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是被海报上那三位OL(office lady)的美貌和性感身材吸引的,偏偏这电影又是喜剧,于是乎,
一颗世俗的心,一位单身的男人,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次消费的选择,最终获得了抚平孤独的一些安慰外加喜
剧片的不少快乐。
我走进影院的时候,原本是为了打发时光。
小成本喜剧片总能带来惊喜是中国电影近些年的优良传统,不起眼儿间提供着观众所需要的一切视听,心满
意足离开影院后还深感值回票价。《麻辣甜心》诚意可鉴,整体质量的中上等,再一次验证出上述经验总结的正
确。
初印象
本片最先给我的好感是角色众多,却没有脸熟的明星。文艺片的阵容范儿,实际内涵却通俗,时尚到家。演
员虽略显青涩,依靠大量生活化的情景和台词,观看的整体效果也显得恰到好处。
前几部投资过亿,大小腕儿多得拿簸箕搓的烂片毁得我身体至今未缓过来,选择看《麻》基本算一次清新的
试尝或治愈系的疗养。
《麻》的受众群应该定位于中青年观众,因为影片里充满各种青春时髦的元素,包括高端白领、职场风云、
网络流行语、热歌劲舞,和体现智商的心理斗争,唯独缺少此类型影片必须的大项——爱情。
这是本片给我留下的第二个好印象,脱俗。结尾处,三位主角单纯的复仇成功,事业晋举,并没被安排进三
个莫须有的新男友画圆结局,补全甜心们的美满归宿,进行立竿见影的煽情。
有关剧情
所以。
一部合格的青春喜剧励志时装女权电影,需要一个好故事垫底。
《麻》的主线清晰,简单,容易理解,有商业片的气质,不造繁枝赘疣的败笔,不留无聊思考的余地。
綦美,著名服装公司的设计师,屡遭无能上司“水蛇腰”(女)抢功。丹尼,传媒公司的外景主持人,经常
被肥胖上司“咸猪手”揩油,兼无辜挨骂。奈青,《派》杂志的记者,拒绝过师哥“歪眼镜”的追求,师哥升职
后,自身处境可想而知。
迪厅内,一次偶然的相遇,相识恨晚,各诉愁肠,三个女孩原来都在一栋楼里上班,同命相连的她们决心互
相“利用”,施设巧计,惩罚各自的上司,赢回属于自己的生活。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女子报仇,只争朝夕。
有关搞笑
《麻》被定性为喜剧片,其逗乐效果经鉴定,完全达到广告宣传语中的“幽默、疯狂度直逼冯小刚”。
只记得旁边观众大笑的咳嗽声、岔气声,伴随着兴奋指点说话的声音混在一起,甚至壮观。片子里排山倒海
般的包袱密度太高,各种无厘头的演绎,夸张的囧态,熟悉亲切的网络名句,还有数不尽的冷幽默和凉笑话。
山寨版维塔斯抱着只大公鸡装腔作势。
三美女刚为复仇严肃地宣誓,突然合唱起《好汉歌》。
男上司“咸猪手”欲火焚身时的脱衣裸体。
男上司“歪眼镜”怀疑患艾滋病后的魂不守舍。
还有那些网络名言:
“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有空我会想你,没空我会抽空想你,实在抽不出空,我就去晒日光浴,光想你!”
“卖什么不如卖豆腐,做硬了就是豆腐干……做臭了就是臭豆腐”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上班,比上班还痛苦的事莫过于加班,比加班还痛苦的事莫过于天天加班,比天
天加班还痛苦的事莫过于天天免费加班!”
“杯具啊!”
我一直认为现代喜剧除了刻画丑角的滑稽外,更应该玩味出正人君子的无奈,逼出伪君子的尴尬与狼狈。
“理性的可笑”,是藏在幽默之外的深刻。
《麻》初看像一部令观众捧腹的闹剧,反派狰狞的嘴脸,自作孽的下场,他们越倒霉,我们看起来就越痛快
解恨。而笑过之后,细细思量,其实《麻》却是一部讽刺的杰作,高就高在将故事大环境设定为“办公室”。
办公室,伪态的滋生地,丑陋人性的集市,尽忠职守的献身堡垒……尔虞我诈,沽名钓誉,凡在这里产生的
情节设定都具备微妙的隐喻性,观者露出会心地微笑,或者感同身受的苦笑。
像三位女主角綦美被上司抢表功、丹妮被上司性骚扰、奈青被上司要挟色相等段落,于真实的都市工作里,
女性白领中应该有不少人都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导演(兼编剧)殷国君在放胆嘲弄小人、坏蛋的同时,又通过
诙谐幽默的形式,教会OL该怎样战胜职场内的潜规则,表达了对人性被环境异化、压抑后的痛切关注和锋芒批
判。貌似浮光掠影的扫描,却着实剖示了社会的若干阴暗层面。
其它印象
此外,90分钟的片长让人意犹未尽,短,这是任何一部节奏明快的电影的共通特色,何况谁又嫌自己笑的次
数少呢?
若论缺点,一些台词被主演、配角念得有些矫情,太过“直给”,气韵、精神理应收敛,否则就不那么融入
境界了。
原创音乐没什么印象,因为我只对管弦乐编制的OST感兴趣。
记得结尾升字幕前的三首歌很给力,养眼养耳,美女穿着性感,边舞边唱,凌厉的镜头剪辑和独具匠心的视
角切换使得影片在散场前迎来了最后的华丽,像连续的MTV,更像馈赠的留下美好回忆的礼物。
《麻辣甜心》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里小成本喜剧片难得一见的佳作,推荐观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