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杂文 |
谢。)
具备瞬间杀伤周围一切的爆炸效果。于是乎,短短几日内,八亿农民愤怒了,全中国所有浩气冲天,雅不可
耐的网友们坐不住了,纷纷叫阵,声讨作者。
瞎起哄架秧子,透着热闹非凡。一时间,红脸白脸大花脸,这边唱来那边和。
类的好事者愤举,实际过程中并没有遇见令人佩服、让人感动的檄文或作为。
天条,人间难容了。与其在痛苦中沉沦,不如一击以毙之,几番情急当下,差点吞枪饮弹,自绝于人民。
住,言简意赅,一万句如一句,听得人耳根子起老茧。这类村民让我尤为不可容忍的地方就是除去上网污染
视觉环境外,还白白浪费国家电。
向复仇。语言无非是那点少儿不宜的床戏或直接联系你嫡系亲属的下作比喻,像老年合唱团的水平,嗓音不
咋地,就一个优点:齐。对这种人我从未拿正眼夹过。说脏话好比玩滑板,高手与菜鸟的差别全靠熟练程度
区分,左不过那几十个动作,来回来去的蹦达。
领就是乱搅和,或说不甘寂寞。甭管有没有真知灼见,总要亲身融入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中,指点江山,胡
说八道,重在参与,见缝下蛆。码字成吨,够数够量,真真毫无价值,没有任何趣味性和可读性。
家顶多勉强赞同一句“农民身上的确有那些毛病”,然后轻轻带过,开始聊“正题”,既转移话辙,巧奔妙
逃。跟你狂扯那套与主论题无关的其它专业知识,例如国情、经济、甚至是历史典故方面,企图在博学的气
势上先压你一头,心理攻势占据主动,迫对方于不敢还言。牛掰得就差直接用英语对你谈述了。
挡箭牌,或还依旧坚持那篇《疾》中重点讨厌的糊涂观——“没农民你吃什么”,来继续跟我吭哧,看得我
这叫一腻歪。他们没有独立的看法,越走越狭窄,仅靠文采充样子。自以为观点力透纸背,痛彻肌骨,实际
幼稚到家。
军,点将决斗。打倒某某的口号喊得山响,凑的字数也繁,细看却满是学我的腔调,拿恶毒的语言与残忍的
喻讽再把作者羞辱一番。
何作用的。”
身份揭密”和“做白日梦揍我一顿”啥的,干爽嘴瘾,妄图靠意淫来改变我的过去或未来,滑稽极了。
《疾》中的 “解释工作” 部分里已经埋下伏笔,“谐趣文”,就是让观者看场轻贱的快感。中国网民全部
患有健忘症,读罢《疾》全文(至第四部分完结),那前半篇苦口相告的劝度,便早随记性一起消失殆尽
了。此后,谁若继续不依不饶,偏把戏说当正剧欣赏,只能印证两点:一厢情愿的愚蠢和分析能力低微。
名呢;第二,炒作是商业游戏,跟文学艺术无关。那是你们这帮俗人看惯世间俗事后,往作者身上胡揽的一
种惯性安排,毕竟不是我肚肠中养的蛔虫,怎能轻易参透主子的想法?顶大了,自认胆量较狠,城市居民不
敢讲的隐藏意思,我可以全权代劳。而把我比“芙蓉姐姐”、“宋祖德”之流更不贴切,说实话,现在我都
不知道宋祖德是卖什么的。
面上的总结而已。发表出来也是欲图博些同感,与思想等高的朋友沟通沟通。
风。我管这叫单属于自己的酷评格调,擎荆条枝做旗杆,用戒尺指引前进方向。何谓“拒绝平庸”?就是出
奇才能制胜。把造些令别人终生受益的句子视为追求目标执行。
注的现象是什么?是围绕此事展开的许多新奇看法与提议?还是如何互相攀比骂人功夫、只怨作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