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提问教学法》是一部关于优质问题和优质提问教学的著作。作者详细介绍了“QUILT”这一框架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阐述了准备问题、陈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加工以及对提问行为进行反思这五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充分显示了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在这本著作中,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观点。作者认为,虽然课堂提问的主体是教师,改革课堂提问方式的主体也是教师,但是欲想达成高效、优质的课堂提问行为,并由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业成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其他同事来相互合作,更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合作。[美]沃尔什著,刘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1版。
第四章
学生是怎样建立联系的?激励学生进行思考
1.要想促进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
2.回答问题的过程
3.等待时间:“奇妙的”暂停
(1)等待时间的两种类型
“等待时间”(waiting
time)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伊(Rowe)在1974年提出的。等待时间包括两种重要类型:一是提出问题之后和叫学生回答问题之前间隔的时间;二是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和教师对该生的答案做出反馈之前间隔的时间。大多数的教师在这两点上等待的时间都少于一秒钟。教师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等待时间甚至会更少。在第一章,我们已经总结了教师为什么不等的可能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不想让学生觉得尴尬。因此,我们很多人都错误的养成了迅速前进的习惯——没有认识到让节奏慢下来鼓励学生思考的潜在价值。
(2)当教师运用3-5秒的等待时间时,学生能够获得以下的种种益处
学生会给予更长的回答。在大部分的课堂上,等待时间不足一秒钟,学生的答案是简短的短语:对于学生来说,进行扩展或者解释是很不寻常的。但是当等待时间增加的时候,学生的答案也会增长——多达300%到700%!学生倾向于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详细阐述,尤其是运用等待时间2,他们的答案将会变得更加复杂。
学生会为他们的观点和结论提供证据。当教师们运用等待时间2(在学生回答后进行停顿)的时候,他们发现学生的发言会随之暂停。当学生们表达的时候也在进行思考。当教师允许学生完成他们的想法(通过运用3—5秒钟的等待时间)的时候,学生经常会给予证据来支持他们的答案。没有这个延长的停顿,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学生会进行猜测和假设。在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回应前有目的地插入一段停顿,这也允许学生反思他们之前的发言,并对问题进行再思考。他们更可能对所要研究的主题提出假设和猜测。
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一样,在绝大多数的课堂上——等待时间1和等待时间2郡少于一秒钟学生只是进行回答。但是当一个简短的停顿插入进来以后,他们在其他学生回答之后,可能受到启发而提出一个问题。他们也可能开始对自己的答案发问。这些学生的问题是真正学习的标志。
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交谈更多。在一个标准的口头回答模式中,教师是每次互动的中心。他提出问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回应。但是在一个教师有目的进行停顿的课堂中,学生开始更多的倾听彼此和互动。
“我不知道”的次数减少了。在等待时间比较短的课堂上,学生不回答问题或者是回答“我不知道”的次数高达30%。等待时间1在降低此类无应答方面尤其有效,因为更多的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来构思答案。
纪律情况得到了改善。大部分的教师避免运用等待时间,因为他们担心当节奏放缓时,他们将会“失去学生”。实际上,正是持续的、快节奏的提问过程可能会带来纪律问题以及不集中的状况。在对课堂研究和自我报告中,运用了3—5秒钟的等待时间的教师,他们的学生往往对课堂的参与度更高。
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在运用等待时间的课堂中,更多的学生对问题做出了回应。
学生的回答会更自信。当教师坚持运用等待时间1和2,学生学会了评价自己的回答:他们变得较少地依赖教师来判断答案的正确或错误。他们更少地尝试性地回答问题。罗发现,具有等待时间背景经验的学生能够捍卫他们自己的结论——当面临专家人士的不同意见的时候——比那些从没有应用过等待时间的课堂的学生更加具有坚持性。
在认知水平比较复杂的考试项目上取得进步。一些研究已经发现,3—5秒钟等待时间的运用和学生的回答更具有认知复杂性之间具有联系。托宾和其他人发现,在认知水平比较复杂的测验中,学生的成绩增加了,他们应对考试的能力更好。
(3当教师开始系统地应用等待时间时,不仅仅对于学生是有益的,而且对于教师自身也是有益的
教师的回应将更加周到。等待时间允许教师的回应方式能够使谈话继续和集中。等待时间2给予教师足够的时间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启发或激发,这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阐述答案。这还能给予教师时间来思考对于学生有帮助的反馈。
教师提出更少的问题——但问题的认知水平更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等待时间和更高认知水平的问题获得的改善比其他任何变量所带来的改善都大。确实,已经研究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学者告诉我们,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们彼此影响。也就是说,高水平的问题所要求的脑力活动越复杂,往往会要求更长的等待时间。同时,等待时间的增加能够导致教师和学生的口头问答处在更高的认知水平上。
另外,等待时间的应用和问题的水平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因为学生的回答更长更复杂,教师们也会提出更少的问题。随着思考时间的增加,教师往往会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
教师对以往不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的期望增加。在教师开始应用等待时间以后,经常会听到教师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从罗伯特口中得到这样的答案。”当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给出回答时,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尤其是对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的期望增加了。