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咱别的不会,说中文还不会吗

(2006-07-19 00:12:09)

记得当年在波士顿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今天已经是MIT商学院教授并且从中国问题专家转变为印度问题专家的黄亚生先生有一个真实的段子。有一次他去参加一个各国学生的聚会,聚会上人人都要表演节目,可是我们这位黄大教授(当时还是黄同学)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草裙舞,正在犯难之时突然有好心同学特别严肃地建议道:要不你说段中文吧!

 

可见那个时候在美国说中文基本和跳草裙舞一样可以算作节目。

 

时过境迁,随着中国(根据不只一家全球顶级机构的预测)距离成为全球第一大GDP国家只剩下30多年,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把让孩子学中文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我就有好几个本来长期定居美国的商学院同学今年夏天拖家带口住在北京,目的就是让他们的小孩儿参加这边的中文夏令营。

 

这个世界很现实,谁强大谁的语言就普及,谁经济上有实力谁文化上就有影响力。二十年前我刚到美国的时候,非华裔家庭的孩子学中文就跟我们今天中国的孩子突然想起来学越南话一样,一定是有个性的表现。还不用说国外,即使在香港,十年前我刚去工作的时候也是要么English要么Guanglish(广东话,我们为了说着好玩自己发明的词,依此类推还可以把韩语说成“韩-glish”把日语说成“日-glish”),否则基本上得不到什么正眼。现在随着大陆人成为香港零售业的支柱,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情形了。在香港只要你掏钱买东西,你就是说河南话售货员同样听得一清二楚!我就曾在尖沙嘴海港城的Gucci专卖店亲眼看见一东北老哥买了五六个包包走出去好久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大声问售货员“那什么我说你这包叫啥牌子来着?”

 

可见,什么语言流行,同这种语言是否好学是否好听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法语好听而且感觉高贵,但是它阻挡不了在全球范围内英语比它更加畅通无阻。同样,都说拉丁文特别有文化,但是除了在哈佛本科的毕业典礼上每年都有一个同学用拉丁文半吟半唱地作演讲,我不记得周围还有谁会说拉丁文。日语曾经在美国也流行过一段,当年也有不少美国孩子一口一个“一马死”,不过最近也已经远不如前。

 

所以,作为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幸运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起码会说一种正在全世界越来越流行的语言。

 

今天,利用宽带互联网实施跨国的远程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中文教育正在成为风险投资最为热捧的领域之一(如果您的公司从事这方面的业务并且需要融资也欢迎和我们公司联系,也可以直接给我留言)。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全球数以亿计的中文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不断增强,会说中文并且中文口音还算标准的中国人随时可以像歌厅的小姐一样有靠聊天挣钱的机会。你千万不要把这种机会想象成一个有组织的互联网语言学校(虽然那样的学校也不会没有),它很可能更像是一个交友社区

 

你打开电脑,上网,签到,查看正在寻求中文聊天的世界各地的人,根据他们愿意出的价格、背景是否合适以及长得是否顺眼等各方面条件选定一位;当然,人家也得看得上您,也会参照以前您陪聊过的人给您的打分,同时起码您还不能长得太嗑碜或者一张嘴一口邯郸口音(请河北邯郸的朋友多包涵,其实即使北京西单的人说普通话也不一定都标准;不过咱们最好还是不要误人子弟,我就知道一个非常优秀的美国律师说一口纯正的山东口音!)。如果双方都同意,则可以进入虚拟授课室开始视频聊天,一小时聊完,人家通过信用卡直接付了(譬如)30美元,网站扣除(譬如)5美元,你的账号里则多了(譬如)25美元,皆大欢喜。

 

我小时候学英文如果说有什么特别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语言是用来交朋友聊天的,不是用来学习的;我进步最快的时候是我带着来北京参加夏令营的美国中学生从长城到琉璃厂满世界乱逛的时候。我觉得,我刚才说的这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完全符合语言学习的真谛,因此浑然靠谱。

 

看来以后说中文虽然不能当节目演给老外看了,但是可以当商品让他们掏钱买。

 

咱别的不会,说中文还不会吗?

 

不过您还真别大意,还真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说中文。这一点从我博客里的部分评论中就能看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