口上层层包裹的塑料薄膜,顿时客厅里充满了一股子臭气。仔细看,陶罐内,水面上浮了一层白糊糊的东西,看上去既粘稠又滑溜,用洗净无油污的筷子搅拌,不仅夹出植物的根茎,以及长长的植物纤维。

 

 

周登东指着卤汁说:这卤汁可有些年头了,大概是上个世纪1968年,我母亲在街道工作,到石塔寺,也就是现在汶河小学的位置,当时是一座寺庙,我母亲到寺院向后厨僧人要来一罐制作臭豆腐的卤汁。那时家家户户都穷,弄点卤汁就是想自己做点臭豆腐,吃白米饭时当个菜,下下饭。

 

嗜臭记

 

 

就这样,这罐出身寺院的臭豆腐卤汁成了周家姆妈的心头之好。如何制作臭豆腐?又要保存老卤汁都是一门学问。为了防止老卤汁不小心被损坏,细心的周登东,将其分为两份,一份为母体,盛放陈年老卤汁,不轻易在里面腌制臭豆腐。腌制臭豆腐的重任主要由一个小陶罐来担当,每次他买来维扬豆制品厂的干子,一切两半,放入罐中腌制,一般腌制三五天就可以取出来吃了。取时,用晾好的凉白开水清洗臭豆腐上沾染的绿色汁液,随后再将清洗过的水倒入卤汁中,再加适量的盐进行发酵。这也使得卤汁的分量始终不变。

 

 

周作人先生曾经在其书中写道:“近日从乡下处分得腌苋菜梗来吃,对于苋菜仿佛有一种旧雨之感……绍兴中等以下的人家大都能安贫贱,敝衣恶食,终岁勤劳,其所食者除米而外唯菜与盐,盖亦自然之势耳。干腌者有干菜,湿腌者以腌菜及苋菜梗为大宗……”同属江浙一带,扬州人虽然没有绍兴人一年四季食用臭苋菜梗的习惯,但苋菜梗却是制作保持臭豆腐卤汁中,一味不可获取的主料。

 

 

据周登东介绍,自此老母亲过世之后,他开始自己动手腌制臭豆腐。臭豆腐好吃与否在于老卤汁,这卤汁每年一腌,每年一臭。制作臭卤汁必需要用笋根和老苋菜,这当中以野生带刺的老苋菜最难寻觅。每到秋天,他就骑车沿着河边四处寻找老苋菜,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野生老苋菜已经很难寻觅,只好退而求其次,到乡村去寻找。去年,在一处河边发现一丛老苋菜,被他当做宝贝摘回家。摘之前,还细心的取下野苋菜的种子,今年春天,周登东特地把种子撒在阳台的花盆里,没有想到居然长出了又高又壮的苋菜。如今,一说起此事,他乐得像个孩子一般。

 

 

当腌制好的臭豆腐,经过高温蒸制之后,在葱姜青红辣椒的辅佐下,威风上桌的那一刹那,免不了使劲张开鼻翼努力捕捉弥漫在空中的阵阵臭香,那一刻表情一定很陶醉。倘若再趁热,下箸拣上一块,小心放入口中,酥软鲜香扑面而来。周作人所说的“旧雨之感”大抵就是如此这般,散发着淡淡的乡愁滋味,让你我沉静在旧时光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