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王朔高调复出。
我利用周末的时间看了王朔接受《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采访的全文,两篇文字加起来几万字总是有的。说老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长篇的媒体采访了。顺便提一句,最近看过最长的一个演讲视频是上海文广集团总裁黎瑞刚先生的北大演讲。这两个人都和媒体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在做大做强媒体,一个在利用媒体做大做强自己。
连王朔自己都不避讳,他的复出有着直接的商业目的。王朔的商业设计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1)
我有厚积了十多年的中年感悟+骂谁都能骂出花儿来的天然能力+200万字的储备;
(2)
我准备把这些文字外加聊天的视频独家放到老徐的鲜花村网站;
(3)
商业模式以付费点击为主,未来也许还有广告;
(4)
如果一天能有10万人每人花一毛钱看我一次,一天能挣一万。
我欣赏王朔的直来直去,因此也直来直去地写出我对他未来商业模式的几点基本看法。
n
和任何企业一样,市场定位很重要。我认同王朔提出的“众生平等”的观念,但我不认为宣传这些哲学思考能够创造很多商业价值;我也不认为他的下一部200万字的小说就一定能吸引多少人去愿意费尽周折地付费下载。在我看来,王朔的商业价值集中地体现在他那句“张艺谋是搞装修的”上,因为在这简单地一句话里他
a)
抓住了社会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
b)
找到了独特的评论视角
c)
语言幽默、辛辣、到位而且不招人烦
这三点都做到了就是娱乐,其它如关于潜规则、80后、余秋雨、鲁迅、红学家、春晚的评价也大抵如此,这是王朔最有价值的地方。作为公众人物,特别是希望建立自己崭新商业模式的公众人物,他不可能不哗众取宠,但他牛就牛在两件事上:第一,(用句时下财经界流行的术语),在“哗众”的时候他可以“后仰”而不需要“前倾”,像大爷一样地躺在转角沙发里吸着水烟自娱自乐;第二,在“取宠”的时候他可以基本不太计较谁宠谁不宠、有多少人宠、大宠还是小宠。
n
因此,王朔自己必须清楚,私下里你怎么感悟人生感悟死亡都没关系,但你要想让自己有商业价值,你就必须要豆腐心刀子嘴逮谁灭谁,特别是见到装模作样装腔作势、倚老卖老倚小卖小、自说自话自美自酷的所谓“强势群体”更是要像黄建翔说的那样不要给他们任何幸免的机会。只要不涉及政治,这个定位在今天的中国有空间,而且对于缓和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帮助。
n
在模式没有做出来的时候,平台选择很重要。王朔对老徐怎么好都牛叉,但是从商业上讲,还是绑上老徐打个包和新浪谈个特殊的商业模式更靠谱。众生虽然平等但是社会仍然有分工,商业网站后台运营的一系列基本功、花活和猫腻,不应该是王朔和老徐的长项。退一万步讲,即便真要自立门户,也要等待时机成熟。与其上来就承担商业模式和后台运营的双重风险,不如先借助成熟、有流量的网站把商业模式做出来。只要你的内容真有粘性,你就有机会“内容为王”。到时候是走是留,你主动。
n
看一次收一毛钱?可以再想想。如果是我,我会在这个数字后面至少乘以10。那些周杰伦的粉丝本来也不会来看王朔,愿意花时间上来看王朔嬉笑怒骂抖落中年鬼机灵的人基本上不会介意一个月花几十块钱享受王朔的神侃。别把自己往大众人物那边划,这是今天的王朔和老徐的最大不同。相对于老徐而言,王朔就是小众(顶多是中众)关注的人,但是王朔的商业价值不见得就比老徐低。
n
在网站上做文字博客和视频播客固然可以,但是我觉得最能发挥王朔长项的媒体是广播。2006年广播是中国增长最快媒体之一(另一个是户外),未来几年发展会更快。随着全国广播联播网的形成,王朔应该考虑利用广播这个平台形成拥有独特风格和自有品牌的脱口秀节目,听一听众热线,即兴发挥点评一把社会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弄不好王朔还真有可能能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固定收听群的常青型广播脱口秀主持人。写字多累啊,视频咱又是男的长相和好男儿比也占不了多大便宜还不搞同性恋,不如靠我们那张嚼着木糖醇的“臭”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