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前,一个朋友邀请我到他家,看书喝茶聊天,傍晚时分肚子饿时,他很贴心的送上一碟刚出锅的豆腐饺子。猪肉末都藏在豆腐做成的盒子里,咬一口,汁水横流,一不小心吃出狼狈样。或许那时还很保守,对美食认识的高度还仅限于北方面食,陡然觉得这个广东朋友家做的豆腐饺子,与心目中的北方饺子南辕北辙,一时间给出的评语是:你做饭真难吃!
时光荏苒,当年的莽撞少年和不谙食事的我在时间的长河里,都开始有了各自的生活方向。虽然也会偶尔写信,或微博互动聊天,但少了那份坐下来轻松聊天的心境。生活的重担,各自如意或不开心的事也都学会隐藏在心里,不轻易向对方透露。有时在微博上看到来自家乡的熟悉景物照片,都会相互@对方,觉得那个景物里,曾有过彼此的身影,而那份记忆像美好的花朵一直埋藏在心底。
有天,微博有人发起话题,说起美食。其实美食无定论,好吃不好吃,全在于个人的感受,之所以一些美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食物本身好吃是一方面,最关键的地方是在和何谁吃?往往提及某道菜,首先想到的,就是和某人在某时某刻曾经一起吃过这道菜,而这时,美食就像打开记忆盒子的按钮。

然而,记忆总归是记忆,我们总要面对现实,就像冰箱里包馄饨剩余的肉馅,如何处理?全在心思上,把买来的豆腐切成方块,用小勺细心挖个小洞,把肉馅轻轻塞进去,放在油锅里两面煎黄,再用高汤、放盐和鸡精炖煮五分钟,一道简单美味的客家酿豆腐就做得了!
虽然这道客家酿豆腐和朋友做的豆腐饺子还是有细微差别,然而时间长了,记忆也会混淆,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