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柔情
(2010-01-19 21:39:02)
标签:
柔情作家刘震云诗句磨叽温婉文化 |
分类: 散文 |
给自己的新浪博客起名叫一寸柔情,有个很不错的哥们总记不住这个名字,每每见到我就问:你的一地柔情还在写吗?
我说,什么一地柔情?
他说,你的博客啊。
哈,他给我的博客改名了。一地柔情,我哪有这么多的柔情啊。
一地柔情,让我无意中想起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沸沸扬扬飘飘洒洒没有规则满地都是,很泛滥很铺张的感觉,怎么都拾掇不干净。洒满一地的柔情,很博爱啊。
许多人说我一寸柔情太少了些,就这么短短的一寸,过于吝啬,干吗不多一些,一地柔情确实太多了有些浪费,一片柔情总可以吧。
其实有这一寸已经足够了。只有一寸,柔柔的,绵绵的,纯纯的,深深的,浓浓的,很精品的一寸,熙熙攘攘满是陷阱满是诱惑的市面上,能经营好坚守好这一寸已经很不错了。方寸之间,这点温婉和缠绵必须精美,必须韵味十足。一寸柔情是从古韵悠悠的唐诗宋词中婷婷袅袅走出来的,宋代文人吴文英曾有这样的诗句:“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把一寸柔情描绘得很美,也很凄婉。我喜欢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句,但是不喜欢整首诗的氛围,早春时节听风听雨的凄凉愁绪让人陷进黛玉葬花般的哀怨中,过于伤感。宋代词人王易简的《酹江月/念奴娇》中的“一寸柔情千万缕,临镜霜痕惊老”中的情绪也不好,在衰草寒芜的长安古道边悲悲戚戚的。我喜欢没有哀伤的一寸柔情,杨柳依依中的缠缠绵绵只要魂牵梦萦的离情,不要离伤,离伤总是有的,但要淡淡的,淡到古诗中最美的境地。
怀有一寸柔情的女子应当温婉贤惠善解人意,这一寸的柔情要柔的恰到好处,具有含羞走,却把青梅嗅的含蓄,顾盼流连的眼波杀伤力不可太强,能醉倒该醉的人就行了。这女子要儒雅知性宽容,如若有些娇媚姿色尚可,就要把美装扮得与一寸柔情相贴切,过了,就没味了。
一地柔情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啊,读柳咏、晏几道的词,总让我产生一地柔情的联想:偎红依翠,今宵酒醒何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流连于妓家的风流多情男儿自然是处处留情,情满九州。一个女子倘若一地柔情就应当有三十年代大上海交际花的风情和随机应变能力,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对各种各样的男人应当有处惊不乱的应对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囤。情字只是做事的一种手段,撒出一地的柔情,愿者上钩,但是如果你真上钩,未必会相中你;横波一扫倒下一大片,这一片被蛊惑的俘虏中,有些货色或许都不会被正眼瞄一下。一地的柔情,多了就泛滥了不精细了不专一了,可选择的对象多了,就容易变来变去的,永远没有什么唯一,也不必渴求什么唯一,呼叫转移很正常啊,业务忙着呐,没空总在你这里磨叽。虽然也叫做柔情,撒了一地,就柔不到哪儿去了。
一寸柔情发展到一地不容易。
一地柔情回归到一寸更难。
索性,有一寸就把握好一寸,有一地就施展一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