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以嘉宾主持的身份和好朋友、著名财经活动主持人路彬彬一起主持了创意中国盛典的“创意PK”环节。
参加这个环节的大都是比较熟悉的朋友,有华谊兄弟传媒的王中军、盛禹铭集团的张醒生、白领服饰的苗鸿冰等企业家,还有京城名媛出版人洪晃,以及超级名模姜培琳、谢东娜、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等。他们被分成红队和蓝队,进行了体现“创意无限”精神的三轮PK。
第一轮:
三个问题:(1)丝巾可以做什么用?(2)板砖可以做什么用?(3)手机可以做什么用
第二轮:
请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元素为中国创意产业设计一句广告语
第三轮:
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开幕式点火的方式
所有的三个环节都是同一个要求:出奇制胜,也就是英文里常说的“跳出盒子想问题”。
以板砖可以做什么用为例,你当然可以说――
u
u
u
但是如果只停留在这几个功能上就太表面了。我们聪明的参赛嘉宾们还想到了――
u
u
u
u
u
u
u
u
u
这就是盒子里和盒子外的区别。
我们在商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无解的问题。这个时候沿用常规的思维是无济于事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跳出盒子”考虑问题,山外看山,画外看画。譬如联想当年联想几年前在国内PC市场增长出现饱和的时候如果自己单枪匹马去发展海外市场,就会遇到很多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如品牌、人才等等),这个时候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就跳出了盒子(至少对总体来说还不太善于通过并购发展的中国企业是这样),一夜之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很多崭新的、带有革命性的商业模式的诞生也是源于这种“盒子之外”的思考,譬如iPod+iTunes的硬软搭配以及Google的竞价排名。
所以,当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困惑的时候,也许可以跳出来,想一想:板砖还可以做什么用?
(特别提醒:如果是感情方面遇到困惑,最好不要再想同一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想来想去板砖可能多半只有一个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