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马连道办完事,出来已经是中午两点,午饭还没有吃。看看满街都是茶叶店,决定到牛街吃烧饼夹牛肉。在我的蛊惑下,朋友竟然欣然同意。
我这个人对地理位置没有概念,但有些地方大概齐的方向还算明白点,于是由西朝东走,走了大概一公里多,看到不认识的街道,决定还是走到大道上,坐公交车去牛街,然而走到车站,看过公交站牌,以及等车人群之后,又改变主意了。接着蛊惑朋友说:你看就两站地儿,咱们走着过去吧!他又欣然同意了。沿着从马连道到广安门,穿过广安门立交桥,再往前就看到了白广路,看到菜百的大标志,知道这离牛街不远了。看到大街上店铺林立,但清楚地知道要想吃到牛街正宗的小吃就得到牛街深处,于是转而向南走去。好在中午前后,我和朋友在马莲道茶城喝了二十多杯铁观音,有茶水垫肚,靠烧饼夹牛肉的力量,走了将近四公里多的路程。
其实牛街的烧饼夹牛肉,我还是在四年前去吃过,依稀记得烧饼铺是在牛街清真寺附近的一个老街上。当我们在一个大十字路口,发现牛街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一排排已小平房不见踪影。原本想找个清真馆子凑合吃一顿,但又不甘心!看到一位大爷,于是上前打听。老人家到很热心,不仅详细的提供了三个吃清真小吃的地方,还不厌其烦的将同一地点的两条路线告诉我们。果然,不大的功夫,找到那家卖烧饼夹牛肉的店铺,可是对方好牛,下午四点才开门营业。
那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半,距离烧饼铺开门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准备先找家饭馆吃点热乎的,看到街对面一家店铺支着一口大锅,在炸酥肉和素丸子,而且来买丸子的都是些当地居民,心想这的东西差不了。果然买了半斤酥肉,尝了一口,外焦里嫩,很是好吃。拿着这些买好的小吃,到了街对过一家名叫老街坊的小饭馆,说它小,是因为它连厨房算不到三十平米,只有三张桌子。饭馆散发的味道让我感觉分外亲切,像极了新疆的清真馆子。
那个点钟,没有羊肉汤饺可买,只好来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奇怪的是,牛肉面不是蓬灰水熬制和面的,散发着淡淡地碱味,最奇怪的是牛肉,不像拉面馆的牛肉都是先卤后切成薄片放在热汤中,我们吃的牛肉是小丁,而且被小火煨的软烂,入口即化!牛肉不错,汤汁则差点,总觉得少了一味能大开食欲的调味料。
吃罢,恰好到了烧饼铺开张的时间,才几分钟的功夫,烧饼铺的窗户前就站了一排。我凑到跟前看,窗前有个案板,上面堆放着刚出油锅的牛肉,牛肉已经被斩成小碎块,只见师傅用手麻利地将手心大小的烧饼,中间一划,不断开,迅速将热腾腾的牛肉碎塞入烧饼中,再转袋递在顾客手中,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在师傅身后,还支着一口大油锅,被腌制过的牛肉块放在油锅里要用中火炸成外焦里嫩才算是大功告成。
烧饼夹牛肉最好是趁热吃,烧饼酥牛肉香,两者放在一起入口,甭提有多好吃了。只可惜,随着牛街的改造,这些回民小吃还能不能被纯粹地保留下来,都还是个未知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