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恨世俗如耻》——疾农事件之后的正式表态

(2006-06-21 02:18:56)
分类: 散文杂文

 

 

    (本文是针对“《疾农民如仇》——我为什么看不起他们”一篇之后而写的续作,请先将原文读过,谢

谢。)

 

  

    一、自问

 

    我没料到那篇名为《疾农民如仇》(以下简称《疾》)的散文能在网上引发这么大的动静,宛如氢弹,

具备瞬间杀伤周围一切的爆炸效果。于是乎,短短几日内,八亿农民愤怒了,全中国所有浩气冲天,雅不可

耐的网友们坐不住了,纷纷叫阵,声讨作者。

 

    针对批驳此事,各方意见更显同声同调、群胆群威之势。大论坛的写手竞相刊载驳文,小网络游民们也

瞎起哄架秧子,透着热闹非凡。一时间,红脸白脸大花脸,这边唱来那边和。

 

    而分析看待“声讨”其势、其具体言行,总归泛泛化、量化,尽是些欲图匡扶一方正义,捉拿我问罪之

类的好事者愤举,实际过程中并没有遇见令人佩服、让人感动的檄文或作为。

 

    面对雪珠儿般漫天飞舞的疑义和赖评,我曾经动摇过,心悸过,肝儿颤过,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触犯

天条,人间难容了。与其在痛苦中沉沦,不如一击以毙之,几番情急当下,差点吞枪饮弹,自绝于人民。

 

    冷静后,没急着死,且细看了看各种反馈意见。

 

 

    二、总结

 

    各种反馈意见中:

 

    (一)

 

    70%是农民代表派的粗俗谩骂,很失望,百分比竟占这么大?细看,骂街内容多是50字之内,两三句打

住,言简意赅,一万句如一句,听得人耳根子起老茧。这类村民让我尤为不可容忍的地方就是除去上网污染

视觉环境外,还白白浪费国家电。

 

    他们没有睿智的思想去据理力争,没有明晰的观点去驳斥抗议,所以只得运用最原始、最笨的土方法单

向复仇。语言无非是那点少儿不宜的床戏或直接联系你嫡系亲属的下作比喻,像老年合唱团的水平,嗓音不

咋地,就一个优点:齐。对这种人我从未拿正眼夹过。说脏话好比玩滑板,高手与菜鸟的差别全靠熟练程度

区分,左不过那几十个动作,来回来去的蹦达。

 

    (二)

 

    15%是伪文人派递交的檄文,也就是我上面提过的网站写手。我对此系人等深恶痛绝,这种人超强的本

领就是乱搅和,或说不甘寂寞。甭管有没有真知灼见,总要亲身融入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中,指点江山,胡

说八道,重在参与,见缝下蛆。码字成吨,够数够量,真真毫无价值,没有任何趣味性和可读性。

 

    动辄拽出几千字,黑压压,像在讲道理,其实细查发现啥都没有。对原文《疾》中提到的农民恶处,人

家顶多勉强赞同一句“农民身上的确有那些毛病”,然后轻轻带过,开始聊“正题”,既转移话辙,巧奔妙

逃。跟你狂扯那套与主论题无关的其它专业知识,例如国情、经济、甚至是历史典故方面,企图在博学的气

势上先压你一头,心理攻势占据主动,迫对方于不敢还言。牛掰得就差直接用英语对你谈述了。

 

    这是一个“google”和“百度”普及的年代,谁都别装全才。

 

    绝大多数傻冒写手喜欢借农民在从前社会的光辉地位与伟大成绩,来愣充如今现实里这浑身卑劣习气的

挡箭牌,或还依旧坚持那篇《疾》中重点讨厌的糊涂观——“没农民你吃什么”,来继续跟我吭哧,看得我

这叫一腻歪。他们没有独立的看法,越走越狭窄,仅靠文采充样子。自以为观点力透纸背,痛彻肌骨,实际

幼稚到家。

 

    (三)

 

    还剩10%是愤慨至极限的普通读者,有些已像濒临半疯的状态,同期写足几篇文章登到阵前,邀约敌

军,点将决斗。打倒某某的口号喊得山响,凑的字数也繁,细看却满是学我的腔调,拿恶毒的语言与残忍的

喻讽再把作者羞辱一番。

 

    动画片《圣斗士》里的星矢(青铜圣斗士)迎战白银圣斗士时怎样说?“同一招术对同一个人是不起任

何作用的。”

 

    (四)

 

    最后5%算科幻风格吧。像蹩脚版的孙敬修爷爷,瞎编点予我不利的小故事、小段子,例如“我的真实

身份揭密”和“做白日梦揍我一顿”啥的,干爽嘴瘾,妄图靠意淫来改变我的过去或未来,滑稽极了。

 

 

    三、真心

 

    所有批判声音归纳一句怨气,都是怪我不应选农民兄弟开涮。其实咱挺委屈,该申辩的不再赘言,因

《疾》中的 “解释工作” 部分里已经埋下伏笔,“谐趣文”,就是让观者看场轻贱的快感。中国网民全部

患有健忘症,读罢《疾》全文(至第四部分完结),那前半篇苦口相告的劝度,便早随记性一起消失殆尽

了。此后,谁若继续不依不饶,偏把戏说当正剧欣赏,只能印证两点:一厢情愿的愚蠢和分析能力低微。

 

    也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于我的创意初衷,指我借骂农民扬名,纯粹炒作行为,我必须否认,第一,还没出

名呢;第二,炒作是商业游戏,跟文学艺术无关。那是你们这帮俗人看惯世间俗事后,往作者身上胡揽的一

种惯性安排,毕竟不是我肚肠中养的蛔虫,怎能轻易参透主子的想法?顶大了,自认胆量较狠,城市居民不

敢讲的隐藏意思,我可以全权代劳。而把我比“芙蓉姐姐”、“宋祖德”之流更不贴切,说实话,现在我都

不知道宋祖德是卖什么的。

 

    批农民、批张怀旧、批超女均乃率性而为,都是我心里话积攒到一定程度,一定容量后,给自己来篇书

面上的总结而已。发表出来也是欲图博些同感,与思想等高的朋友沟通沟通。

 

    还有少数人觉得我无情,并引举语言太损,遣词尖刻等冷血特点说事,甚至有人评价我行文罕存鲁迅遗

风。我管这叫单属于自己的酷评格调,擎荆条枝做旗杆,用戒尺指引前进方向。何谓“拒绝平庸”?就是出

奇才能制胜。把造些令别人终生受益的句子视为追求目标执行。 

 

    当影响力甚广的“仇农民”事件即将逝去,众聚焦话题也逐渐冷却成冰,而放眼整个过程,值得真正关

注的现象是什么?是围绕此事展开的许多新奇看法与提议?还是如何互相攀比骂人功夫、只怨作者一人?

 

    片面之争,我所不愿。群体攻击,我亦不愿。

 

    记住,龙卷风横扫一切,但位居漩涡中心,永远是最平安的。

 

 

    (完)

 

 

    2006.06.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