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一遍:是内容,笨蛋!

(2006-02-23 08:48:23)
分类: 新媒体与新娱乐

我一直是“内容为王”思想的坚定拥护者,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和都市里我们看得太多的爱情故事不一样,有些事是可以承诺将来的。)

 

当年克林顿的竞选班底在迎战老布什的时候打出的最著名的口号就是“是经济,笨蛋!”现在把这句话直接套用过来就成了:是内容,笨蛋!

 

前年,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早就应该改变我们关于电视频道的看法了随着中国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电视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新技术的诞生和推广,中国的电视频道注定会走向过剩,“内容为王”的大旗将会高高飘扬。不过,内容的具体形态会不断调整,实时性、互动性和跨平台性将会成为未来电视内容的三个最显著的特点。

 

去年,我曾经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媒体的冲击,我觉得有两个基本判断可以确立。第一,新媒体的出现会让内容为王的大旗更加强劲地迎风飘扬。随着手机、MP4IPTV等新媒体的崛起,发行平台的增多会导致对优秀内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平台之间的竞争会极大地拉升优秀内容的价值。第二,内容本身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未来新媒体上承载的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内容一定是为它们量体裁衣的新内容。未来内容提供商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制作一流的新媒体内容和跨媒体内容的能力的较量。

 

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业外资本已经开始认识到原创内容的价值,正在积极寻求进入中国的内容产业。所以,当我看到在内容领域有所建树的公司继续琢磨怎么把内容做得更牛我就很开心很期待;当我看到它们中的另一些像中了魔障一样非想自己动手去做SP或网站我就很疑惑很惋惜。我最担心的就是它们因为不善于合作与分享(同时严重低估了做平台的难度)而在自己还相对弱小还相当经不起风浪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战线拉得太长最后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我大概前后见了有五六家做内容的公司的老总,其中既有国有的也有民营的。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阐述三个基本观点:

 

1.        在今天,以内容起家的公司专注地去做内容比自己去搭建平台更容易出成绩,也更容易产生价值。你问问那些SP或者宽带运营商,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羡慕别人没关系,但是咱们千万别不小心羡慕了不该羡慕的人。对做内容的公司来说,先利用自己的优势把内容做大做强,然后通过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获取收入是一条比上来就自己搭建平台更为顺畅的发展路径。当你在内容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譬如10亿人民币左右的收入)的时候,无论是自己投资搭建一个平台还是通过兼并收购获得一个现成的平台都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2.        在未来,最有价值的内容一定不是纯粹的传统媒体内容,也不是纯粹的新媒体内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量体裁衣的跨媒体内容。我们在考虑生产什么样的跨媒体内容的时候,与其站在传统媒体的角度去考虑传统内容在新媒体上的延展,不如直接站在新媒体的角度反过来考虑传统媒体能够为新媒体内容提供怎样的支持与配合。用好的跨媒体的故事去打动投资人会像随地吐痰一样一吐一个准(有点不雅,抱歉抱歉哈),因为这里面的想象空间最大。

 

3.        新媒体内容的打造需要新的体制和人才,在这方面国有传媒娱乐企业(如电视台、电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样说也许有点武断,但是我认为现有的国有传媒企业如果不在体制(包括所有权)上进行大胆的突破和创新,无论政府给出多么优厚的政策倾斜,它们在新媒体内容方面都将不可能有所作为。相比之下,那些手里既没有频道资源也没有牌照资源的民营传媒娱乐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没有枷锁没有紧箍咒。当然能否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就要看民营企业家们自己是否善于激励、善于分享、善于否定,善于改变,一句话看他们是否拥有足够大的眼界和胸怀。

 

我姓王;内容为王。正好可以这么总结:这个王坚信那个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