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2009-01-23 12:40:17)
标签:

旅游

分类: 旅行游记

 

 

一月二日,五,阴,午

【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

 

郑州是商业城市,旅游景点少得可怜,值得一去的黄河游览区设在近郊,坐车的行程长得几乎让我认为迷路了。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园区的面积十分广阔,例,见下图远山上的小亭,所以备有电动车租赁,20元,司机的热情与话密堪比北京“的哥”,边回头聊边驾驶,我真想提醒她注意安全。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下车,走向黄河边。两个摆渡老汉争战一盘永远不能结束的棋,天气阴,衬着皮肤颜色极真实,不近距离观察以为遇到不知冷的痴人。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彩陶雕塑。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小路的终点就是黄河,迎面走回刚刚尽兴的其他游客,嘴里不知嘟囔什么,脸上挂着为旅游而满足的笑容。是啊,本意河南,谁曾想能捎带见到了黄河。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汛期已过,经历七月至十月的波涛澎湃后,母亲之河再次恢复到安详、平静,继续上几个千年那样,默默地哺育着沿岸的世代人民。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当地小贩深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在河边搭建起商业项目:现捕黄河鲤鱼做菜,骑马观光,乘快艇水面追逐等。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孔雀园。与动物园的区别在于彻底放养,珍禽岂是笼中物?三、四十只,来回溜达,不留神能拌个跟头,农家鸡舍般。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唯一的一只白孔雀。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嘘……她们在休息。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开屏为向异性求爱。这只够衷心,展开羽毛绕着母孔雀歇息的棚子走了足足两圈,站稳后原地又转三圈。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饭馆,生意难做,冷冷清清。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顺着弯曲的盘山道,电动车停在两座喷泉旁,司机告诉我走上去可以到达五龙峰。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好长的名字。可惜当天没有对外开放,我被美丽又现代感的建筑华丽地吃了闭门羹。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题字。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碑林。实在有巧立名目简陋拼凑徒有其表败絮其中豆腐渣工程骗人之嫌,几百块石碑被同样数量的末流书法家的文字雕刻。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然后傻傻地、不知所云地排列在树林间,等待被我指责,等待被别人忽视。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园内。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胖娃娃。屁股撅得太高太突,从后面看貌似不雅,尤其是有年轻人攀上去骑在娃娃后座合影的时候……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最后一站,黄河游览区广场,场外惊见高科技自行车。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鱼鳞云。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广场的一侧是炎帝和黄帝的雕像,山高人为峰。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传说炎帝是牛头人身,黄帝是龙头蛇身,仅保留头部能巧妙地避免形象问题,忠实历史考证只会重现出两只妖怪。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广场的另一侧是祭祀活动用的舞台,没过去,懒得跑腿,而且也快下雨了。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编钟。不出所料,收费,木槌下面摆放捐款箱。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出园。乘末班公交车,车到之前的“一”字队形马上变成挤罐头。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郑州夜景,比开封发达不少。漫无目的地瞎逛,冷风迎面吹,闻到头顶没洗澡的臭油发味,想起家的温暖,还想起单位同事里那些外地人,漂泊在北京,早将习惯照顾自己,此刻,调换了身份,有一丝感伤。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晚餐。牛肉夹馍,6块钱一个。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一月三日,六,晴,早

【河南,郑州,人民公园】

 

顾长卫导演的电影《孔雀》里有句画外音:任何城市都有一座人民公园。郑州也如是。到公园前的路口时才早晨9点左右,因为还要去河南博物馆,还要赶中午12点的火车。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正门。不进去也明白,几乎没有令人称道的景致,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小时候都来过,都在心中保存一份伴随着成长的回忆,给它。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假山。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泼水写地书,楷体。古代笑话集《笑林广记》里有一则笑话叫《露水桌子》,狂士用晨露在饭馆的桌子上写骂皇帝的话,待人举报后,衙役来捉,只看到一张空桌。(古人的笑话真冷啊)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舞蹈队,她们比那些白天没脸嫌丢人怕围观只敢趁着夜色聚集在天桥下路灯前跳秧歌扰民的家庭闲妇强亿万倍。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一月三日,六,晴,早

【河南,郑州,河南博物馆】

 

过节,票价全免,而且不用预约。馆的造型绝对取自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一副插图,名字忘了。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迎宾厅,比较奢华,毕竟是河南的门面。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河南省的地域范围模型。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赞颂黄河的墙面雕塑。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第一层分出6个展厅,开始想忠实记录展品的介绍,学学知识,后来发现很徒劳,很冲动,因为宝贝太多。这是记录甲骨文的骨片,仿制品。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解说员带领一拨拨的观众走讲解路线,当我用摄像机拍这些还算漂亮的女性时,被告诫禁止拍人,遂狡辩“在拍物”,对方更可笑,答“请对准展品正面”,难道我怎样拿像机也用你管么?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大部分是真货,个别原因有仿制品。每个厅都站立西服革履的保安,提醒小孩子不要乱跑,避免撞到用隔离杆划出的界限。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青铜器。像羊人,那长角的就是公羊喽。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龙袍。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厅与厅之间的走廊,鼎、盆、钵类似的雕塑可以当引路标志。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豹子吧?百分之百的仿制品。第一,真品不可能这么露在玻璃窗外,第二,保存到现在,皮肤也太好了。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好卡通的狗……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张衡的地震仪。也是仿制品,真正的仪器有屋子般大,许多游人在这里留影。不知汶川5月12日时,金龙嘴里的珠子掉没掉到金蟾嘴里。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再现宋朝时的宫廷生活,河南有很强的大宋情结。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镇馆之宝。真品,全中国仅两件,一件在奥运期间运到欧洲展览,一件就是面前这架,身边的3个外国人对着一顿狂拍。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三楼的猛料——国之瑰宝武则天金简特展。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一叶金箔,上面有字。看介绍,女皇在晚年时通过这种方式祈求对权力的无限持有,对永恒生命的渴望,人啊。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书画厅。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这件也很有名,叫什么缕衣来着。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离开河南博物馆,乘电梯,拍一张大厅的俯览图。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一月三日,六,晴,午

【河南,郑州】

 

郑州火车站。准备回北京,因为元旦三天假,所以没时间去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嵩山少林寺,遗憾。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在候车厅附近的快餐柜台买的烧饼夹肉,雷得我如此销魂,5块钱,连饼都没全切开,囫囵塞了两小片肉与生菜,“张着嘴”,超值的样子,摆在柜台里等我受骗,早听传闻河南骗子多,临走让我碰上了。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动车组,5小时后到达北京。

《河南拾碎——下篇》(共57张照片)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